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主题探究实验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课题的由来 目前“3+X”高考题主要是性质探究实验设计或情景实验设计的综合题,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怎么搞?重复做高一、高二做过的实验学生兴趣不大,结合教材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笔者推出了“主题探究实验”的复习模式、即围绕某一实验主题,首先启发学生进行发散,联想,逆向等创新性拓展思维,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填写《主题探究实验设计报告》递交老师审批,最后安排时间实验。通过几届高三学生的实践,主题探究实验既起到了复习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自主实验”是让学生做化学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主发辰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发展的实际问题,明确了化学实验的真谛——“自主实验”的基本意义,指明了化学实验教学“自主实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婷  赵倩 《辽宁教育》2013,(9):62-63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实验教学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平H的教学中。但在初三的实验教学时,我们常常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但是对实验探究的过程却望而却步;他们渴望在课堂上看到更多更新颖的实验,却懒于动手亲自尝试家庭小实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经过思考,我们认为“时间”是最大的问题!初三的学生面临着毕业考试的重大压力,多数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过程早已缺乏了耐心,他们更希望听到的是解决难题的方法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动手实践上”。此外,课时上的设置也使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用来探究,很多问题只能是探究一半,或是只有一部分同学探究出来就把正确的过程公布,让学生照做。慢慢的,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战胜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保障,也是学生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基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在实验室中纪律差”;“学生实验考核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差悬珠”等等。而对待这些问题往往是责怪多于关怀,埋犯于调查研究。仔细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诸多心理障碍,如,只重视读书做题、不重视实验的心理;惶惶的心理;难于控制的紧张心理;不易察觉的敷衍心理;盲目的求异心理;莫名其妙的冒险心理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真知的心理障碍。为此,教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以上的心理障碍进行积极的调治和疏导,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研究结论都由实验得出。但是,化学反应大多发生在一个复杂的化学环境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实验异常现象,即与书本上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在演示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有的教师表现得比较慌乱,甚至篡改实验结果,尽量迎合书本的结论;也有的教师不加分析重新再做实验,直至与书本结论一致,或者承诺以后补做.甚至“指鹿为马”的搪塞过去。而学生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时,面对学生的疑问有的老师往往简单处理,漫不经心,含糊不清。甚至不了了之。这样对待实验的异常现象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对于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以培养学生科学质疑的品德、创造性的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主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通过对化学现象变化的观察,帮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实践,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这是理解化学概念,和认识具体物质的一种主要教学途径。为了获得演示实验更大的成功,为了避免教师演示实验时,自顾自做,不关照学生,也不分析总结实验,做完了事。下面我浅谈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上化学课多做实验和少做实验,做实验和不做实验实际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8.
“自主实验”是让学生做化学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发展的实际问题,明确了化学实验的真谛——“自主实验”的基本意义,指明了化学实验教学“自主实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和媒体,是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化学实验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的化学药品用量都超过课本规定的两倍甚至更多,这样就会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与绿色化学实验的发展方向相违背。为了减少污染,节约药品,作为化学实验教师,应着力探索怎么做才能既不影响实验效果,又能节约药品;减少污染,这就促生了高中化学实验微型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发和开展是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下的实验创新,是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发展,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知识的创建者和研究者,使学生由单纯记住知识转化为使用知识和理解知识,让化学实验由“照方抓药”变为“开方抓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其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一:“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长期以来,由于相当一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对实验功能认识不足,加之高考只对实验进行笔试而无法考查考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少教师在工作任务重时就在黑板上讲实验,宁愿放弃实验而多做习题。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都是易碎品和易耗品,学生实验是要花一些经费的,而学校的财力有限,造成学生实验开不出或只能开很少的实验。有的学校实验室管理跟不上,实验员只是“看门人”,要开学生实验,任课教师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去准备实验,一旦顾不上也就只好放弃实验。有的教师既怕麻烦,实验技能又差,本…  相似文献   

12.
陈飞兵 《中学理科》2006,(12):68-6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酸、碱、盐的性质是初中化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必须让每个学生亲手做一做有关的化学实验。用试管做这几个实验就非常麻烦,不仅需要的试管多,而且浪费药品,不利于每个学生操作。如果改用井穴板做这几个实验就省事多了。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为掌握化学概念、原理提供鲜明的生动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验证物质的性质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必趣和效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有许多实验的现象在台下根本无法观察清楚。实验效果较差,课堂效率不高,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化学课是初三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近几年来,我的教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累,但快乐。”累,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这种新教材与我们以前使用的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它不仅有大量赏心悦目的图片,还有许多与生活、生产、科技等相关的影像资料,更有好多科学探究实验。每节课我除了要准备大量的实验用品,还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我的教学原则是学生能做的实验都要让学生做,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从生活中体验化学如何为生活服务。快乐,是因为化学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科,化学课是同学们最激动的课。因为他们可以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可以与老师互动,  相似文献   

16.
“开放式”化学实验课程是基于传统化学教学实验课程,通过进一步拓展化学实验的时间、空间、内容和手段,以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升探究能力的课程。“初中开放式化学实验课程”历时三年,努力做足“开放”,着力实验育人,学生的化学素养明显提升,教育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强调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果的“不配合”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做实验,教师们都渴望达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并非都能如愿。多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实验“迁就”理论结论。教师为了坚持不犯科学知识性的错误,会想尽办法,使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会尽量地把实验归结为意外或误差等,有的甚至会造假。殊不知,这却犯了更为严重的错误——科学精神的遗失甚至歪曲。  相似文献   

19.
王桂福 《山东教育》2002,(32):52-52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化学启蒙阶段教学的基本特征。目前条件下,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每一个实验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的课堂演示还不失为一种简约、高效的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以此为指导,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一、尽可能多做演示实验化学教育的老前辈戴安邦教授指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的”。从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好的“兴奋剂”。一节课,只要有实验,往往学生情绪就…  相似文献   

20.
智叟老师:您好!我们同学都很喜欢做化学实验,但害怕有危险的化学试剂,请老师告诉我们如何使用和保管化学中常见的危险试剂。答:你提了一个化学实验中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正如你所说:“我们同学很喜欢做化学实验,但害怕有危险的化学试剂”,从而使许多同学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我们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科学地保管和使用,危险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