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晏 《报刊之友》2012,(9):92-93
《开罗的紫玫瑰》是由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执导的一部富有影响力和震撼性的优秀电影。该影片以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将真实世界与电影中的世界进行对比,通过主人公塞西莉亚在荧幕内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活状况和美好心愿,反映了美国经济衰落时期的社会现实,引导观众明辨是非、回归现实,重新审视生活和理想。影片将神奇和荒诞的情节插入到故事的叙述中,透过幽默讽刺的喜剧情节对好莱坞“制造理想世界”的电影模式提出了质疑,同时也意在督促好莱坞电影业调整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潇 《东南传播》2016,(6):21-24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一体化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和生存语境。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走进来"与国产电影的弱势"走出去"使国产电影的对外传播更加迫切。好莱坞影片行销世界的产业经验成为不得不提及的话题,其在制作层面、发行层面、放映层面的经验分别对国产电影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好莱坞电影成为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重要"供应商",当然也是美国文化全球性扩张的典型案例。在好莱坞这样的造梦工厂里,个人英雄主义、美国价值、崇尚自我理想都成为主要的创作意图。美国人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活中强调个体的存在感与重要性。电影中就会把这种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完成现实生活向虚拟空间的完美转化。电影产业的发展成熟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关联。凡是获奖影片,至少政治倾向的绝对正确是判断前提,这也是美国软文化全球扩张的重要体现。当然,最重要是透过奥斯卡现象,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真实判断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周雅琦 《今传媒》2016,(12):91-93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电影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欣赏电影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电影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个消费品?根据《道格拉斯·瑟克距离化》'Distantiation and Douglas Sirk'[1]一文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电影本质上是一件精神性货物,观众在观影的时间里,可以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与压力,跟随电影情节的变化,畅游在由导演,演员,编剧和摄影师共同创造的未知世界里.好莱坞电影,作为时下商业电影的代表,在追求艺术形式的同时,金钱至上的原则也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我是传奇》作为一部好莱坞电影,它既向它的顾客提供了娱乐刺激和审美享受,也使投资人、制作人和院线等人都得到了满意的经济回报,符合了好莱坞优秀影片的全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好莱坞电影入手,运用佛洛依德的理论分析好莱坞电影文本及其营销世界的内在原因,探讨了好莱坞电影所承载的美国精神行销全球的文化殖民意图,揭示美国凭借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市场所达到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2017年一举揽获多项电影大奖的《爱乐之城》,无疑让好莱坞歌舞片重新绽放在观众眼前.导演查泽雷通过"去奇观化"的叙述设置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连贯性的剪辑重组了影片节奏和比例并保证了叙事的流畅感,歌舞不仅作为抒情表达也作为重要的情节线索穿插在故事当中,反乌托邦式的遗憾结局颠覆了"恋爱仪式"的传统情节模式,进而实现了歌舞片的"两种平衡".在致敬经典的同时,也把好莱坞歌舞片指向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好莱坞往事》是美国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第九部影片,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末的洛杉矶,讲述了时代下电影演员们在风云变幻的电影圈里摸爬滚打的故事,并以创造性手法再塑"曼森家族"案。影片通过对这一时期电影的缅怀,实现了一次对自我风格的转变和自我总结。本文将以昆汀式电影为切入点,分析昆汀对于《好莱坞往事》在叙事风格、人物塑造和表现形式上的转变和继承。  相似文献   

8.
著名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曾对电影的发明作出了贡献;在摄制世界上的早期影片方面,美国电影界也是有成绩的。美国建立的庞大的“电影城”——好莱坞,具有世界影响。这个号称“电影王国”的出现,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一个侧影。目前,好莱坞拥有六家电影垄断企业:哥伦比亚、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艺术家联合、环球、和华纳兄弟。它们居于美国电影界的统治地位。关于美国影片品种的划分,如果以是否是“虚构的主题”为标准的话,大体可分两类:故事片和记录片。本文不拟对故事片作专门介绍,主要是介绍美国的记录片,并侧重于新闻  相似文献   

9.
孙柯 《报刊之友》2013,(7):92-93
“十七年”电影以前中国的电影放映中,85%以上都是欧美电影,欧洲和好莱坞的电影一直占中国电影业的主导地位。据夏衍先生回忆说,中国电影刚刚兴起的时候,制作电影的人员班底——演员、摄影师,甚至导演,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只是一些爱好电影的人聚集在一起,这些“半路出家”的早期电影制作人员拍摄的影片,情节和风格往往是模仿美国电影。笔者希望以《小玩意》和《魂断蓝桥》两部电影的对比,来说明当时美国电影叙事模式和技巧在中国电影中的渗透,当然,中国电影依然保留着中国的印记,但是这样的模仿无疑是中国电影成熟路程当中大步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不知是文学的魅力不可阻挡,还是好莱坞的编剧们江郎才尽,美国的好莱坞近年来兴起了一股将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热潮。 目前,好莱坞电影中有80%取材于小说,多部最成功的影片都是畅销小说的改编之作,如根据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改编的影片,根  相似文献   

11.
冯肖应 《今传媒》2015,(3):108-109
好莱坞电影的热映往往能引发大批观众的围观甚至追捧,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崛起,好莱坞也将视角转战中国,多部诉诸于中国庞大电影市场的影片相继问世。这些影片不仅在取景上浓添东方色彩、在角色上不断注入华人面孔,还将中国功夫等元素加入其中,让观众在电影放映前更添了一份期待。事实证明,打着中国元素噱头的好莱坞影片在庞大的中国院线总是能让人格外关注。其实,好莱坞如此"迷恋中国",与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院线的爆炸性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逃离德黑兰》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政治题材的电影。影片采用的依然是好莱坞经典叙述模式"一分钟营救"。影片获得了本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剪辑奖等多项大奖。  相似文献   

13.
贾世秋 《传媒》2006,(11):70-71
明星制最早出现于电影产业,明星制的发展使得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利用演员的知名度和特色表演获得电影的商品价值,提高了美国电影在世界娱乐市场的竞争力.制片公司根据影片播出后演员的受欢迎程度,重点加大对明星演员个人的宣传,以此来提高影片市场竞争力.由于其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这种制度最终被电视节目主持人沿袭.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主流体制中的独立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几乎参与到自己电影作品摄制的各个层面,而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几乎涵盖了其所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虽然在视听艺术上延续了以往的“形式主义”,但在叙事层面上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将欧洲古老的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等融入在具有好莱坞娱乐精神的喜剧情节之下,这种具有浓厚隐喻意味的叙事方式使得这部影片极具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15.
华语电影市场持续兴起的魔幻类型片从表征上可以抽象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好莱坞主流商业模式的融合产物。审视这些影片所塑造的景观,无论是历史与现代,或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都存在一种"消失的边界",即时间层面与空间层面的双重文化沟壑正被全球化共同市场所统合。通过从宏观上民族电影到华语电影传播语境的变迁,中观上中式神怪与好莱坞模式之整合以及其中传统文化的重构,微观上三部魔幻类型片案例这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主流模式的影响下,杂糅了西方元素的魔幻景观是华语影片为适应工业市场与文化审美,权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妥协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片依然呈现了一种多元的"中国的想象"。  相似文献   

16.
电影诞生之初,美国与其他国家处在同一起点上.一百年过后,好莱坞跃居全球电影市场最大的赢家,还享有"铁盒里的大使"般的影响力.本文结合美国电影的商业基础、娱乐诉求、现实底蕴和国际传播四大特点,深入探究好莱坞长盛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邓颖 《视听》2018,(11):85-86
德国实验电影《罗拉快跑》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不仅具有好莱坞电影的高观赏性,也以复调叙事实现了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线性叙事模式的解构。本文拟从镜头的角度对影片的复调叙事进行分析,探讨镜头如何表现复调叙事的矛盾性、开放性、未完成性。  相似文献   

18.
电影承载着文化;好莱坞电影和华莱坞电影作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直观象征符号,即使表现相近的主题,也会存在较大的社会文化差异。本文以父子关系为视角,通过对《当幸福来敲门》和《海洋天堂》两部影片的比较研究,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影片都热衷于塑造"母亲"退场语境下的"父亲"形象,重点刻画坚强和富有责任感的父亲精神,并常常以"父亲用美丽谎言保护孩子"的情节深化主题;然而,两类影片分别以欧洲文化和儒家文化为主导,在父子相处模式、教育方式和情感表达方面都体现出较大的旨趣差异;此外,跨出"父子"的主线,进行文化延伸,依旧可以看到"强调个人奋斗"的"美国梦"和"强调集体互助"的"社会扶持"之间的文化差别。  相似文献   

19.
电影隐性广告又称植入式广告,是通过影片音画、场景、道具等具象符号的表现,让商品品牌形象或核心特征无形渗透、传播的过程,可理解为立体化的软文。1913年的美国影片《家庭不和》中,女主人公哈姆太太用棒子熏肉为丈夫促进食欲的情节被认为是隐性广告的肇始,由此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广告模式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为好莱坞流水线的制式烙印。时至今日,广告商对影片的赞助投资不仅是制片融资的基础,也成为市场运作下除票房以外的重要获利渠道。  相似文献   

20.
范桂玉 《传媒》2014,(5):62-64
正100年前,一群电影制片人为了免于为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支付专利费,从美国东部逃到了西海岸一个名叫好莱坞的小镇。当时的好莱坞不仅土地便宜,劳动力也十分充足,全年少雨的气候及周边拥有的海滩、沙漠、森林和山峦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电影拍摄的需求。好莱坞就这样诞生在了电影人逃避爱迪生的专利战中,并迅速崛起。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产业,每年出品数百部电影和数以千计的电视节目,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长为影视产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好莱坞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影之都"。而现在,影视制片者们却开始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