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在素质化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正视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在教学中力求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天初中思品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3.
对于任何学科。我们应当学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所学历史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历史的动机。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的“激趣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趣”是指兴趣。何为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指一个人为求认识、接触、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会使大脑神经敏锐起来,使信息接收区形成优势中心,使神经细胞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激发创造力,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的确,兴趣是知识入门的钥匙。有了兴趣,人就会产生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没有兴趣,  相似文献   

5.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它是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指引学生对一门课程或某一内容产生深人认知的基础.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当—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由此产生强烈的探究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该事物的内在奥秘,从而形成持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古人亦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成效,更加轻松,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李文华 《考试周刊》2010,(26):176-177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好老师,一直是我追求的理想。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靳春雷 《考试周刊》2011,(90):172-172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在初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使初中学生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并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有重要作用。歌德认为:“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杨振宁更明确地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且初中地理又是中考的科目之一,因而地理教师要抓住契机,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我在教学中常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没有记忆哪能谈得上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可见兴趣的重要性。由于初中升学考试地理未列为必考科目,许多学生对该学科不重视,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精心设计好第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0.
谭桦樟 《地理教育》2013,(Z2):12-12
一、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只要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就能观察敏锐,记忆力强,想象丰富,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为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只要紧扣学生生活,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地图概念时,可首先问学生:"你在哪里见过地图?"多数学生可能争先恐后地回答:书房、动物园、公园、车站、机场、电影、电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动力。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教育家吕叔湘也曾告诉我们":我们做事情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就决不会好。"兴趣对学生至为重要,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孩子有"急走追黄蝶"的那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2.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通过教学实践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疲地勤奋学习,获得知识。一、兴趣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德国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由此可见,兴趣在任何学习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起到引领、加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兴趣是学生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的进去,钻的进去就会有成效。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德国诗人哥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没有符合学生兴趣的活动,就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积极性,组织者就难圆初衷。为了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1成立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及学生所熟知的活动,让学生自愿参加,并做好组织辅导工作。2搞专题趣味性的科技游艺活动,并注意与文体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3定期组织科技竞赛活动和科技讲座,播放科教电影和录像,以此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竞争意识。4把兴趣的广泛性和中心性融为…  相似文献   

15.
陈小冬 《成才之路》2010,(35):13-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首先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乌申斯基十分形象地把注意力比作一把钢刀。它愈是锐利,留下的痕迹就愈深刻,  相似文献   

16.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一大难关,说它难是它枯燥乏味,教学对象又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记忆。”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他们思维,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7.
<正>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构成了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习兴趣的形成,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之一是老师的感染、启发鼓励而促成的。对于成人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有效教学是指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促进学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以最优的速度和效率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就是课程的改革。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通过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哥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一个对化学无兴趣的学生不会认真记忆化学知识,不会把知识信息牢固地储存在大脑里。尤其是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只  相似文献   

20.
赵春影 《学子》2014,(8):48-48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创设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乐趣,不断激发增识汉字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