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究其原因,仍在于教师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不能处理好自己与教材、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造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高中语文教学中,在教材既定、学生学习习惯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改变教学低效率的处境,我认为教师努力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究其原因,仍在于教师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不能处理好自己与教材、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造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熊慧 《南昌教育》2008,(1):43-44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组成。一方面,它们相互依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统一整体,使语文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对立,构成矛盾体,即: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教师与教材的矛盾、学生与教材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贵在创新、求真。语文课堂的创新、求真主要表现在对教材、教学的处理上。那么,在语文教学、教材的处理上如何创新、求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几年来,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四步曲",能让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光彩。一、朗读训练语感1.《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沿波讨源,披文入情,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通过朗读,在不经意之间体验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由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方面,它们相互信赖才能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统一整体,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对立,两两构成矛盾,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动力。“和谐”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美的境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合理组合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并使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6.
摆脱中学语文教材处理过程中的习惯性思维,提倡逆处理,是使语文课堂教学出新意、结硕果的关键,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材的使用价值,使教学过程多彩多姿,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章琴 《考试周刊》2013,(72):21-21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论述:激发情感,让学生走进教材;善用教材,让教材走进生活。要让生活走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有四种 ,即教材编者的思路、教师教学的思路、学生学习的思路、文章作者的思路。这四种思路之间的运动是不平衡的、富于变化的。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步共振 ,关键在于处理好四种思路之间的关系。四者之中 ,教师是教学“策动力”的主体 ,在备课与施教时 ,应千方百计地抓住学生思路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思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同步共振的思路有十种。  相似文献   

9.
殷安平 《考试周刊》2012,(25):32-33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教学与生活有机融合,使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教师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应该善用教材而不依赖教材,让教材成为生活的再现与延伸,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与教材产生共鸣、与老师产生共鸣、与同学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一分钟演讲”□宁县城关小学张灵燕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陶冶情操的主要渠道,语文教材则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第一手材料。教育学生做人,教师不仅要率先垂范,更要灵活运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感召学生,抓住时机给学生创设情景...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主体"样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当,不仅不能为新课程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还会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关系,是合理运用"学生主体"教学样式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处理,就会实现作者、教者与读者之间三相交融的动态教学格局,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创新效果。初中语文教材如何创新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 改换法将课文中的内容换用另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有四种,即教材编者的思路、教师教学的思路、学生学惮的思路、文章作者的思路。这四种思路之间的运动是不平衡的、富于变化的。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步共振,关键在于处理好四种思路之间的关系。四者之中,教师是教学“策动力”的主体,在备课与施教时,应千方百计地抓住学生思路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思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同步共振的思路有十种。  相似文献   

14.
李忠伟 《考试周刊》2012,(36):27-28
语文课堂应是最能吸引学生,给予学生情感激荡和心灵慰藉,让学生感知世界触摸人生的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合理有效地处理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真正地鲜活起来。本文从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激发想象力、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一个交流平台、应给老师一个认识学习的舞台、应给教材一个整合空间,应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紧紧围绕学生、教师、教材这课堂的三要素努力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无论问题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应用都需要密切联系文本,语文课是夯实汉语基础、培养学生情操的一门学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教材和学生兴趣为主体,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受大纲、教材、学生、教师等因素的制约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根据这些因素灵活地处理教材 ,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应是各具特色 ,各具个性的。在此 ,根据语文教学的一般性规律 ,以及语文容易上“干” ,容易上“糊” ,容易“灌”的特点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教师单方面来说最少必须实现“四化” ,即简明化、网络化、方法化、趣味化。课堂教学要简明化。每一篇课文都是大杂烩 ,包含了许多语文知识点 ,不能这不放心 ,那不放心 ,全都讲 ,这根本不可能 ,即使能 ,效果也不一定佳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 ,善于驾驭教材 ,…  相似文献   

18.
卞秀梅 《成才之路》2013,(35):87-8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来解读语言文字,解读语文教材。让日常生活现象活跃语文课堂,用学生的身边生活来诠释语文课堂,让网络媒体成为生活和语文课堂的媒介。  相似文献   

19.
教材处理三题山东省泰安师专附中李卫东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样是一篇优美生动的课文,有的老师处理起来,犹如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出神人化,教者轻松自如,听者如坐春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和谐融为一体,互相欲.罢不能。而有的教师却只...  相似文献   

20.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以教材为凭借.在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进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它将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兴趣培养,学生课余生活和作业融为一体,体现出教学相长、学以致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那么.如何提高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控性与操作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