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时下电视屏幕中谈话类栏目方兴未艾,中央电视台二套改版后增设的一档经济类谈话节目《对话》,是其中的佼佼者。让我们看一下它的简介:“每次节目由突发事件、热门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经济现象导入,捕捉鲜活经济事件,探讨新潮理念、演绎故事冲突,着重突出思想的交锋与智慧的碰撞。”“《对话》栏目致力于为新闻人物、企业精英、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对话的平台。” 这个简介很好地把握了高水平谈话类节目的精髓。笔者在此浅析《对话》中《一个著名的失败者》(指史玉柱》这个节目的成功要素,藉而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播》2003,(2):85-87
本文以《实话实说》和《对话》两个节目对同一位嘉宾的采访为范例,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从节目出台背景、节目的定位、运作方式以及观众收视期待几个方面,探讨了谈话节目不同风格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5,(2):27-29
自1996年央视新闻评论部集合一大批新闻人智慧的结晶.把一个新颖、闪亮的《实话实说》打造出炉之后,各地迅疾刮起“谈话”、“对话”类节目的狂风,涌现出一大批类似“小崔”的谈话主持人和模仿《实话实说》的谈话节目,然而并不是每个节目既赢得了观众,又赚到了钱。目前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风起云涌之后的谈话栏目已经越来越不好做,  相似文献   

4.
《北京晚报》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评选中国十个最有品位的电视栏目的文章中,央视二套的《对话》被排在了第一位。经常收看《对话》节目的观众都知道,《对话》节目的播出时间是在每周日晚10:50(现改为10:00),而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一般在晚7:00到9:00之间;此外作为一个谈话节目,《对话》有着众多的前辈和竞争对手。但在短短的一年中,《对话》实现了中央电视台两个零的突破,一是以往二套在晚11:00后收视率基本为零的记录;另一是广告收入在这个时段为零的记录。这个才创办一年多的谈话节目,突出重围,迅速成为一…  相似文献   

5.
我们把主持人与嘉宾、观众在演播室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即兴讨论的节目称为谈话节目。近两年,谈话节目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荧屏一大亮点,而林林总总的谈话节目在竞争中积极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那么,风格各异的谈话节目之间有没有“共性”可循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二套在2000年7月推出的演播室谈话节目《对话》为例,探讨谈话节目的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危机和转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虹 《新闻界》2005,(2):64-65
自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之后,全国各个电视台的各档节目纷纷效尤,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电视谈话节目步入“众语喧哗”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已有179个,基本上每一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谈话节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央电视台的《对话》、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  相似文献   

7.
湖北电视台大型新闻谈话栏目《沟通》紧扣时代脉搏,开始承担并忠实履行政府与群众之间桥梁和纽带的职能;探索新的舆论监督方式,变简单曝光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用沟通的方式化解矛盾,用沟通的语态对话交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与国内众多新闻类谈话节目相比,湖北电视台大型谈话栏目《沟通》坚持高端访谈,坚持贴近百姓,把演播室搬到生活中间,面对社会热点难点,让官员和百姓“面对面”,用沟通的语态对话交流,变新闻谈话节目为“说话节目”;用沟通方式化解矛盾,变“曝光思维”为“沟通思维”,栏目走出了创新创优的路子。专业人士认为,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沟通》强调舆论的引领作用,变以往“简单曝光”“一味批评”为“沟通化解”,是舆论监督实践中的创新,是理念上一次难得的突围。  相似文献   

9.
曾琦芮 《新闻界》2005,(2):66-67
从2000年开始,一股强劲的“谈话风”抢滩中国电视黄金档,大有压倒娱乐综艺节目之势。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到大大小小的地方台,民营电视机构,无论是新闻频道、经济频道还是娱乐频道,都在不遗余力地制作、炒作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对话》、《国际双行线》、《相约星期六》、《有话大家说》、《锵锵三人行》、《VIP会客室》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谈话节目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申玉彪 《声屏世界》2010,(10):34-35
近年来,电视谈话节目因其制作成本较低.受到电视界的欢迎。能否持续、稳定地提高节目质量,对于任何谈话节目的创作者来说都是个挑战。《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推出的一档演播室谈话节目。该谈话栏目历经十年时间.  相似文献   

11.
赵金 《青年记者》2008,(1):39-43
《南方日报》的发展是与其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紧密相关的。六年间六次改版,每次都有新的探索,新的成绩。六次改版凸显了《南方日报》怎样的发展思路?其不断调整、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我瘦天下肥”——与曹轲关于〈南方日报〉六次改版的对话》探讨《南方日报》的改版经验和党报改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军 《记者摇篮》2006,(10):56-56
电视谈话节目是以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或观众参与的大众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媒介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某个话题或事件展开即兴的交流。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最早的应该是东方电视台1993年开播的《东方直播室》,至今算起来也不过十二年的时间,而有全国性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闪亮登场更是90年代中期以后(1996年)的事情。娱乐谈话节目话题往往比较轻松,主要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对话,以普通人的视角,多角度挖掘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一个…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从一档电视时事谈话节目的失败尝试引发对电视协商命题的思考。当前,作为公共传媒平台,电视时事谈话节目无法吸引市场的关注,更无法担当一定的协商民主责任。以《撞击》为范例,比对《头脑风暴》、《对话》等优秀财经类谈话节目,探讨电视时事谈话节目追求观点交锋的理念与其节目模式的潜在冲突,不利于挖掘其对于现实的解放潜能。电视时事谈话节目对娱乐品性的过多关注损害了协商价值,而构建共同体背景的参与结构对提升协商效果至关重要。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的异质性迫切需要扩大和深化协商空间,电视时事谈话节目是有助协商和增进理解的无价资源,但我们还需要理性看待传媒所处的特殊语境及其可能带来的协商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方仁 《传媒观察》2007,(2):12-14
《南方都市报》走过十年,它开启了中国新一代都市报的大潮,新主流媒体的定位和“做中国最好报纸”的追求,使《南方都市报》脱颖而出,2002年3月,《南方都市报》推出“焦点”“时评”和“对话”。当时的焦点和对话都做本地题材,主要是为了广州和深圳两地的新闻本地化,深圳和广州各做各的,两地读者看到的内容不一样。2003年3月,《南方都市报》正式成立深度小组。2003年4月1日,报社取消“焦点”,正式推出“深度对话”,开始走全国化道路。“深度对话”的推出反映出《南方都市报》做新闻的特点:一则,体现了敢抢新闻、追求独家新闻的传统;二则,维护了报纸一贯的形象;三则敢于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南方都市报》跟其他报社在做新闻方面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像和洪水抢时间一样,有敢“闯”的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节目始办于I992年10月,至今已有近10年的历史了。它是上海地区第一,、直播的新闻类谈话节目。每次选择一个市民关注的话题.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到电台直播室当嘉宾,同打进电话来的市民,以及收音机旁的广大听众,相互对话、共同讨论。在市民与政府之间、市民与社会之间、市民与市民之间,架  相似文献   

16.
刘娟 《新闻世界》2009,(9):68-69
《实话实说》开启了电视谈话节目的序幕,《一虎一席谈》则代表了电视谈话节目的一个新高度。本文从《实话实说》与《一虎一席谈》在选题、谈话模式以及节目中人的魅力几个方面的比较中探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综观国内谈话节目,从其对象和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访谈,嘉宾多是社会精英或演艺界明星,比如《艺术人生》《超级访问》《鲁豫有约》《对话》《枫云人物》等,节目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挖掘他们的异乎寻常之处,满足观众对名人的好奇心理,也使得观众从他们的苦难经历和成功经验中获得一些启示;一类是话题访谈,比如《实话实说》《背后的故事》《沟通无限》等,围绕一个话题邀请当事人或相关人士在演播室交流思想和看法,从而达到解疑释惑的效果。实际上,这两类是相互交叉的,话题离不开人物,人物也与事件密不可分,之所以这样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既不同于广播对话.也不同于答记者问的对话式报道正日益生机盎然于我国新闻坛,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就分别在《新闻纵横》、《今日关注》、《热点透视趴《新闻会客厅趴《面对面趴《高端访问趴《对话》、《当代工人》、《实话实说》等十多个栏目中运用了这种报道方式。不仅广播、电视媒体广泛地运用了这种报道方式.就是报纸媒体也日渐增多地运用了这种报道方式。对话式报道已日益成为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评述焦点热点、解析疑点难点的重型武器。  相似文献   

19.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的一个演播室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20.
提出“情感谈话”的概念,是为了与话题类、人物类谈话节目更好地区分开来。话题类有如《实话实说》、《锵锵三人行》,人物类有如《对话》、《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当然,话题类、人物类谈话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包含情感元素.但“情感谈话”的诉求更明确、更直接.那就是以情谋篇、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