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潮流新品     
1 123灯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主要因为它浑身上下由3组东西组成:2个铁质支架,1个木质基座,真的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重要的是,如此简单的东西,还能随心所欲地改变,想变台灯就台灯,想落地就落地,随手拿着瞬间变身手电。  相似文献   

2.
来自奥美全球的测试——Red Ball Action:将一个大红球放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实验人员用DV跟踪红球,发现:有人触摸它,有人拍打它,有人把它当足球踢,几个人把它抛来抛去,有人想把它偷回家……测试结果表明,一个简单的红球竟然与路人构成各种各样的互动。红球实验带给我们不同角度的反思。我从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及自己工作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归纳出:创意是聪明的沟通方式,而"互动"恰恰是最聪明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金煜 《报林求索》2012,(4):168-171
<正>三维印刷技术的美妙在于,如果东西不太大,材料不那么复杂的话,你就完全可以在家中,借用一台电脑和一个简单的生产设备就可以自己生产出来。想象一下这样的生活:周末就是好朋友小丽的生日,她很喜欢美丽的花儿。于是,你花了一个上午,在网上设计了一个玫瑰花状的虚拟台灯,然后点击了"打印"。第二天,玫瑰花台灯寄到了小丽家门口。  相似文献   

4.
新品     
LED护眼灯万年历USB便携式护眼台灯HZ-713折叠LED书灯万年历,此产品为便携式折叠LED书灯,节能环保,LED灯光光亮度无级调节,有18颗LED台灯,时尚潮流的外观,操作简便,本品有四个外延USB驳接端口,2.0版本可供选择,内置锂电池,充电LED指示,拥有万年历闹钟.规格为充电输入:USB  相似文献   

5.
有着时钟脑袋的机器人,如灯塔般设计的烛台。剪刀嘴大鸟,机械感十足的长臂灯。空气过滤器做的台灯、“裸体”的金属鱼……走进龚云龙的工作室.你一定会产生错觉.感觉自己在参观一个后现代的美术馆。  相似文献   

6.
<正>料丝灯,始于明代,与永子、玛瑙合称"永昌三宝"。料丝灯又名"烟火料丝灯",是以玛瑙﹑紫石英、赭石、烧瓷等为天然原料,采用绝技熔炼、抽出细丝、传统手工框合围成的灯。在明代,料丝灯因其外形华贵精美、制作工艺精巧,不仅为达官显贵所珍爱,曾一度作为保山向皇帝上贡的特产,不愧为"永昌瑰宝"。如今,料丝灯已失传已久,从为数不多的史料记载中仍能窥其精美。历史起源追溯早在商周时期,先民们就采用青铜脱蜡造法  相似文献   

7.
李显 《今传媒》2017,25(10)
汉代铜灯设计中体现了儒家"文质彬彬"的美学思想,是科技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工匠们将思想与灯体上的造型设计相融合,展现出了汉代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寓意.汉代铜灯设计的辉煌成就源于其艺术内涵不再拘泥于功能与形式上的表达.汉代铜灯设计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在动画中也能得到有效的应用,这对于今后的动画创作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Karbon”,一个拥有三个机械关节,可延伸,可调整,未来风格十足的水龙头——就像工作台灯的机械臂一样,可以延伸到需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9.
心灵的远行     
正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想出去走走,即使舟车劳顿、交通拥挤,也下定决心继续前行。从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从一座城市赶向另一座城市。远行,或许只是为了追寻一种有异于往日的感受,只是为了回到自己的城市时,能在以后单调的岁月里咀嚼那几日的惬意。"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嵯峨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心灵也需要适时的远行,就像蝴蝶最终会破茧  相似文献   

10.
宋代出现的俗语"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虽经不少学者多方考索,至今缘由不明,成为一个难解之谜。本文认为"赵老"为"鲍老"之音讹。"鲍老"是一个自宋初以来就广为人知的民间文艺角色。古代节庆之时民间有送灯习俗,表演社团的演员扮作鲍老送灯于盼望怀孕生子的人家,以获取酬谢。灯既送出,留存于乞子之家,故云"一去更不来"。"更不来"是针对灯而言的,而非鲍老不回来。这就是"鲍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的本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