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提到网络流行语,我们不得不说,网络流行语一面是“流行”,而另一面是“语”。“流行”是为了满足我们跟上时代的潮流,“语”则是它作为语言也有其规律和特征。在网络流行语中有一类是称谓语,本文将从称谓文化视角简析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形式和特点,以及网络称谓语的泛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及《快乐男生》等电视选秀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诸如“玉米”、“PK”、“秀”、“花生”之类的选秀流行语也得到大量使用。作为流行语,它们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折射出流行文化尤其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现状。这些流行语言已成为青少年网民的亚文化群落的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3.
快乐报     
班上流行语“相信自己,你最美丽,你是天空最美最亮的星……”这是我们最爱唱的一首歌。一次班队课,老师针对同学们自卑的心理讲了许多名人小时候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流行语渗入大学语文教学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流行语包含着丰富的当下文化因素,可以弥补大学语文课程语言学教学的缺位,是学生积累词汇量、提高母语语言素养的途径之一,恰当使用有利于营造课堂创意氛围。指导学生积累流行语,分析掌握流行语词的构成理据和文化信息等,有助于使用和改造流行语创新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流行语是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词语.有的流行语在流行之后,迅速在原来“模板”上产生一批类似的新的说法,形成一个“流行语群”,这个“模板”谓之“流行语模”.文章考察并探讨了当前正在流行的“中国式××”“舌尖上的××”“史上最××”等流行语模.  相似文献   

6.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流动着的符号象征,它敏锐地反映出时代舜口社会心理的变迁,对其研究具有深刻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不折腾”是最近在网络媒体和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该词语流行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今后流行语个案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雷”作为2008年的兴起的流行词汇,一直被频繁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其流行的频度,散布度和流通度的不断扩大,其语义的演化也呈现出隐喻性语义泛化的特性,并最终实现流行语“雷”的词汇化.文章通过详实列举出“雷”的新兴语义及其语法功能来展示其演化进程,并从认知角度出发来阐释流行语“雷”的语义泛化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流行语语义泛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文化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各个国家都会创生出许多广为流行和传诵的语言词汇,此即为流行语.日本亦不例外,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流行语,这其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语汇逐渐消亡,而适合时代发展的语汇则得以存活.  相似文献   

9.
刘芳 《现代语文》2009,(11):144-144
时下,经常听到有人说“气场”一词。许多新闻、广告中也经常使用“气场”这个词语,显然它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语。众所周知,流行语是一种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很多流行语一经产生,便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它们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和报纸杂志中。广告商把流行语纳入广告词中,一方面为商品做了更好的宣传,另一方面,也使这些词语随着商品的流通而更加流行,甚至还会产生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流行语。它们或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于影视作品中的经典台词,或由学生自己发明创造……一方面,这些流行语迎合了中学生好奇、追求创新的心理;而另一方面,流行语对规范语言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受到了老师和专家们的质疑。本期我们就陪你去看流行语,看它如何划过校园的天空。当“流行语”划过校园的天空@宾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际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便在网络交际的语境下产生了许多网络流行语。通过全面观察与分析,我们认为这些网络流行语主要是通过“比喻造词法”、“借代造词法”、“字母缩写造词法”、“数字谐音造词法”等九种造词方法而创造出来的。它们一经创造出来就能在网络交际领域广泛流行并传播,是有其客观基础与逻辑理据的。特别是通过“比喻造词法”与“借代造词法”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流行传播广泛,这是与这些造词法创造的新词符合汉语词汇发展规律,同时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2.
青年党员作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和发展希望,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相当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开拓作用.当历史已经步入飞速发展的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风起云涌,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青年在新形势下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该如何以新的姿态来实现自己作为青年和作为党员的双重价值,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党员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青年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三个代表“的精髓,找到“三个代表“在青年党员干部这一群体上的切入点,联系新环境,研究新问题,站在关系党和国家未来事业成败的高度来加强与落实青年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的工作,切实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武装党的后备力量,从源头抓起,为我们党的发展注入新鲜动力.……  相似文献   

13.
流星雨     
小时候,经常听人们谈论流星雨,我就想象:流星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万道金光划破天空的景象吗?还是那天上的雨滴?偶然一次,知道晚上有流星雨,就兴奋得不得了——我倒要看看这流星雨到底有多奇妙!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满脑子只有三个字——流星雨!“叮叮叮……”熟悉的钟声将我叫醒。看看钟,现在才1∶00,天色暗淡,月亮已经滑落到地平线下面去了。天上零零散散地悬挂着一盏盏“小灯笼”,就像一颗颗牛奶豆镶嵌在巨大的巧克力布丁上一样。我一颗一颗地数着,“一、二、三……”一颗颗小星星好像在调皮地朝我眨眼睛。我抬头仰望天空,流星雨啊…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我们总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一些这样的话:“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喜欢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学习”,“喜欢做哪题就做哪题”……于是乎,“喜欢……就……”俨然是新课改中的“流行语”乃至“标志语”。  相似文献   

15.
语言作为人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心理最集中的体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得以发展的网络流行语逐步成为网络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网络流行语和社会心理的联系入手,分析了“给力”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认为“给力”的流行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离不开社会的繁荣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更,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给力”的流行进行了总结,认为现当代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和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巧论出佳作     
生活五彩斑斓,流行语异彩纷呈。对于这些与时代紧密关联的流行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以此来写议论文呢?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独具慧眼,观点鲜明同学们要时刻关注现实生活,练就一双慧眼,善于从当今中学生中的流行语去发现论题,敏锐地抓住有针对性和普遍性的论题,对所评论的流行语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如:“我喜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竞争可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19日,天气已有些凉意,但对于天文爱好者而言,却是一个温暖的好日子:据天文学家预测,他们盼望已久的狮子座流星雨就要来了!许多居住在城里的爱好者在夜幕来临之前,就早早地来到市郊的高山上,急切地等待着流星雨的到来。果然,这天凌晨,流星雨准时出现了。一位天文爱好者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大约在1时30分,流星暴雨来临了!一颗颗流星从天空划过,在天空留下千姿百态的‘尾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明,有的暗……此时的天空就像一个大舞台,众多的流星在空中翩翩起舞,变幻莫测。”  相似文献   

18.
江鸽宾 《学语文》2004,(3):45-45
流行语 ,是指某一时期最新潮的语言形式 ,诸如“酷毙了”、“哇噻”、“帅呆了”、“刷卡”、“美眉”等就是当下的社会流行语。究其特点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其一 ,时尚性。流行语是文化的一种流行现象 ,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最早的流行语可能就是“258团”  相似文献   

19.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笔写日记?曾几何时,"博客"一词开始在网上流行,网络日记的时代悄然来临,各式各样的Blog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迎来了博客的春天,加入博客的队伍似乎是对自己网络水平的认可.用博客来记录文学,用博客来敞开心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的迅猛普及,许多网络流行语被人们广为关注。本文将对今年流行的"元芳,你怎么看"和"屌丝"网络流行语从词语运用和社会文化心理视角对其进行释析,并试图探析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