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艺术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厅[2013]2号)文件要求,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水平,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美术篇》,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供广大中等职业学校选用。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认为:学生应该通过美术学习去感受与鉴赏美的独特性与多元性,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以便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能够感知、描述与评价各个审美对象。美术鉴赏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以《韩熙载夜宴图》鉴赏教学为例,从引导学生展开欣赏描述、引导学生探究作品内涵、引导学生分析绘画形式、引导学生展开审美实践以及引导学生展开鉴赏反思来分析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如何通过美术鉴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3.
耿生旺 《西北职教》2009,(10):14-15
美术、音乐作为一种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就是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教育有一定的区别,其教育功能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那么如何探索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模式,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共音乐课程作为在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目标是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水平,是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理论依据,尝试在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工作实施多个角度来谈中职学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5.
颜佳琪 《辽宁教育》2022,(21):65-67
<正>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了高中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分别在“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实施,分布在“美术鉴赏”“中国书画”“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七个模块中。其中,必修课程的“美术鉴赏”重点指向的是“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三个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翟宇 《教育教学论坛》2019,(13):271-272
当前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边缘化现状令人堪忧,中职学校重专业教育而轻艺术教育是违背素质教育的做法。其实,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但不妨碍各专业课的教学,反而有助于单一、枯燥的专业课的学习。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以音乐、美术欣赏课为主,基础绘画技巧、乐理知识、观摩活动等为辅。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完善中职课程结构。学校培育创新人才,必须进一步深化艺术教育,严肃认真地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切实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美术鉴赏就是对美的一切事物的欣赏,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现在作为普通高中的选修课,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修养,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体现高中美术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是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主要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活动,既包含对美术作品的形式、风格、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认识与理解,又包含对主题、题材等美术作品意蕴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陆静 《考试周刊》2014,(77):174-174
美术鉴赏教学属于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传统的高中美术注重培养学生在绘画方面的技巧,忽略对学生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单一的美术教学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及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基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对高中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现代绘画若干美术流派,立体主义、抽象派、分离派、波普艺术等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建筑系的教学中和建筑学、规划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密切相关,和各专业的设计史课程密切相关.所以说20世纪现代绘画在《美术鉴赏》课中有特殊的地位,应该成为《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公共艺术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厅[2013]2号)文件要求,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水平,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和《中等职业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学分析本课的设计基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这一主题,立足中国山水画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公共艺术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厅【2013】2号)文件要求,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水平,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际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 音乐篇》  相似文献   

13.
张大千是中国绘画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巨人。他对20世纪美术有着全方位的立体的贡献:集中国古典绘画传统之大成;全方位的画家之画;多画科并举;艺术收藏富可敌国;鉴赏才能无与伦比;艺术踪迹遍及全球;自创大泼彩;研究敦煌艺术的中国第一人;多才多艺的艺术天才;中国美术的重要对外传播者。  相似文献   

14.
张黎红 《教师》2008,(14):36-36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人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现在许多普通高校(非艺术类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的艺术课程,其中有《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美术基础》《艺术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否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以下就是本人在美术教学的实践中对普通高校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如何观看美术作品,特别是如何看懂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一直是影响各学段学生美术课堂学习效度、教学目标达成、学生群体自主审美感知与体验、美术素养的形成等主要问题。感知与表达,是美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觉、体验方法。面对美术作品,如何观看,是美术课堂启迪学生视觉审美感知的基础。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与鉴赏,是美术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形成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推进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不断地深化和规范高中美术审美价值的教育方向,改变学生的审美观,以更好地从美术欣赏升华到美学鉴赏。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与审美价值相关的美学鉴赏课程来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实践能力,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本文将重点研究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审美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君 《考试周刊》2012,(34):186-186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为基础,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高中生审美能力等问题作探讨。一、目前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缺失1.教材在内容编排和选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新课程标准将高中美术学习归纳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  相似文献   

18.
潘凯 《学苑教育》2024,(3):82-84
美术鉴赏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审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是高中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要求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了解艺术鉴赏的特点与要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鉴赏能力。文章以高中美术鉴赏为出发点,简述核心素养的要旨,阐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标特点以及意义,着重介绍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策略,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尹晖 《教学与管理》2009,(11):115-11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作为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方式,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功能和作用。《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初中美术鉴赏教学除了传授学生绘画技巧外,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此背景下,优化初中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素养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美术教师长期的重任和职责。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丰富教学手段、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着手,就新课改下的美术鉴赏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