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所谓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在解题时,人为选取的一种解决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又称为“整体思维”与“隔离思维”,是研究物理现象的基本思维方法,是解答物理问题的重要技巧.  相似文献   

2.
所谓微元思维方法,是指从整体中取某个特定的微小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解决事物整体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法是基于事物的普遍性(即共性)不仅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而且也包含在每一微元的特殊性(即个性)之中这一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对象,当从整体上无法求解时,运用微元思维方法,往往会收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本文试通过近年来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为例,导析微元思维方法解题的一般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丁稳双 《新高考》2007,(5):91-95
讨论法是数学解题的基本方法之一,该方法有时也应用于生物试题的解答。当题干不够明确或要对探究实验的结果进行预测时,往往得“按章办事”,用此方法“对症下药”,以便整体把握题意,全面得出结果,也有利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读题、审题和综合解题的能力。现将高中生物试题中常见的一些讨论法列举并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蔡才福 《新高考》2007,(7):30-34
所谓微元思维方法,是指从整体中选取某个特定的微小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解决事物整体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我们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对象,当从整体上或宏观上难以求解时,运用微元思维方法,往往会化动为静,化变为不变,化曲为直,从而得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整体思维是一种把对象始终放在完整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思维形式.整体思维法要求我们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暂且避开局部细节或单个元素的纠缠,有意识地放大考察问题的“视角”,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种种整体处理,达到顺利而又简捷的解题目的.  相似文献   

6.
马会林 《中学理科》2007,(4):F0003-F0003
守恒法是一种巧解化学计算题的整体思维方法.它的特点是从全局人手去研究对象,找出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变化过程,巧妙地运用某种守恒量来建立关系,从而简化解题过程,快速实现问题的解决.我们不妨看以下例子.  相似文献   

7.
所谓另类思维即非常规性思维.对于某些计算型选择题,如果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来解答,解题过程往往复杂繁琐.但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往往能找到一些简洁快捷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有些问题若按常规法求解比较麻烦,这时可将问题看作一个整体,这样解题效果特好,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整体思维法。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物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高中物理中包含很多抽象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效率.高中物理有很多解题技巧,本文主要讨论逆向思维法、整体思维法以及模型思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解题教学中如果把解题过程直接抛给学生,容易使学生养成思维惰性,产生思维定势,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时,往往束手无策.教学中设置悬念创设思维情境,给每个学生留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1.
司友甫 《考试》2003,(3):50-51
隔离法和整体法既是两种解题方法同时又是两种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解题者习惯于把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分析,但是对于复杂的系统而言,用隔离法解决某些物理问题显得较为繁琐,若应用整体法求解不但能减少对系统间内力的分析还能避开繁琐的多步运算从而使解题过程十分快捷简明。本文从研究对象整体法和物理过程整体法两方面谈谈对解题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周金峰 《考试周刊》2012,(83):138-139
所谓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它的思维方法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全局的思维过程。例如在涉及多个相互作用的物理问题时,往往根据题意将全部或其中几个物体当做一个整体作为研究整体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以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就学生所学的新知识,授之以一定的解题模式,常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指导教学,无论在讲解例题或习题时,习惯于单纯地就题讲题。学生做作业时,也往往习惯于就题做题,忽视非智力因素。这往往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心理,照题照搬,进而形成定势思维,造成思维的呆板和僵化,从而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题若按常规解法往往复杂而费时,甚至无法解出。这就要求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从整体上分析,善于打破常规意识,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尽可能寻求妙思巧解,使自己的解题能力得到升华。现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4.
蒋天林 《新高考》2005,(10):12-14
在运动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若按正常解法求解有困难时,往往可通过变换思维方式,使解答过程简洁明了.下面就正逆转化、异同转化、分合转化、动静转化、数形转化、图形转化、模型转化、整体与局部的转化、无限与有限的转化、物理与数学的转化等十种思维转化方法说明它们在运动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通过物理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解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笔者根据一些实践经验发现,在考试前引导学生用思维解题,通常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浅谈一下高中物理解题中涉及的几种思维方法.1整体思维法整体思维法实际上就是将几个分散的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考场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遇到应用基础知识,尤其是多个知识点综合于一题之中的能力型题时,往往会在解题的开始及某个程序上受阻,甚至在开始读题就读不进去或读题过程中难以读懂。这些现象均属解题思维受阻或称之为解题思维障碍。本文就出现解题思维障碍的原因及考场上的开解方法叙述如下,给步入考场的学生以醒悟及警示。  相似文献   

17.
解题过程中思维方法的调整和转化是相当重要的,是思维层次高低的反映,特别是当某种思维方法不能解题时,应及时地审视思维过程,寻找新的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解题中要用到多种科学思维方法,本文结合若干实例探讨了整体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类比思维法以及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习题时,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或一个孤立的过程.这时,如果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  相似文献   

20.
整体的思维方法,它体现在数学解题中,不是着眼于问题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将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功能,或作种种整体处理以后,达到顺利而又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使许多按常规方法不可解决或比较麻烦的问题得到快速简便的解答,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整体思维方法在解题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