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是黄河水沙关系调节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框架,回顾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建议。黄河流域是中国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的典范,通过自发和问题驱动机制,流域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开展了水量调度、探索了水权转换和进行了水权明晰。但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没有完成,存在用水计划没有灵活性、用户没有选择性、交易没有市场以及调度取代取水许可管理等问题。同时,水权制度还面临40年来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水资源量、用水结构和水沙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建议黄河流域进一步明晰水权、建立生态和环境水权、构建水权交易机制、转变机构职能和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监测、计量和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安全流通技术,以解决工业互联网环境中的数据安全挑战。首先,概述了工业互联网的定义和特点,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其次,介绍了数据安全流通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安全传输和通信协议,以及安全存储和访问控制技术。并提出了一个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安全需求分析、安全性评估和威胁建模,以及数据安全流通技术的设计和实现。列举了数据安全流通技术在制造业、能源行业以及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案例。最后,讨论了数据安全流通技术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和匿名化技术研究,以及数据安全流通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性活动,是土地管理战线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负责完成的“土地宏观调控的理论、政策和指数研究”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技术、信息、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和较全面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深入地研究中外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思路;另一方面,从中国国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针对时代特点,理论结合实践,对近几年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归纳和梳理,分析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环境条件和社会背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本质资源、资产、资本的“三位一体”的属性作了深刻的分析,运用经济学原理、模型和方法将土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地区经济、金融信贷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应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土地市场指数CLI来分析研判、预测预警土地市场发展态势的总体思路和理论框架。该项研究体现了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突出了创新性和科学性,丰富了土地经济学的内容,并为科学制定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思路性的建议和理论支撑。该项目获得“2009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不仅使用了传统的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来刻画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动词,还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的目标动词刻画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日益显著,多年冻土变化对生态、水文、气候和工程建设的影响日渐突出,多年冻土的长期定位监测和大范围野外调查已经成为冰冻圈、生态、水文、气候和寒区工程建设等方面深化研究和解决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重大需求。中科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简称"高原冰冻圈站")自建站以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进行了长期连续的监测和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多年冻土水热状况的变化机理、模型模拟和生态效应综合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重大项目支持下,高原冰冻圈站积极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规范了多年冻土野外考察和定位监测的方法,建成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年冻土综合监测网络;系统地开展了高原多年冻土分布、温度、厚度和地下冰空间分异规律的定量研究,基于多源数据和多模式比对,发布了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高原多年冻土温度、厚度和地下冰的空间格网数据。基于长期监测数据,构建和改进了适合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一维热传导模式和陆面过程模式,定量评价了过去30年来高原尺度多年冻土的变化及物理机制。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青藏铁路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域气候模拟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同时也面向国家需求和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推动决策咨询服务。有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和土壤有机碳氮空间分布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为未来地球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和地球系统模式发展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本底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香山科学会议展望未来、探索科学前沿、弘扬学术自由讨论的精神和具有多学科、综合性、高层次的特点,激励了创新意识,激发了许多新思想,促进了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会议团结和联络了科学家和科技组织管理人员,包括在国外的中国学者;为不同领域科学家“牵线搭桥”,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学科语言的沟通,促进了合作。例如,许多生物学家称,他们从物理学的发展中得到许多启示,而且还了解到物理学家、化学家对生物前沿问题的看法和兴趣所在。许多科学家之间达成了“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贵州省重点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的实践,介绍了重点项目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总体结构、功能实现和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实现了重点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造纸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氧化、脱色和絮凝"协同处理方法。探讨了搅拌速度、絮凝反应时间、pH值、药剂用量和温度对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性聚丙烯酰胺CAPAM用量6.0g/m3、氧化交联剂PDO用量44.0g/m3、pH=8、搅拌速度80r/min、絮凝时间为10min和静止时间为35min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5.1%和97.68%,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可生化的指标范围。并对处理成本和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发展我国信息安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部门 ,成为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技等重要领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与国家经济命脉密切相关的金融、外贸、铁路、民航、交通和气象等专用计算机网络已经建成。目前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蓬勃发展 ,并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 ,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降低了企业、政府的管理成本 ,提高了管理效率。在肯定信息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进步的同时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  相似文献   

10.
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效举 《资源科学》1998,20(7):24-31
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为例,定量地研究了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壤类型开垦利用为水田、旱地、桔园、马尾松、湿地松、杉树、天然林、枫香、牧草、荒草、竹丛林等多种土地利用系统物质循环的定位观测,建立了千烟洲土壤信息系统(QYZSIS)和土壤变化数据库,方面而有效地进行了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变化的定量评价、监测和制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和预测了研究区C、N等养分含量以及降雨、林冠透雨、树干流、径流和淋溶引起的元素输入和输出。提出了相对土壤质量指数(RSQI)的概念,并且依据土壤RSQI的变化值△RSIQ较好地研究和评价了研究区土壤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野生动物疫病暴发成因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疫病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各国的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是导致野生动物疫病频发的重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改变了疫源动物、媒介及病原生物的分布区和栖息环境,为野生动物疫病暴发、流行和侵入创造了条件。人类活动加剧增大了疫病在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之间交叉感染的概率和疫病传播速度,加大了疫病暴发、流行的风险。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野生动物疫病重大挑战,亟待加强和完善我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监测、预警、干预和防控能力,服务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2.
李艳秋 《大众科技》2011,(11):141-142
通过对外供热凝结水回收处理系统实际运行状况的跟踪、分析和研究,对整套系统在设计和配置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技术改造,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确保了该系统安全运行,节约了水源和热值,实现了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西藏畜禽品种资源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西藏牦牛、藏羊、藏猪、藏马、藏鸡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数量变化,分析了西藏品种资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子商务双语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分别就学生、教师、教学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改革效果进行了分析,采用了调查和访谈的方法,结果表明双语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对电子商务双语教学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彭婷 《科教文汇》2020,(9):117-118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制度、组织、结构经历了巨大变革。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对社会、教育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流程驱动面向服务的电子政府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天保 《情报科学》2005,23(12):1871-1876
本文探讨了电子政府体系结构的概念和作用,提出了一个新的电子政府体系结构框架,由战略、业务流程、服务、信息、技术、工程、安全和管制等子架构构成。该框架充分体现了Web服务,BPM等突破性技术的应用。对其中的战略架构、业务流程、业务服务架构和技术架构的组成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就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而言,海南省是基础、人才.抑或信息、区位等因素均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不可同日而语的。然而近几年来,海南省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却做得有声有色。刚刚过去的2008年,海南省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仅以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为例,截止到2008年12月底.全省当年专利申请量87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授权量30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  相似文献   

18.
纳米钛酸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酸钡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优良的铁电、压电、耐压和绝缘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制造陶瓷敏感元件、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S)、记忆材料等。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对钛酸钡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纳米碳酸钡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纳米钛酸钡的主要性质和应用领域,对纳米钛酸钡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宋旭峰 《科技风》2011,(18):125
本文分析了中厚钢板内部缺陷的形成原因,选择了德国NDT公司的超声波探伤仪、扫描和耦合水及与行业标准相结合的缺陷评价软件,实现了缺陷分布的C扫描显示和缺陷分级。文中介绍了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灵  冯正 《科协论坛》2008,(11):29-29
胡薇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她在该所读博期间和获得博士学位后,全心投入了日本血吸虫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及应用,在多学科的合作团队中发挥了主要技术骨干的作用。她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开拓进取精神,应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的前沿技术,开展血吸虫病诊断、疫苗和药物候选靶点分子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创新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