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视觉系统是全自主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精确高效地处理视觉信息是视觉系统的关键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目标识别与定位及避障方法,对全自主机器人感知环节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并借助碰撞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方法确定目标。所提出的算法已在国内及国际比赛中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婧  王洪斌 《科技通报》2014,(4):161-163
研究基于信任抉择的WSN挑剔数据融合算法,高效高质量的数据融合是在现有数据条件下获取深度信息的重要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信任抉择的WSN挑剔数据融合算法,采用信任度作为每个传感器数据取舍和数据加权的重要判据,在信任度抉择的基础上,对不同传感器引入的野值进行剔除处理,对优良的值进行挑选处理,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数据融合输出。最后采用一组星型分布的传感器对黑暗中的两个非规则亮点进行数据融合的结果测试,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基于信任抉择的WSN挑剔数据融合算法,数据融合的结果输出质量大大提高,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显荣 《科技通报》2011,27(2):277-281
机器人的定位技术是进行机器人环境探索、协调运动研究的前提,从信息融合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合作定位技术.首先,对两轮机器人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建模,并针对超声波传感器建立了机器人之间的相对观测方程.然后,分别对机器人的内、外部传感器进行滤波和第一级融合,得到自身位姿和相对观测信息.最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  相似文献   

4.
随着GNSS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室内外位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医院、展厅、写字楼等都需要使用准确的室内外定位信息,特别是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室内定位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外定位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平台,以GPS技术为主导,结合WIFI、航位推算等定位技术的方法,通过一定的数据融合算法,增强室内外定位的完备性,为进一步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智慧地球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的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技术是实现机器人移动过程中自主定位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在机器人同时定位目标的过程中,常出现路径偏移,需要进行路径偏移纠正,实现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多叉树混合遗传进化的机器人同时定位路径偏移纠正控制方法,首先进行多叉树混合遗传进化机器人同时定位控制建模,在对多信息融合下进行机器人同时定位,得到基于多叉树混合遗传进化的机器人同时定位路径修正测试函数。仿真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机器人同时定位路径偏移纠正,对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较高,以较快的收敛速度找到了最优路径,其全局优化能力和搜索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赵凌  张从知 《大众科技》2011,(4):63-64,93
数据融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一个关键技术,目的是减少传感器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量,降低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和数据冲突,延长全网的生命期.文章针对WSN中数据融合与传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进行比较,介绍了WSN中数据融合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森林防火和贝叶斯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的应用,最后给出了WSN...  相似文献   

7.
李萌 《科技风》2011,(21):36
智能灭火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涉及到机械、自动控制、通信、传感器信息融合、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本文设计了一种沿墙行走并自动避障的智能灭火机器人,该机器人的硬件采用89C4051单片机、红外避障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灰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而软件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该机器人具有自动检测障碍,并绕过障碍物,准确定位,完成灭火任务等特征,结构较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8.
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运用广泛,操作灵活,可垂直升降的空中机器人。为了实现室内定位与物体自主识别跟踪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的多旋翼无人机。该种空中机器人通过OpenMV获取视觉信息,并使用超声波传感器进一步获取实时的数据信息,从而准确定位空间位置并明确循迹任务。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优化设计,对实时位置数据、姿态数据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多旋翼无人机室内视觉循迹的目的。本文分别对其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和循迹导航系统等进行了具体介绍,实验表明该种无人机能更好的完成室内循迹任务。  相似文献   

9.
以当前单GPS或者单DR导航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GPS和DR导航数据融合的定位策略。首先,结合二轮履带式车辆运动的数学模型、GPS定位的数学模型以及DR导航的数学模型,建立二轮履带式车辆的融合定位模型。其次,在车辆的融合定位中引入融合系数控制器来实现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有效适应。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PS和DR的多传感器的融合定位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定位精度,降低外界环境的定位干扰,同单传感器的定位导航相比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和更精准的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单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多传感器系统对交通流量进行采集,然后用加权平均的数据融合算法将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更可靠的数据,最后将这些数据作为确定交通信号控制参数的依据,运用公式算出控制参数。进而实现了对单交叉口信号的控制。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单一传感器信号控制而言,谈方法具有信息的完整性、统一性、多样性和容错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环境监控仪的硬件组成.并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控系统中,同时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监测方法,并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融合效果良好,提高了监控仪系统的决策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电子电路故障定位的多传感器模糊信息融合方法。通过测试电路中的被诊断元件的工作温度和工作电压两个物理量,得出模糊信息理论中两传感器对各待诊断元件的故障隶属度,再利用模糊信息融合,确定故障元件,并通过单传感器诊断结果与模糊信息融合诊断结果比较,说明多传感器融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科技广场》2013,(10):11-17
电力系统的多传感器系统信息融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异质异构性增加了信息融合的难度,并造成了信息融合的歧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自动融合框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信息融合过程中的语义处理方法。对框架中的全局语义本体定义、传感器局部信息源向全局本体的映射方法、语义信息征订与发布机制、信息融合规则进行了介绍。本框架可以有效地实现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自动融合,获得全面、安全、准确和细粒度的全局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有效融合引文网络中的引用关系和文本属性等多元数据,增强文献节点间的语义关联,从而为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撑。[方法/过程]提出了一种引文网络的知识表示方法,先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学习引文网络中的k阶邻近结构;然后使用doc2vec模型学习标题、摘要等文本属性;最后给出了基于向量共享的交叉学习机制用于多元数据融合。[结果/结论]通过面向干细胞领域的CNKI引文数据集的测试,在链路预测上取得了较好的性能,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r 述了信息融合技 术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对信息融合的概念和通用处理模型进行了介绍,然后按照信息融合 技术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即信息融合的系统结构、信息融合的应用领域和信息融合的算法 ,分别探讨了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最后对信息融合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 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Micro-orifice based cell fusion assures high-yield fus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cell viability. This paper examines feasibility of a dielectrophoresis (DEP) assisted cell trapping method for parallel fusion with a micro-orifice array. The goal is to create viable fusants for studying postfusion cell behavior. We fabricated a microfluidic chip that contained a chamber and partition. The partition divided the chamber into two compartments and it had a number of embedded micro-orifices. The voltage applied to the electrodes located at each compartment generated an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concentrating in micro-orifices. Cells introduced into each compartment moved toward the micro-orifice array by manipulation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DEP assisted trapping was used to keep the cells in micro-orifice and to establish cell to cell contact through orifice. By applying a pulse, cell fusion was initiated to form a neck between cells. The neck passing through the orifice resulted in immobilization of the fused cell pair at micro-orifice. After washing away the unfused cells, the chip was loaded to a microscope with stage top incubator for time lapse imaging of the selected fusants. The viable fusants were successfully generated by fusion of mouse fibroblast cells (L929). Time lapse observation of the fusants showed that fused cell pairs escaping from micro-orifice became one tetraploid cell. The generated tetraploid cells divided into three daughter cells. The fusants generated with a smaller micro-orifice (diameter∼2 μm) were kept immobilized at micro-orifice until cell division phase. After observation of two synchronized cell divisions, the fusant divided into four daughter cells. We conclude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of cell pairing and fusion is suitable for high-yield generation of viable fusants and furthermore, subsequent study of postfusion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7.
胡玉宁  韩玺  朱学芳 《情报科学》2021,39(11):21-29
【 目的/意义】从文献实体的多特征数据融合的视角构建基于主题指纹-引文耦合的数据融合理论模型,并 对数据融合过程进行实证分析。【方法/过程】对融合主题指纹-引文的方法逻辑进行理论阐释和数学机理分析,以 乳腺小叶癌为案例呈现文献特征项的数据融合过程,通过主题指纹的类别归属与引文期刊所属JCR学科的对比发 现二者在揭示知识表征方面的功能特征。【结果/结论】融合主题指纹-引文的2-模知识网络能够发挥主题指纹和引 文共同揭示学科主题和知识结构的功能;引文信息表征了研究的学科基础、学科背景等稳定性知识结构信息,主题 指纹代表了学科研究前沿、突变主题、新兴趋势等动态性知识主题信息。【创新/局限】融合主题指纹-引文的理论模 型和分析方法是从数据融合层面将内容分析方法与引文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有效尝试,未来的研究将聚焦多模知 识网络构建、网络结构分析和量化测度研究,进一步提高该理论模型在知识服务领域应用的科学性、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祝磊  朱善安 《科技通报》2006,22(6):846-850
针对灰度图像中的人脸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支持向量机的决策融合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用传统的二类支持向量机(C—SVM)和单类支持向量机(One-Class SVM)分别对图像进行检测,然后决策融合两种分类器的检测结果。在MIT CUM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和较低的虚警率。  相似文献   

19.
将多分类器融合技术用于CRM中的客户分类研究,以提高分类性能。以决策树作为基本分类器,引入最小二乘技术进行多分类器线性融合。实证结果显示,4种不同的融合方案的分类性能均胜过任一基本分类器,甚至优于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融合分类结果,从而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