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安志》自宋代罗愿修纂后即有刻本问世,元明清皆有翻刻,而现传的古代刻本基本上是清代的。在清代的4个刻本中,康熙、嘉庆、光绪皆为民间刻本,乾隆本是官本。康熙翻刻明万历本,光绪本又翻刻康熙本,流传甚广,形成版本流传系统的重要一支。嘉庆本也为民间坊刻,以宋本为底本,并参校康熙本,具有较高的价值。乾隆本为四库采进本,馆臣抄写,相对独立,虽有四库全书的通病,但总体质量不会太差,且还有优于它本之处。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籍之多,常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来形容。而古籍中存在的毁损、淆乱现象之复杂,‘却难以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戴震以《永乐大典》所引《水经注》校近刻本,发现近刻本缺漏2128字,妄增1448字,臆改3715字。近人章钰以宋本及他本《资治通鉴》校清代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得胡刻本脱、误、衍、倒四盖在万字以上,其中脱2520余字,关系史实尤大。笔在考察古书毁损淆乱现象的基础上,寻究出下列原因。  相似文献   

3.
范浚《香溪集》,宋、元、明、清均有刊刻。南宋本为初刊本,后世刻本大多源于此本,惜今不存。元刻本由宋残本拼合而成,基本保留了宋本原貌。明成化唐韶刻本在元刻本基础上递修而成,万历本沿袭成化本刊刻。清乾隆七年范文焕刻本为另一系统。《四库全书》本、《金华丛书》本源于成化本,阙佚、讹误较多。民国《四部丛刊》本翻刻范文焕本,存世较多,较为精善。  相似文献   

4.
王嵘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123-125
民国至今,研究宋本《玉篇》的专著有两部,论文有十三篇,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学界对此项研究却缺乏总结、归纳。总体来看,宋本《玉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一、宋本《玉篇》校勘、版本研究;二、宋本《玉篇》音韵、文字研究;三、宋本《玉篇》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宋本《玉篇》明确标注出的引《说文》(大徐本)的内容,包括释义、析形、书证、注音、字形和重文。其引文与《说文》相应条目的不同,表现为十二个方面。修订者参考了不同于大徐本的说文本子,或者引用时改动了原文,以及宋本《玉篇》和大徐本在流传中产生的讹误,都可能导致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原本玉篇残卷》和宋本《玉篇》均收字对应义项,考察了《玉篇》于唐宋两代释义修订情况及其字书功能的演变,认为较之原本,宋本有反映当时语言面貌、注意词义概括性、删除文化说解等优点,但其释义粗疏、书证不全的弊病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玉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台湾“国家”图书馆所藏明长洲吴氏丛书堂抄本《陆士龙文集》十卷本,为大陆图书馆所未见。此抄本乃明吴宽据宋本抄录,且流传有序,版本可靠。与今存之明代项元汴重装之宋本《陆士龙文集》和陆元大翻刻之宋本《晋二俊文集》皆有差异,其校勘价值颇高。且台湾所藏之抄本,有清韩应陛手校题记,勘正讹误,更增加了抄本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8.
首先回顾了《玉篇》异体字研究概况,说明了整理宋本《玉篇》异体字的标准和方法。其次得出宋本《玉篇.示部》异体字共38组,并整理出这些异体字在《说文》等五部字书中的互见情况。最后对《玉篇.示部》异体字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9.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空海和尚(生于中国唐代)在顾野王《玉篇》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字书。今本《篆隶万象名义》(以下简称《名义》)是日本山城国高山寺所藏鸟羽永久二年(公元1114年)之传写本,收入《崇文丛书》。中华书局于1995年据此本缩印出版。顾野王《玉篇》是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与后世字书之间的桥梁,但野王《玉篇》已亡佚。拿今天通行的宋本《玉篇》和日本所藏唐写本原本《玉篇》残卷(约仅存  相似文献   

10.
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汉字异体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方法和手段,将其应用于宋本《玉篇》文字研究,也为《玉篇》研究开拓了新领域。按照汉字构形学的理论、方法,对宋本《玉篇》异形字进行整理,是《玉篇》文字研究中的新探索。在这一探索中,主要侧重异形字认定、整理方法预设、整理结果描写和对整字结构与部件功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采<近思录集解>自南宋至清代中叶盛行于世.现存有元代与明前期的各种仿宋刻本或重刻本.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主要刻本为周公恕分类改编本.自明代崇祯至清乾隆,各种仿刻、重刻、合刻等形式的叶采集解本盛行一时.本文就种种版本逐一梳理,注其存佚,考其源流.  相似文献   

12.
公案题材的作品在中国历代作品中都有所涉及,但直到宋代公案才作为小说的一个门类被正式命名.就从宋代开始,详述宋元、明、清三代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文体和作品:宋元公案话本及文言公案小说;明代公案小说集及拟话本公案小说;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及<聊斋志异>.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公案小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特征,将公案小说...  相似文献   

13.
宋元时期科举文批评中经常出现"格"这一术语,南宋科举文批评中作为术语的"格",主要是从文章的方式、方法上进行论述的;元代科举文批评中所使用的"格",更多的则是从文学风格入手,文章学的意义更为突出。元代文学风气影响对"格"内涵的稳定,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范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稳定的文学批评范畴——格调。  相似文献   

14.
明代版本学研究呈现出兴盛局面,其成就首先体现在对各类版本起源的探讨;其次是对版本风格特征的研究,包括综论宋元刻本的风格特征、探讨宋元刻本的字体、描述说明宋元刻本的纸墨、论述宋刻本的装订,以及论析明刻本的风格特征等;三是评论历代刻本、鉴定与辨别版本,评各地历代印书纸的优劣及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一方面继承了唐代侠女坚韧、智慧、仗义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又呈现出迥异于唐代侠女的形象嬗变。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更多地展现了无奈、内敛、含蓄的精神气质,增添了唐代侠女所没有的妇德意识。宋元之际的民族战乱、道教法术的兴盛以及文人们由雅入俗的审美观念,又使得宋元侠女既有志怪遗风又裹挟着人间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朱梓、冷昌言道光年间所编的《宋元明诗三百首》是清代刊行最广的童蒙性宋诗选本。诗选面世后,为之笺注、翻刻、评点者达数十种,亦有日本刊本。兹编依循孙洙《唐诗三百首》体例,以续其阙,并作为民间士子的童蒙读本。  相似文献   

17.
《冷斋夜话》在各史志中著录的卷数与现行本卷数各不相同,显然有不少散佚。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于此尚未展开工作,陈新点校本《冷斋夜话》已辑出27条,但仍有遗散。根据三部宋代诗话汇编本新辑出的五条佚文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冷斋夜话》的价值,于宋代诗词的辑补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棉花在中国历史悠久,棉纺织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公元2世纪左右,棉花已经被引入我国新疆、云南、广东等边远地区,但是直到宋元之际它才开始向内地传播,它的许多优良纺织特性才得到人们的认可。兴起于西方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内涵丰富,可以用来呈现宋代人口增长和元代统治者大力推广棉花对宋元之际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研究。希望可以推进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一种分析的新思路。此外,宋元之际的主要棉花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研究及实践对当今棉花、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仍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中越疆界形成的历史总结,认为中越之间自宋代方出现国家边界问题,历元明清三朝,云南毗越边地民族与中越疆界变迁存在着历史互动关系,二者可视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始建于元泰定三年的天津天后宫是妈祖文化在北方传播的中心,是天津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地理位置与漕运是妈祖落户天津的主要原因;其次,宋元明清各朝数次的加封,无疑加快了天后信仰的传播。天津的皇会在妈祖本土化的过程中起到直接推动作用,民俗传承的功利性选择决定了天后宫的庙貌延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