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丧失经验为人生之必然,但因丧失而引发的悲伤情绪,却是难以承受之重。突发的丧失事件,有时会造成"心理休克"现象,表现为内心混乱、不知所措、复杂的情感反应、社会退缩或攻击性增强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一旦经历突然的丧失如丧亲或同学的突然离世,常常表现出剧烈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恰当而及时的哀伤辅导,不但有助于他们缓解身心痛苦,减少正常哀伤向复杂哀伤转变,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习得对负性事件的积极赋意,有助于提升耐挫力和心理复原力等。校园哀伤辅导对应于校园内发生的丧失事件,易感人群不仅限于学生,包括和丧失的人事物有较密切接触  相似文献   

2.
某大二学生因病突然在寝室逝世,此后其所在班级的同学陷入了情绪和行为困扰中。该校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在了解事件背景后,设计并实施了一次哀伤辅导,协助该班同学处理了丧失和哀伤,合理宣泄,从负性事件中获取正面意义,取得良好效果。该文呈现了完整的哀伤辅导过程,可为学校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在应对和处理此类突发事件中的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3.
遭遇亲人离世是初中生有可能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初中生的哀伤反应不同于成人,可能更加复杂,具体表现为产生不合理认知、隐藏情绪或无法与亲人告别。在对丧亲初中生进行个体哀伤辅导时,可采取尊重和允许、重建哀伤中的依恋及整合爱和哀伤三种策略。哀伤与爱同在,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心理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看到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处理不好,势必会给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及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和严重影响.在发生此类事件后,宁波市象山二中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致全校师生"校园突发事件通告书"、对教师团体和学生团体分别进行辅导及后续个体干预策略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使他们尽快走出了危机事件的阴影,保证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哀伤是丧失发生后个体所必经的过程,哀伤辅导之目标为协助生者接受逝者离去的事实,完成与逝者的告别并进入新的生活阶段.本文报告了一例运用哀伤辅导的相关理论与咨询技巧,对一丧亲大学女生的个案辅导.在现实社会支持系统严重匮乏,无法短期在现实生活中帮助该生建立稳定积极的社会关系的情况下,咨询师通过对话,将该生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与心理能量,巧妙转移,投注到未来可预期的社会关系中,从而顺利度过心理危机,并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面对未来的生活.本案例对那些从事哀伤辅导工作的咨询师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1年12月刊发的《青少年焦虑现状及应对措施》一文,分析了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要应对繁重的学业压力,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带班育人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由学生焦虑所引发的情绪问题。了解青少年的焦虑现状,做出科学分类,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这有助于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心理辅导,转变教育策略,并更好地开展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7.
哀伤是丧失发生后个体所必经的过程。哀伤辅导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之间的未竟之事并向逝者告别。运用哀伤辅导的相关理论与咨询技巧,对一丧亲大学男生进行了个案辅导,帮助案主顺利度过心理危机,并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面对未来的生活。哀伤辅导方法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文化因素以及案主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校园霸凌"是指在学生间发生的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暴力霸凌、语言霸凌、社交霸凌、网络霸凌等。针对"校园霸凌"事件中不同主体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可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活动背景】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学生们变得越来越迷茫和脆弱,校园伤害、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疾首。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生命教育主题的心理课程或团体辅导,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李小玲 《四川教育》2010,(12):13-13
[主持人说法]郁闷、压抑、迷茫、自我怀疑、不知所措,面对复杂的世界与社会变化,许多的不良情绪与心理困惑在学生们的孩提和青少年时代就已经悄悄掺入了他们的人生之旅。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青少年自杀或恶性犯罪事件,让教育工作者们深深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靠近孩子的心灵高度,理解孩子的情绪特征,倾听孩子的苦恼心声,我们要积极探讨真正适于学生的心理辅导方式,用教育的智慧陪伴孩子走出阴霾,快乐成长。这里,让我们来分享两位一线教师的教育方法案例——  相似文献   

11.
将校园心理剧应用于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学生心理互助委员"协助心理辅导教师组织开展心理剧辅导,实施朋辈心理辅导活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累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心理辅导方法已在欧美及亚洲等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由于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教育、发展、预防和治疗的功能,多年来它在学校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我国台湾,团体心理辅导已被普遍认为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许多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拟订适宜的团体辅导计划,以满足学生学业进步、环境适应、习惯养成、人格成长、交友等需求。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有专家预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将朝着以团体辅导训练为主,个别心理辅导为辅的趋势发展。目前,团体辅导这种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个体心理辅导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个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预防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当前,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存在沟通模式单一、心理辅导效果难以维持等诸多问题。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积极探索心理辅导室、班级、家庭3个微系统间的沟通合作模式,助力解决当前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提高个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作为个体系统学习过程的终结阶段,其面临的发展性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健康成长,发展性辅导就必然成为心理辅导的重要方向.发展性心理辅导立足于现代发展性心理咨询,基于高等学校和大学生特点而制订辅导目标和方案,它的推广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突破,是全面推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和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让生死不再"两茫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故意伤害他人、自杀现象屡屡见诸报章,"清华学生伤熊事件"更是引发了教育界的激烈讨论."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在社会急剧变化、各种观念相互撞击之下,青少年常常对人生的价值、自我和周遭环境的关系、生死问题无法正确把握.有研究报告表明近四分之一的大学新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古人早就说过"死生亦大矣!"而我们的学校教育至今还没有提出一个明晰的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生命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给高三学子开高考心理辅导课已经有七年了,其间观摩了不少高考心理辅导课和专家讲座,也常与同行们交流高考心理辅导的心得。最近在整理高考心理辅导经验时,突然联想到中医"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的说法。中医理论认为"补是养  相似文献   

17.
90后学生存在学习焦虑、承受挫折能力弱、自我中心意识强、嫉妒心强、有强烈的反叛意识、极力表现与众不同、对网络十分依赖等心理特点.面对心理复杂的90后,我们的心理辅导教育要学孙悟空七十二变.变身为心理医生,学会用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变身为海绵,补充自己的知识营养,提高咨询辅导的能力水平;变身为朋友,拉近咨询辅导的情感距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教育内容方面的问题已成为棘手而又迫在眉睫的问题。其一,思想教育不足,导致学生思想道德标准的缺失,校园恶性事件层出不穷,"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屡见不鲜。其二,心理教育与性教育还浮于形式,跳楼事件年年有,中学生因早恋怀孕已不是新鲜事。其三,我国网络教育处于起步阶段,青少年沉溺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哀伤辅导模式、平衡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教育、支持与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以及整合的干预模式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焦虑危机、哀伤危机、失恋危机和自杀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日趋多元化,很多已经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针对个别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心理互助则通过同交集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实现了精神上的互相帮助,因此应当重视和采用心理互助的形式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互助的作用1.构建青少年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可以实现其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