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鼓掌,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的肯定,是对人的赞美。在幼儿园工作中,我让孩子学会鼓掌,学会赏识别人、尊重别人,让他们懂得:在赏识、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在尊重、赏识自己。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正在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气.感恩教育作为一个德育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让中学生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不忘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之于需要之人唤醒他们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人文关怀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范志英 《科教文汇》2007,(10X):55-56
感恩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正在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气。感恩教育作为一个德育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让中学生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不忘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之于需瑟之人唤醒他们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人文关怀的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些孩子常常用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怪异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无法获得归属感的焦虑。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用爱和信任去包容他们,接纳他们,用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遵守集体规则,鼓励他们不断前进,指导他们学习沟通技能,并且让他们承担起为集体奉献的责任,让他们也成为班集体这棵大树上一片美的叶子。  相似文献   

5.
肖婷婷 《科教文汇》2010,(35):167-168
儿童画是儿童心里的话。在教学中,不需教他们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绘画,画出自己的个性。只有在精神放松和愉悦状态下真情流露,让孩子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感受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更好地释放他们的世界和情感,展露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发挥他们奇特而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所顾忌、尽情挥洒,把生活中的平凡通过他们的画笔变为神奇。顺从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选择,用孩子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自己,让他们的心灵永远是自己宁静的天空,永远流淌着快乐和真情。  相似文献   

6.
李书成 《科教文汇》2012,(18):16-16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有自尊心,他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这是一种与自信心、进取心、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紧密联系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自尊心越强,前进的动力也越大。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脆弱,班主任老师更要精心呵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像对待玫瑰上颤动的露珠那样极为小心,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人都有自尊心,他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这是一种与自信心、进取心、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紧密联系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自尊心越强,前进的动力也越大。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脆弱,班主任老师更要精心呵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像对待玫瑰上颤动的露珠那样极为小心,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李晓飞 《科教文汇》2008,(34):164-164
教师要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让他们学会调控情绪,在细微之处平衡学生的心理,利用好学生的从众心理,叫孩子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一项基本任务,但是现在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中心意识过强且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存在,在职业学校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中职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中的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育学生要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创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华怡夏 《科教文汇》2014,(10):36-36,40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一项基本任务,但是现在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中心意识过强且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存在,在职业学校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中职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中的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育学生要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创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待特长教育,不少家长时常表现得过于盲目乐观和过于盲从,他们往往无视孩子的真正兴趣或内在天赋潜能,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一窝蜂地让孩子参加名目繁多的特长学习班。事实表明,只有充分尊重儿童天性才会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既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的长者,更要当他们的知心朋友。不管充当什么角色,都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并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学生,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情感、行为、需要,善于发现其优点、进步与可爱之处,及时给予肯定,并创造条件,使之扬其"长"而获得成功体验,继而焕发自信,用自己的"爱"引领孩子找到与同伴相处的正确方法,修补他们心灵的困惑,令其懂得欣赏他人之"长",感恩他人之"举",宽忍他人之"误",从而让孩子迈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成为一个阳光少年。  相似文献   

14.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自信地成长,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努力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多放手,为幼儿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马广兰 《科学大众》2014,(12):76-77
孩子,你慢慢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速度。在我们老师的身边,每时每刻都环绕着众多的孩子,他们都是多姿多彩的,但也不乏一些相比其他孩子黯然失色的孩子——特殊孩子。对于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我们更要以爱的名义,告诉他们:"孩子,你慢慢来!"更要告诉自己:"让孩子慢慢来!"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在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家长给出,但不是家长必须提供。孩子可以靠自己打工搛取(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的。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是源于美国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家,从人们生活的状态即可判断这种制度对美国整个民族的影响。另外就是和人们本身的一种对生活正确的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指纹存钱罐     
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保护个人隐私的习惯?或者是让他对高科技产生兴趣?那就送他这款带指纹识别功能的存钱罐当礼物吧。只有使用者本人才可以用它存(取)钱物.别人想“偷”走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去感受同伴的心情,学会尊重别人,感受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的孩子大多没有逆境可处,要想让他们成才,就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世界的复杂、人生的艰辛,在挫折中磨练自己,最终养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养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毅力。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逆向关怀”式的挫折教育呢?国外的磨难成才教育很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孩子到1岁以后,基本上是自己吃饭了。父母把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面前的小桌子上,让孩子用小刀小叉自己动手去吃饭。绝对看不到父母端着碗追着给孩子喂饭的情景。稍大一点,就让他们生活自理,一旦成…  相似文献   

20.
孤独症倾向男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他们在普通孩子中显得是那样的"鹤立鸡群"。通过个人沙盘、团体沙盘、亲子沙盘等游戏的介入,让这些孩子在沙子的世界里尽情释放,展现自我,学会融入集体,学会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