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首次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一次较复杂的探究活动。教材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步骤等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笔者认为操作步骤明确实用,但综合性差;实验过程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2.
人们要不停地进行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取氧气,氧化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并不断地呼出二氧化碳气体。人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还有未被人体吸收的氧气和一部分水蒸气等。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一些简单药品和仪器,定性检验人们呼出的气体中的几种主要成份,又能观察到有趣的化学变化,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是初中学生第二课堂实验的好内容。  相似文献   

3.
实验是学生习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同的实验设计对学生知识的习得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对比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学习方法、培养能力、提高素养。不同版本的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编排了较多的对比性实验可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如铁锈蚀条件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以及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比较等实验。但教材中也有一些实验没有突出对比性,或者对比性设计不是最优化,需要重新设计为宜。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中的两则实验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验证呼、吸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吉林省靖宇县五中柏桂珍吕福盛李长生在生理卫生有关呼吸系统的教学中,我们感到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CO2的实验存在不足之处,它只反映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没有达到对“较多”进行验证的目的,使学生对“较多”产生了模...  相似文献   

5.
1实验目的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该实验把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该实验便于从干枯的深井中取出气体样品,易于检测其气体样品与新鲜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别,让学生了解干枯的深井人不能随意进  相似文献   

6.
1 教具装置(见图1)。2特点和用途 (1)特点①强调了呼出气与空气的同时等量,增强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课本验证此问题时只是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无对比(或对比性差)性,不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二氧化碳。而本装置空气与呼出气几乎同时等量与石灰水作用,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提高了科学性,可信度大大加强。②设计新颖,  相似文献   

7.
教室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教学活动必须依赖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室物理环境中有以下 7个方面会对教学效果、学生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1 )空气教室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 ,我国中小学的班级规模普遍大于西方国家 ,班级人数一般在 40~ 60人之间 ,因而教室的通气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据研究 ,每名学生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0 4%的二氧化碳 ,每小时从皮肤和肺发出约 40克水蒸汽和 60~ 1 0 0卡的热量 ,而新鲜空气中 ,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百分比约为 2 1 %和 0 0 4%。与此同时 ,人体及着装也会散发出各种气味 ,形成对空气程…  相似文献   

8.
学生实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要使学生实验达到以锻练技能、学习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是做好学生实验的基础,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的关键。教师在实验前一般就做好下面四方面的准备: 1.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确定学生实验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步骤等,明确通过实验要学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培养什么能力。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选做的实验应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没有危险的实验。例如杠杆实验,水的浮力,验证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水的过滤等。 由于小学生的实验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考虑用精炼、概括、简要重点的言语讲解、提问,并如何与实验配合恰当,使学生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中“人的呼吸”一节,有关于“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学生实验要求。几年来,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动手能力,指导教师进行了这方面的探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原理中抽象的气压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实验过程的气压变化,通过实验测得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进而求得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气压变化"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阐释了此研究对于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八册《二氧化碳》教学中 ,做检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目的是要使学生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不能支持燃烧。由于二氧化碳和空气均为无色透明的气体 ,在实验中无法用肉眼判断得出结果 ,而只能从实验中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这一现象来推断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这对于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障碍 ,因为学生无法感受到二氧化碳是如何“倒”入杯中的 ,对于二氧化碳是至下而上充满烧杯这一现象更是模糊。为了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我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1 谈话启发 ,铺桥引路做实验前 ,通过启发谈话 ,让学生回想把水倒入燃…  相似文献   

12.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是初中生应该全面掌握的三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已有氧气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氢气的性质,既对通晓氧气知识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也为学习二氧化碳的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氢气一课的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我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组织学生亲自参与,通过实验积极探究,使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得以巩固和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实验是化学教学和研究永恒的话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再次明确,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除了必做的实验外,鼓励开展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学生课堂实验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二阵地。家庭小实验追求微型化、原料易得、实验易操作、安全性高,它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负担。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字化实验仪器和传统实验仪器对比共同探究教室内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让学生亲自实验,获得科学实验数据。一方面展示现代科学实验手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课间应该多到室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让学生明白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实现的,扩散双方的浓度差越大,则越容易进行气体交换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课本上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不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收集和使用二氧化碳也不够方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没有安排实验,学生看不到反应现象。为了加强直观教学,便于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性质实验,我利用废品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贮存、收集和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喷泉的实验联合装置。  相似文献   

16.
排气法收集气体,容器口向上还是向下?收集到的气体是否纯净?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许多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难于真正理解的。常温下,空气、二氧化碳等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仅凭肉眼无法观察,这就给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问题带来困难,而用类比思维解释这两个问题往往又与客观事实相差甚远。为此,作者设计了下列实验以期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由于分解出来的气体是含二氧化碳、氨与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而一般在检验二氧化碳和氨气时,总是在此混合气体中进行,这对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大大减少了这两种气体检验的可信度.为此,我们对此实验作了改进,改进后,不仅操作方便、安全,而且实验现象明显,使二氧化碳和氨气分别从两处检验,大大增加了定性检验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一般只要三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使其变红,是中学师生耳熟能详的经典实验。我们思考如果将二氧化碳换成于冰,将石蕊换成其他指示剂,会有什么奇特现象呢?我们将于冰投入到加有指示剂的碱性溶液中,伴随着溶液颜色的逐渐改变,大量的气泡和壮观的白色云雾涌现出来。这个实验不仅证明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可以形成弱酸溶液,更是很好地演示了中和反应的过程中酸碱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将用过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洗净消毒后 ,做为仪器用于化学实验 ,实验效果很好。对于缺少仪器的农村学校很值得提倡 ,亦可做为学生家庭小实验的仪器 ,由于其具有可加工、组装的特点 ,一物多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此为基础 ,组建了自己的化学小实验箱 ,用于家庭小实验和学生实验 ,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现将师生制做的一些仪器及实验介绍如下 :  一、制作多功能气体发生器此多功能气体发生器可用于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制取气体的实验 ,如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相似文献   

20.
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都能够燃烧,但不支持燃烧。为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对氢气、甲烷不支持燃烧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