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者,整理加工别人稿件之人也。对“别人”,他们常有评判。这里,我这个寄送了几十年“方格”的“别人”,不妨也斗胆侃侃“编辑”,望诸君耐心一阅。 凭心而论,“不才”能走上写作之路,真亏了一位老编辑的启蒙、引导。当初,并未学文的我,对写稿一窍不通,只是兴趣来了,将看到想到的像说话一样“洋洋洒洒”写上几页,寄出去。想不到几天后竟收到报社一位编辑来信,说我写的其中一段表扬老班长的素材不错,教我不要面面俱到,就将这一段写成“故事”就行了。我“如法炮制”,果然不久  相似文献   

2.
与强谈朋友是在中专读书时,后来在我们亲密无间时去了他家见了我未来的婆婆与公公,以及厉害的大哥、大姐们,在众人的挑剔眼光下,我未能“过关”。强高大、魁梧。而我呢,说好听点是“娇小”,一高一短,证如他大哥所说:我象小妹妹怎能和他风雨同舟渡人生?此事让我俩好难过,我们也只能走一段看一段。  相似文献   

3.
享受生命这旅程--职业与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洁 《图书馆杂志》2005,24(6):81-88
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段美好时间,与大家分享“享受生命这旅程——职业与人生”这一话题。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的经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的名字特别好记?因为我曾在南方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些南方的朋友将我的名字称为“大姐”(众笑)。在大家还未见到我之前,许多听众难免会猜测,这位叫“大姐”的,又是研究职业与人生的,起码该有四、五十岁了吧?今天我站在这讲台上,  相似文献   

4.
又接到一包稿子,打开纸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照例是一封求助的信。所以说“又”,所以说“照例”,因为我经常收到这样的“不速”之稿,读到过不少这样的求助的信。第一行当然是称呼,有称“同志”的,有称“老师”的——真个惭愧,我怎么也有了“私淑弟子”。第二行往往是“您好”两个字,加上个叹号作为一段。下边才是正文。  相似文献   

5.
[题解与思考] 一九九三年初,我应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李祖泽总裁的邀请,给这个集团所属的若干出版机构的“老总”们讲一次话——我就作了差不多整个月的准备,写了两次提纲,然后向包括集团总裁副总裁在内的许多“老总”们讲了两小时,他们当中也有几位作了即兴发言。我写的提纲共三十段——学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著作那样,尽力写成一些“警句”;但力不从心,成文很不理想。讲时没有照念,给“警句”加了几倍的注释,才只讲了六七段。这里是根据我的两次提纲以及所能记忆到的当日发言的精彩论点,写成十七段,没有头,没有尾,故仍名之曰“断想”,作为我在出版部门工作半个世纪的结尾。  相似文献   

6.
“笨人先起步”,是我从“笨鸟先入林”感悟而来.我笨,我笨得甘愿吃苦受累.回首细看,我这个笨人这几年走过的路,虽然慢,却也留下了一行行脚印.1990年,我从《中国记者》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写“穆青的内疚”,那是他对往事的追忆:  相似文献   

7.
由于诸多偶然和必然的原因,我有幸成了冯友兰先生的“再传弟子”,而且所做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所以各种有关冯友兰的“研究文章”、“口述历史”或者凡是称得上相关材料的,我都很想了解。新近有朋友告诉我,何兆武先生的口述历史《上学记》中有一段“冯友兰先生”的文字,建议我找来读一读。我读了一遍之后,觉得有必要就这段文字也写点东西,权叫“笔记历史”吧!  相似文献   

8.
王乾荣 《传媒》2002,(2):48
我先引《绘图青红帮演义》一书里的一段对话—— 话说王四见这黑面大汉挂出青帮招牌,上前盘问海底道:“请问老大,你在门槛没有?”那汉子听得,连忙起立离座,正襟躬身答道:“不敢。沾祖爷的员光。” 这里“老大”是对青帮中人的尊称,“在门槛”即“在帮”;“起立离座”为帮规。“员光”也是“在帮”的意思。这些话是旧时黑社会隐语,如果不解释,一般人听不懂。 我再引几段网络语言—— 网友甲说:“DD,你真是个286。”网友乙说:“MM,你是个不折不扣的恐龙。”  相似文献   

9.
“站着写”     
最近看到报上提倡写短新闻,我不由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关于“站着写”的一段趣话:“我站着写作,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作,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得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等到要校阅我所写的东西时,我就坐在安乐椅上,这个舒服的姿势,容许我勾去一切在我看来多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张大嘴巴吹得欢,你吹我吹鼓风帆。你吹一支“著名”曲,我吹一段“明星”篇“一一曲未终一曲和,鸡毛果然生神力,世上吹技都使全。扶摇直上九重天旦鸡毛飞上天——写给某些虚假报道@王占喜 @王复羊 ~~  相似文献   

11.
罗兰·巴尔特说,阅读拉罗什福科有两种方法:“断续引证或顺序阅读”。“断续引证”意味着阅读者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地将作品的“惯习性表达”调整为“适合我自己的环境,将其不具名的形式纳入我的情况或我的情绪声音之内”。而“顺序阅读”则表示阅读者有可能被动地进入展现“作者、作者的偏执及其时代的”氛围当中,从而忽略“我们读者”自身的趣味与意图,这样的阅读结果便是“我逐次阅读这本像是一段叙事或一篇散文的格言集,  相似文献   

12.
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到,每写一篇新闻稿件,都要细心地听取被采写者的意见。我曾采访过一位助理工程师,用微机控制百吨锅炉节约原煤的事。写稿时我为他加上了一段“闪光”的话,文章发表后,他感慨地对我说:“本来这是篇好文章,可你加上这样一段我没说过的话,就显得多余了”。我十分尴尬。至今想来,都是一件憾事。打那以后,我坚持每写完一篇新闻稿,都要让被采写者亲自看一看。再有就是不能强人所难。去年夏天,我采访了我厂一位优秀青年工程师。他谈到,我迷上了革新,竟  相似文献   

13.
王声骋 《视听界》2005,(6):81-83
我是在1989年初进入《视听界》杂志的。我亲历和目睹了《视听界》“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它也成为我一生中一段难忘岁月。从期刊发展的轨迹来看,“三证”的取得应是一本杂志从小到大的成熟标志。在我所处的那些日子里,《视听界》迈了三大步:第一步是领到“出生证  相似文献   

14.
一、“文革”中的一段经历“文革”一开始,我并不怀疑其正确性。这是因为多年养成的听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照指示办事。直到自己被揪被斗,还觉得“矫枉必须过正”是运动的规律,想着等到运动后期,自己的问题也一定会得到纠正,因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躺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式的人物”。我怎么会是“当权派”和“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呢?这显然是“过正”了,我口  相似文献   

15.
胡剑 《中国档案》2007,(6):60-61
兰台,最初是指宫廷里面存放档案的地方。汉代将管理档案的官员叫兰台令史。如今,“兰台”成了档案或档案部门的雅号。我这里所谓的“归隐”,不是指金盆洗手、退隐田园,或遁入空门、逃避现实。我借用“归隐”一词,是想说明自己近年来的一段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科技档案及其研究工作近40年,最难忘的一段历史是“文革”中的十年。  相似文献   

17.
翟金玲 《大观周刊》2012,(44):305-306
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为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发现交流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发现交流”的热情比较高,这就更为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实施“发现交流”制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如学习《草地夜行》一文时,一学生说,老红军陷入泥潭时对“我”讲的话:“快离开我!我掉进泥潭里了!”这是前果后因的句子。“我掉进泥潭里了!”是“快离开我!”的原因。因此也可写成:“我掉进泥潭里了,快离开我!”而课文中,老红军先是要“我”快离开,再告诉“我”他掉进泥潭了。这就充分反映了老红军在生死关头,首先想到的是别人。  相似文献   

18.
某报登了一篇题为《弱女洗冤记》的报道,揭露了某妇女被丈夫欺凌的事实。报道是以受害者“我”的追述形式展开的,但在追述过程中,不少论断是不恰当的,有的甚至是很错误的。现将其中一段摘抄如下: “他与我结婚后,依然公开同他的妻子同居,我去他妻子的家里堵截他们,他竟一拳把我打翻在地。”从整个文章来看,文章中的“我”是文章中的“他”的合法妻子,而文章中的“妻子”则已经不再是文章中的“他”的妻子.可是在这段文字里,“我”固然是“他”的妻子,但却又同时也称不是  相似文献   

19.
薛宝海 《视听界》2014,(2):126-126
今年,我觉得最好看的春晚是北京台春晚,尤其是它的串词,让我觉得很高明。比如在一段关于胖子的说口之后,胖女孩晶晶收尾:“500年前,我爱上了一个人。500年后,我胖了,可他一点儿没变!”众人问:“谁啊?”晶晶说:“林志颖!”然后就是林志颖上台唱《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纵观新闻报道的许多成功之作,无一例外。我也有一段同样的经历。那是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初,我在杭州工作,领导要我去东海嵊山渔场采访,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