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春月 《教学随笔》2008,(Z2):106-107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是一首咏雪盼春的小诗,构思新巧,饶有意趣,读之耐人寻味。因诗人写的是长安春雪,既为咏雪,又须切中"春"字,所以诗人先从春天的感受落笔。  相似文献   

2.
谢女咏雪 《世说新语》载,谢安与子侄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降,谢安欣然唱日:“白雪纷飞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和道:“空中洒盐差可拟。”谢朗的妹妹谢道韫接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人据此称谢道韫为“咏雪才”,也常用来称赞才女。  相似文献   

3.
杨艳 《读写月报》2023,(12):38-40
<正>《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主要讲了东晋谢安和家里的小辈在雪天一起赏雪的故事。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前人之述备矣,大致形成两种观念。一是认为面对谢安提出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氏子弟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谢安并未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如师延峰《〈咏雪〉教学设计》(2012)、蔡鸿菲《言语情境:文本分析的重要途径——以〈咏雪〉为例谈文本分析与教学内容的开发》(2019)以及于静《〈咏雪〉的文化、逻辑知识教学分析》(2022)。  相似文献   

4.
<正>雪是大自然给予人间的恩赐物,是大自然的杰作,蕴含天地之灵气。在古诗词里与雪邂逅,使得寒冷的冬天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浪漫与温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便有"雨雪霏霏"的诗句。其后,咏雪诗接踵而至,恰似"雨雪霏霏",数不胜数,且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东晋太傅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南京城骤降大雪。谢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冰雪聪明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遂为世人传诵,以至后来夸人有文采,称之"咏絮之才"。唐代高骈《对雪》诗曰:"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  相似文献   

5.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访古咏雪的文化散文。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阳关皑皑的白雪,散发出的是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文章以遥想古代文人开篇,感叹他们“一杆竹管笔偶尔涂画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  相似文献   

7.
《咏雪》是初中文言文课文中篇幅较短的一则,作为初一课文,本文文字难度并不大,内容也比较简单,主要是谢朗和谢道韫对纷纷白雪的两个比喻,以及谢安对这两个比喻含蓄的评价.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典故,《咏雪》既是含而不露的文论,更潜藏着已经渗入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审美趣味,如果能解读到位,教学得当,对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提升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8.
<正>打油诗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张打油的诗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曾写过一首"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  相似文献   

9.
白雪和妞妞     
有一只叫白雪的猫,它很想和小区里的小狗妞妞做朋友。一天,白雪在小区里碰到了妞妞。于是白雪就用"喵星人"表示友好的方式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并把尾巴高高地竖起来。白雪以为妞妞会很高兴。可没想到的是,妞妞冲着它汪汪大叫,耳朵"支棱"一下竖了起来,摆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七年级《语》上册有《〈世说新语〉》两则,其一《咏雪》:   谢大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相似文献   

11.
[设计说明] 李海林老师认为,一篇文章有着"双重价值",即"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前者指一篇文章"写什么",后者指"为什么这么写".《咏雪》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东晋名士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此为"原生价值".怎么让学生真切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笔者以"言语"为教学抓手,通过朗读、比较、想象、感悟等方法穿越到"咏雪"现场,感受氛围,亲近人物,尽可能地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力求从"宽度、厚度、力度"几个方面做到短文长教,深入浅出,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相似文献   

12.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地”到了八月就白雪纷飞了.就像忽然一夜间吹起了春风。使得“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并非实写梨花.而是将纷飞的雪花比喻成盛开的梨花.真是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3.
前两天,哥哥送给我四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我把它们放进了一个椭圆形的鱼缸里。这四条小金鱼分别是白色、红色、黑色、金黄色的。我为它们起了名字:"白雪"、"烈火"、"小黑龙"、"太阳"。  相似文献   

14.
<正>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盈盈白雪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咏雪篇章中,白居易的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相似文献   

15.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轶事。寥寥71字,却鲜活地绘出了谢安、谢朗、谢道韫三个人物,展示了魏晋名士洒脱、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的典故。教学本文时,笔者有意识探索了文学意味与文化意蕴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结合,上出短文的丰韵,读出士人的情调,尽力带着学生去感受古人那种洒脱儒雅、情趣盎然的书卷生活。  相似文献   

16.
打油诗拾趣     
打油诗是一种直白如话的通俗诗体。据传,唐代有一个叫张打油的善于写诗,他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形象而夸张地描写了雪景的特色,用语通俗诙谐,比喻形象贴切,诗风别具一格,很受群众喜爱。后来人们便把这类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7.
“打油诗”的鼻祖当推张打油的《雪》诗,明代杨慎杂著《升庵外集》还记载了张打油的这首《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翻开中国诗史,咏雪名句不胜枚举,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晓,故穿庭树作飞花”,李商隐的“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如霜”,  相似文献   

18.
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咏雪之千古名句。有“高格”的,自然就有“低格”的,兹录两首“低格”的咏雪诗于下:  相似文献   

19.
正教材分析:《彩虹色的花》叙述的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花,将自己的花瓣都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了,最后,自己却被覆盖在白雪下面。可是,它的希望和梦想还在继续,当春天来到时,新的花朵又在阳光下绽放开来……相信阅读过的孩子会将一颗"帮助"的种子深深地埋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这个大自然的精灵,以晶莹剔透的丽质、点缀河山的本领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一个咏叹不衰的话题,赢得无数诗人的赞美。古往今来,咏雪诗篇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些咏雪诗篇中,白居易的《夜雪》以其立意脱俗、构思新巧、手法别致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