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写作,或说作,是我们语教学中学生生厌,教师头痛的一个久攻不克的堡垒。农村普通中学尤其是粤方言区的农村中学,作教学的现状更是不忍入目。打开学生作本,大多数学生的作错别字多,病句多,常用的标点符号错误也多。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语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语教改理论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众家崛起,竞相争鸣,颇有一种繁荣昌盛之景象,但并没有产生令人满意的教学改革成果。根源就在于我们农村中学语教学领域里浮躁之风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
周伟存 《青海教育》2005,(11):28-28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能力.直是语教师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语教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笔对如何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作能力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并从学生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作存在的内在困难.进而提出提高学生作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而作教学是语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学习水平的体现。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写作水平差一些的学生“谈色变”,无话可说,无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绝大多数写作水平一般性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我想我们语教师在作教学中应该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4.
作在整个语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占有很大比重。学生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学生语素养的水平和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因此,语老师将作教学作为重点来抓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5.
姚英  姚良峰 《现代语文》2006,(10):120-120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水平是语水平和素质的衡量尺度和综合表现。然而农村中学由于经济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学生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在写作时,经常显露捉襟见肘之窘,饱受搜肠刮肚之苦。由于素材的缺乏、学生作时痛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6.
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故作教学历来是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一直以来,作教学耗时、费劲、低效,以致一些学生作搜肠刮肚,无言以对,教师使尽浑身解数,结果出力不讨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教学缺乏对思维科学原理的认识,忽视思维能力的培育,忽视思维操作技术的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学一些语教师时常喟叹:当语教师难;当农村语教师更难。究其缘由,一致认为是作教学拖其后腿,为此笔在全镇四所中学中对作现状进行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语总课时数的六分之一,语考试也总少不了要求学生写一篇章,教师、学生对此非常重视。但难教、怕教,难写、怕写,又是教师和学生对作教学存在的普遍心态。很多学生说作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繁重的作业,是一项最苦的差事,很少有同学说很喜欢作、写作时很快乐。  相似文献   

9.
《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针对当前小学作教学的实际,笔认为,在作教学改革上,应努力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庞力 《青海教育》2004,(4):20-20
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头脑去观察、认识事物,从而展示个性特点,这是作教学的任务之一。如何在作教学中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可以展示个性的平台呢?笔以为篇幅短、形式多、频率快,俗称“小作”的“练笔”作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练笔”作可一周一篇或多篇,所以作  相似文献   

11.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识字写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作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深化,而且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毋庸置疑,作教学是整个语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不仅包括对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的运用,以及对语的掌握与驾驭能力;也包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认识能力,同时,还可显示其对生活和体验、感情倾向和知识储备情况。因此,加强中学生的作训练是增强学生的学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并对学生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了解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内容.设计作的整体教学方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新教材共有8个语园地,每个语园地围绕单元整组教材设计了一篇习作,重点是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一学期要写8篇习作,对于初学作的孩子来说难度很大。对于老师来说指导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弄不好,就会出现教师“教”不细,学生“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为此,笔根据新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向多位作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制定了整套作整体教学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作教学是语教学及教改的重要课题,面对未来社会的飞速发展,如何在作教学中有所突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利于培养现代化的开拓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就作教学从何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论述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从事语教学和研究的人都知道,“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中学语中,作占了半壁江山,师生在写作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然而与客观要求相比,目前作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  相似文献   

16.
写作教学:让规矩与才情共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一直被为中学语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这“半壁江山”在实际教学中却几乎成为“残山剩水”;学生的作能力低下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一再惊呼,作教学的无序与随意正日益成为语教师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教师在作教学上的“不作为”也早已不是个别现象。其间固然不乏作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创造性等原因,但毋庸置疑,教师对作教学规律的认识模糊、教学方法的不当也是作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缘由。  相似文献   

17.
李绍阳 《现代语文》2006,(12):117-118
众所周知,作教学是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语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学,一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谈色变”,无话可说,无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绝大多数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教学中没有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中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思想、作品、传媒也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8.
语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学得怎样,作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能力不过关,作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教学一直是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作教学中.现代集体教育的组织形式同以“详批细改”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法的矛盾.束缚着教师的手脚.也妨碍着学生语言、思维及写作水平的提高,即使是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做些基础知识题.也不愿做怍,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担忧。从作教学的多方面看,开放型作教学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与网络资源整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教育中的一个大难题,学生不喜欢作,写不好作,成为语老师最头痛的一件事情。而借助于学生非常喜欢的网络,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写作的难度,我在实践中是这样促进网络和作的结合的。  相似文献   

20.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如何加强作教学,提高学生作水平,笔总结自己多年的语教学实践和经验认为,加强日记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良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