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慧珺 《海外英语》2014,(20):149-150
该文从博物馆文物名称英译为出发点,对文物名称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分析,探讨此类翻译可采用的一些策略,再以某省博物馆文物名称的英译为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此类翻译工作提出可遵循的原则及策略,提高文物名称英译质量,更好的推动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是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解说词英译在弘扬中华文明和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结合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解说词英译实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探讨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的“适应”和“选择”,分析博物馆解说词中的不当英译并将其重译和修正,以期提高其翻译质量,力求为陶瓷类博物馆对外宣传解说词英译提供新颖和广阔的视角,为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9,(6):56-60
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以西安博物院为例,研究并分析历史文物名称英译中现存问题,提出文物名称英译应充分考虑西方受众语言表达习惯、受众文化与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差异和受众期待视野,以期历史文物名称英译更加符合西方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达到历史文物名称英译目的。  相似文献   

4.
青铜器是研究哀牢文化的核心实证材料。青铜器的器类识别和分期是重要的基础研究。以保山为中心的哀牢国地出土的青铜器已见30多种,分属礼乐器、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器四大类,青铜器使用于哀牢社会政治、军事、文化及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哀牢青铜器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伟峰 《教师》2014,(26):128-128
旅游景观名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特点,极难翻译。本文对景观名称作了分类,对其英译流程进行了探讨,并尝试归纳出一套景观名称英译的流程与方法,从而使译者翻译景观名称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6.
以黄石博物馆矿冶类文本的现有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类型文本翻译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对博物馆解说文字误译对应分析,以期望引起译者对外宣文本英译规范性与学术性的关注,努力保持相对统一的外宣表述形式,以译出更符合国际文化传播规范要求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文本除了语言信息内容之外还包含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也不应再局限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从对洛阳市各大博物馆文本英译的相关调查可知博物馆文本英译存在着文物名称翻译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介绍性文字的翻译死守原文,亦步亦趋缺少灵活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在文物名称翻译时,应采用音译意译和半音译加注释的方式;说明性文字的翻译,应当在神似重于形似,音韵和美的特点上,突出直观感,注重纯信息的传递。只有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博物馆文本英译可接受性的研究维度,以桂林博物馆文本英译为主要研究样本,运用翻译可接受性理论和现代语料库数据,分析博物馆文本英译的可接受性。同时,探讨中国文化专有名词英译、句子逻辑和文本可读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鉴于现今我国旅游中文化特有事物名称英译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就景点地名、中餐名和旅游中其它特有事物名称的直译、意译、音译以及半音半直(意)译,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标准化、规范化英译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英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武汉地区的景点名称英译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景点名称英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祁颖 《海外英语》2012,(18):15-16
该文以我国法系与英美普通法系之间区别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成文法名称中频繁出现的"法律"、"法规"、"规定"等纲领性字眼英译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该文区分了中国成文法名称用词和英美法律法规名称中类似词汇,认为中国法律法规的名称英译不应照搬国外法律法规名称,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法系特点,并逐步形成自有的用词体系。  相似文献   

12.
道路名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翻译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导则》的颁布为契机,对上海市道路名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若云  陈芙 《英语教师》2023,(18):57-60
中国丝绸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传承与智慧结晶。丝绸博物馆作为丝绸文物对外展出的重要渠道,其译文质量关系重大。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以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绸文物名称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丝绸展品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作出的处理,并试图对馆中存在问题的译文进行重译,以期为丝绸文物英译提供一定借鉴,并使读者对博物馆中丝绸文物名称翻译的跨文化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文本除了语言信息内容之外包含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也不应再局限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作者以洛阳市各大博物馆文本英译的相关调查为基础,探索多种翻译方法在博物馆文本英译中的灵活运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现状,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出发,依据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论题——语言政策,以新疆行政区划名称英译为例,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名英译的原则及策略,扩大了地名英译研究的视野,为新疆、西藏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英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国际地位,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中国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现状出发,结合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名称英译实践,提出"信达雅"标准是适用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理想标准,旨在探索经典翻译标准"信迭雅"与中国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结合,主张加强对中国本土译论的研究,用以指导承载中国古典文化的中国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厦门市现有道路名称英译为语料和数据,运用"析名法"分析道路名称的组成成分和结构脉络。通过借鉴上海市道路名称翻译方法,再结合厦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探讨适合厦门道路名称英译的翻译规范,以提升厦门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青铜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可分为有肩尊和无肩尊两类。青铜器铭文中的“尊”是食、酒类礼器的共名,我们今天所称具体器类的尊,乃是沿用宋人的定名而约定俗成。另有一类青铜盛酒器,整体造型模拟鸟兽形状,在背顶中心开一口孔,鸟或兽体中空可置酒,鸟嘴或兽嘴处有流可倾酒,我们习惯上称为鸟兽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官称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尊卑贵贱等级关系,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多棱镜"。由于词汇及文化空缺,官称英译出现了翻译困难。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依据陈毅平及袁庭栋的官称分类与语义探讨,研究各类官称英译在霍克斯译本中的翻译策略和文化顺应,考察官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如何运用翻译策略与如何进行文化顺应的。结果发现,对皇室类官称、爵类官称、非爵类官称英译,霍克斯采用语义翻译,而对神鬼道释类、医艺类及其他官称英译,则主要采用语义翻译与交际性翻译结合的策略。官称英译以顺应目标文化为主。  相似文献   

20.
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研究有助于推动商洛文化的对外传播,实现世界不同文化的和谐共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影,它为读者起着广告与导视的作用,其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英译时,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源语文化与地方特色,促进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译者应采取以异化为主,以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应灵活使用音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