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提高文本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了解探究性教学理论依据,探究性文本阅读教学,探究性课堂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理解、欣赏、评价文本的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解”和“共享”的活动.是以文本为交流载体.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离开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那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四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祁颖 《青海教育》2011,(12):32-32
一、重视课前预习,切实做好新课文的教学铺垫工作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对语文文本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应培养注重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新的阅读。"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鼓励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阅读,对文本进行独特性和富有个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于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思索。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探究体验,指导学生探究方法,拓展探究阅读视野,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到 ,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 ,拓宽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所谓探究性阅读 ,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阅读学习方式。史密斯说 :“阅读乃是向课文提出问题 ,而阅读理解则是使你的问题得到回答。”可见 ,使疑问得到的理解性阅读就是一种探究性阅读。质疑就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在质疑中思维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进而探究性阅读,达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与"理",实现教师、学生、文本共振,让阅读教学三个维度交融.课堂设计中重视课堂中写的训练,通过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写的训练,培养学生个性化理解文本的能力;通过写的训练,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阅读是阅读主体透过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以此探究、理解、发现其对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悟与思考,并在自己话语体系内建构起对文本乃至世界的认识与体验。探究性阅读最大优势是培养学生质疑及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韦敦芳 《教师》2015,(1):4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尚未形成,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地实施引导,"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本文以人教版第五册教材《军神》为例,谈谈如何引导中年级学生实施探究性阅读。一、紧扣文本课题,引导质疑探究课文的题目,就如一个人的眉眼,是最精彩、最醒目的地方。它那精炼的文字,蕴含着无比深刻的内涵,或预示中  相似文献   

11.
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于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思索.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探究体验,指导学生探究方法,拓展探究阅读视野,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12.
马小妮 《成才之路》2010,(18):I0021-I002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笔者探讨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习惯,归纳出以下方法。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兴趣"探究"是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作探究性阅读。探究性阅读要立足文本,细读文本,从写作者的心路历程、诗歌的意象结构、题材内容的文化母题等路径进入文本,在深入探究中对话文本的丰厚意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情感体验、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中,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性阅读自在培养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可见,探究性阅读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下面是本人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教学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充分感知文本,引导质疑探究;拓展课外阅读,培养探究习惯等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中关于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规定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交流的过程,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语文教育界都非常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