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9,(4):82-84
吉亚卡默.普契尼(1858年6月22日-1924年11月29日)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为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采用一些老式规则中决不允许的各种和弦的奇怪结合使歌剧听起来更为震撼,一生创作12部经典的歌剧。第一部歌剧为《群妖围舞》,随后的《马侬.莱斯科》、《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图兰朵》等等20世纪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及其歌剧《蝴蝶夫人》的简介与分析都成为一部又一部的经典流传至今。而以亚洲日本长崎为背景的《蝴蝶夫人》更是不朽中的经典。本文结合普契尼的歌剧创作特点以《蝴蝶夫人》为例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能较为直观的了解把握普契尼的歌剧特点。  相似文献   

2.
1945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功地演出了由贺敬之、丁毅作词编剧,马可、张鲁、李焕之、瞿维等人作曲的歌剧《白毛女》。该歌剧一经上演,就在当时的延安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标志着中国首部新歌剧的诞生。歌剧《白毛女》取材于晋察冀解放区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故事,讲述了贫苦佃农杨白劳之女喜儿惨遭恶霸地主黄世仁的迫害,逃入深山变成"白毛女",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翻身解放后,重获新生的真  相似文献   

3.
普契尼(1858-1924)被认为是威尔第之后最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但让人意外的是,当时很多音乐评论家对其作品的评价不高。例如在1896年《波希米亚人》首映后,一位意大利评论家写道:《波希米亚人》在我们的抒情戏剧史上不会留下多少痕迹。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多评论家认为普契尼的作品过于伤感,过于甜蜜;他的曲调太明显,最后几幕软弱无力。然而大众并不这样认为,要证明这点,只需把过去一百多年来全世界的票房收入列出即可。普契尼擅长戏剧、欢快的歌曲和优美的通俗剧;他也擅长热情明晰的旋律、和声与配乐法。无可否认,他创作了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几部歌剧(中国的歌剧迷肯定对《图兰朵》当年在北京太庙上演的重大场景记忆犹新)。在普契尼出生150年后,他的音乐仍然跨越国界,感动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  相似文献   

4.
苏禾 《教师博览》2013,(5):21-23
<正>2012年12月4日起,国家大剧院连续上演5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这是该剧自诞生162年来首次登上中国舞台。该剧导演、意大利人强卡洛·德·莫纳科曾担任过瓦格纳孙子维兰德的助理。神话般的舞台、宏伟壮丽的音乐、原汁原味的演唱,使该剧成为2012年国家大剧院歌剧的收官之作,也为国家大剧院五周年庆典拉开序幕。国家大剧院在2012年4月还曾上演瓦格纳的另一部歌剧《漂泊的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音乐有了空前的发展,浦朗克.法兰西斯便是其中最出色的法国新古典主义乐派作曲家之一。他在不同领域,如声乐、器乐、交响乐、歌剧方面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其歌剧《提瑞西阿斯》、《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人声》创作充满了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忠实坚持。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两个方面对其歌剧创作加以论述评介。  相似文献   

6.
走自己的路     
李愚 《阳光搜索》2006,(1):69-69
美国作曲家盖什文成就卓越,闻名遐迩,可是他还想跟法国著名作曲家、歌剧《茶花女》的曲作者威尔第学作曲。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发展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作曲家一直在感知着周围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并服务着他们的作品创作。在他们的歌剧作品中无不体现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这些变化发展也一直在影响着其自身的歌剧创作,所以说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影响了歌剧作曲家的价值观并在其作品中体现了出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大利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式决定了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流向。  相似文献   

8.
威尔第歌剧《弄臣》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戏剧性、欣赏性、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威尔第也是一位被称为"意大利歌剧大师"的伟大作曲家。对其作品演唱风格和创作特点进行分析,为在演唱中对其风格的理解、掌握、表现打好基础,更准确把握歌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走自己的路     
佚明 《小读者》2010,(6):15-15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成就卓越,闻名遐迩,可是他还想跟法国作曲家、歌剧《茶花女》的曲作者威尔第学作曲。  相似文献   

10.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是巴洛克晚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的创作对同时代的其他作曲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其生活和创作的年代距今较早,许多作品因未能得到妥善的保存而缺失,使得今人对于他的成就的认知多数集中于他的器乐协奏曲的创作上,而对于他在歌剧领域的成就则知之甚少.但是,不难看出维瓦尔第的歌剧创作不仅充分发挥了作曲家与生俱来的才能,还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并且对于意大利歌剧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塞佩·弗朗切斯科·威尔第(Giuseppe Forturnino Francesco Verdi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逝世于米兰,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浪漫主义乐派。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代表作有《茶花女》、《奥赛罗》、《弄臣》、《阿依达》,他的写作风格是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使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将研究威尔第歌剧的各种文献、论文、著作做简要归类分析,从而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蒙特威尔第是一位跨越两个时代的伟大作曲家,他提出了“两种常规”;开创了弓弦乐器拨弦、震音的演奏法;他创作了第一部真正的歌剧《奥菲欧》,这部在音乐史上首次采用完整乐队为歌剧伴奏的作品;他的创作促使威尼斯成为第一个歌剧创作中心,并出现了第一个歌剧院。他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也正是有了蒙特威尔第,才使歌剧走向了第一个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歌剧作为当今世上最有影响力的综合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美丽和艺术欣赏价值。它涵盖了音乐、戏剧、舞蹈、文学、服装、舞美、表演等多种高级艺术门类于一体,接受了几个世纪漫长的考验与洗礼,依旧熠熠生辉、夺目耀眼。在19世纪时期,产生了大量浪漫主义风格的歌剧,而这些歌剧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各大歌剧院上演的主要剧目。其中,《茶花女》正是闻名于世的经典歌剧。它的创作者朱塞佩·威尔第正是19世纪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本文将从戏剧性以及音乐表现手段对《茶花女》进行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歌剧家、歌剧导演,同时也是一个对戏剧和歌剧舞台有着极深修养和惊人感悟力的杰出戏剧家。威尔第的歌剧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歌剧《茶花女》是世界歌剧舞台上蛊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威尔第把剧中的女性角色薇奥莱塔刻画得更是活灵活现,鲜明的人物性格,绝妙的唱段使威尔第笔下的薇奥莱塔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音乐小词典     
【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1838年出生于巴黎一个音乐家庭。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九岁毕业时已成钢琴家兼作曲家,后游学意大利等国。回国后,主要从事歌剧创作。主要作品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波尔特的美丽姑娘》、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其中以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所创编的歌剧《卡门》(在音乐上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西班牙色彩)、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6.
叶婷 《文教资料》2013,(20):76-78
蒙特威尔第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牧歌作曲家,而且是巴洛克早期第一位歌剧作曲家,被视为欧洲歌剧的奠基人,1590--1612年其在艺术都市曼图亚音乐家的生涯,为其攀登音乐高峰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通过对中期最具代表性的《待放的孤挺花》、《我的灵魂宽恕我吧》创作背景和作品分析的探究,客观评鉴此时期他的牧歌创作。  相似文献   

17.
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的代表作,在世界歌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部不朽的艺术作品。威尔第凭借着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音乐创作技法,除了在视听上给人们营造出所有伟大的艺术悲剧所必须要具有的"崇高"的审美感召力之外,更坚持把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创作技法与时代音乐风格相结合,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茶花女》的文本精旨。从该剧中女主人公的重要咏叹调的角度分析歌剧《茶花女》的悲剧性,以及作曲家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施光南是20世纪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其中对于歌剧创作的追求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和《屈原》开创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严肃歌剧创作的先河,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施光南歌剧音乐创作的艺术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性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歌剧魅影》是一部音乐剧作品,曲作者安德鲁·劳依德·韦伯,是当代最著名的音乐剧作曲家之一,英国人.著名作品有《歌剧魅影》、《猫》、等等.《歌剧魅影》是他的成功作品之一,也是音乐剧史上成功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深受观众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桑德海姆是 2 0世纪 80年代美国歌剧著名作曲家 ,他的歌剧往往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 ,音乐创作极为出色 ,因此而获得纽约戏剧评论界最佳音乐剧奖和美国的格莱美大奖。他在歌剧领域创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作品 ,对美国歌剧的创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