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来看,短期内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来自央行。央行本来是人民币汇率的积极稳定者,但是本次却充当起了推动汇率波动的角色,其主要目的是打破市场的单边预期 近期人民币出现急剧贬值态势。自2月17日起,人民币连续6个交易日出现大幅贬值至2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已经升至6.1450。人民币可累计贬值809个牲点,贬值幅度达1.3%.  相似文献   

2.
点到为止     
群众爱读《人民币没有必要贬值》人民日报8月10日发表署名文章《人民币没有必要贬值》。文章说,我国今年外贸出口增长率的下滑,并不是由于东南亚和东亚国家的汇率贬值提升了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挤占了我国的出口市场而引起的。等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正常后,汇率就...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汇率因素在黄金市场的海内外套利中还是比较有效的,假设海外黄金不动,人民币贬值,那国内黄金肯定要涨。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开放资本项目,通过黄金这个窗口,实际上在海外市场形成一定的人民币汇率保值功能。——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现在有钱了,国家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虽然社会分配还不尽合理,但老百姓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比以前有钱了,这是肯定的,但中国人到底多有钱,现在还是美国人说了算,因为现在的世界经济游戏规则是美国人定的。举例来说,现在出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国家算大账,老百姓算小账。一是大家手里有了一些余钱,需要消费。二是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汇率决定现在出国旅游性价比高。人民币为什么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07,(40):16-16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10月29日突破7.48关口,以7.4718创下了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新高。而前一交易日的汇率中间价为l美元对人民币7.4810元。 至此,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创出新高。这也是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出的第65个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超 《大观周刊》2012,(51):83-85
目前,由于各方面问题的存在,人民币汇率水平偏离真实有效的汇率,无法真实地反映外汇供求关系。制度缺陷与现实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反思.本文着重研究人民币汇率浮动与否、汇率浮动的区间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在国际压力下正确把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6月19日,中国央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讲话,指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时机,在金融危机后,在G20峰会前。那么,何以要在此时重提汇改呢?  相似文献   

8.
朱兰 《大观周刊》2011,(41):70-70
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顺差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渠道的分析,相应提出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速读     
金融人民币兑美元破“八”象征意义更大在几次试探性接近之后,再加上受美元兑各主要货币整体疲弱走势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5月15日终于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这是去年7月21日实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新高点。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国际收支,特别是巨额贸易顺差的长期存在,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破八”就像“捅破一层窗纸”一样没有悬念。因此,“破八”的影响更多是象征性的。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改进外汇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温…  相似文献   

10.
陈国荣 《大观周刊》2011,(26):63-63,33
人民币升值越演越烈,我首先阐述了汇率的影响因素,从而说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进而分析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然后提出自己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位高级经济学家近日指出,人民币可能贬值的谣言是某些国际基金公司有意制造出来的,其目的是扰乱市场,浑水摸鱼。 尽管中国政府多次强调有信心保持人民币的稳定,但近期人民币贬值的谣言在日元不断走低的背景下甚嚣尘上。黑市投机者更煽风点火,散播谣言,牟取暴利。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李国斌说:“这些基金公司完全是别有用心的谣言制造者。” 他们为了使大众相信谣言,不惜夸大亚洲金融风暴和日元贬值的影响。他们更预测中国刺激国内需求的政策不能奏效,经济增长百分之八的目标无法实现。 李国斌说:“可以相信,境外谣言制造商…  相似文献   

1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离岸人民币NDF与DF之间报价分歧较大。本文将就利用该两个产品套利的现实可行性进行分析,浅谈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出口和消费对汇率截然不同的需求下,人民币汇率的下一步走向正处于史上最胶着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从未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和弹性,国际收支和贸易结构调整更加均衡和合理,资本项目审慎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继引入做市商制度后,银行间外汇市场又引入人民币外币掉期交易,表明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基础已初步成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997~2008年我国图书出口规模和人民币汇率的偏相关分析,发现在排除了出口图书价格和全球图书购买力对图书出口规模的影响之后,人民币汇率与图书出口规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逆向变化关系,汇率升值对图书出口会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局限于当期,具有延续性,并因累计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学界     
一直关注中国货币制度改革的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胡祖六近日建议,中国目前应以名副其实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代现行的固定的汇率制度。 当前人民币汇率应当重估还是维持现状两种观点激烈交锋。胡祖六则认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还在呼吁延续人民币与美元实际挂钩的汇率制度,这两种方式不  相似文献   

18.
这标志着人民币对非美元主要货币的汇率,将开始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在岸汇率价格参考2012年6月1日,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在上海和东京两地正式开始。市场显示出对此模式的认可。一开市,首批做市商之一的中国银行,就与日本瑞穗银行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分别成交了日元兑人民币的直接交易。各做市商的报价与之前相比也"明显活跃"。来自东京外汇市场的数据显示,1日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量达到近1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4月10日突破7元这一重要心理关口,为6.9920元。 人民币兑美元在今年已升值约4%,是中国政府2005年开始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20.
黄兰瑾 《大观周刊》2012,(45):165-165
自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目的是为了保持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从而也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1直到东亚金融危机前,中国的汇率政策是以实际目标为导向的,中国的汇率目标是促进出口和获得外汇。在危机过后,中国汇率制度已由实际目标方法转向名义锚的汇率制度,事实上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05年,我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