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玉琴 《吉林教育》2004,(12):34-34
责任心是人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积极关注和心理投入,它往往转化为对某一负担的承认和对某一任务的积极行为。责任心不仅是一种心理品格,也是一种道德素质和能力要素,还是一种修养。  相似文献   

2.
在指导学生写课文读后感时,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词语含义的不同理解,对某一故事情节的不同看法,对某一人物性格的不同分析加以辩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争辩的越激烈、越投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深刻,写出来的读后感才越有品味。  相似文献   

3.
蒋爱国 《地理教育》2013,(Z1):27-28
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认识国家有如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它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考测点导航抓空间转移是从位置的改换找出事情发展过程的阅读方法。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是能从某一区域,某一空间,某一位置的转移等方面进行短文阅读。  相似文献   

5.
一、工业区位的三种题型 1.对某工业区位的条件进行评价 分析评价某工业区位的条件时,首先考虑影响某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工业对各区位因素的要求,遵循使工厂取得最好效益的原则找出不利和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某一日,有幸到福州某某小学听课,对一节题为《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口语交际活动课印象颇深,感慨颇多,欲诉诸笔端,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7.
高梅 《地理教育》2007,(1):46-47
一、工业区位的三种题型 1.对某工业区位的条件进行评价 分析评价某工业区位的条件时,首先考虑影响某工业的区位因素,根据工业对各区位因素的要求,遵循使工厂取得最好效益的原则找出不利和有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具有某方面的“特长”,一个学生某学科特别“冒尖”,一个科学家在某专业“领先世界”,不仅说明他们具有较高的智商,而且也与他们对某方面的兴趣爱好有特别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非智力因素直接制约智力因素的发展,特别是人的兴趣爱好对智力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9.
随笔作为一种文体,是“随手写来,不拘一格”(《辞海》)之意,它重在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它的形式灵活自由,内容短小通俗。风格随意平和。教学随笔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感而发”,它或者是对某一教学事件的忽发联想:或者是对某一教学思想的说长论短;或者是对某一教学作为的一腔感怀;或者是对某一教学作品的评...  相似文献   

10.
朱正志 《教育文汇》2007,(10):33-33
平时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谈论某学生的字像某老师的字,某班的学生就像某老师等。常言道,有其师必有其徒。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确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上大多对"某音某"这类术语认识不清,只简单地把它看作注音术语.通过对朱熹<诗集传>中"某音某"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它的作用比较复杂,不仅可以直注字音,还兼有以音辨义、辨明古今字、指明假借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对诗词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字不同,你认为哪个字更为恰当?为什么?(3)某联中或某句中最生动、最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4)品味作品中某字,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3.
题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化工厂化验室排出的废水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清代科举试帖诗"得某字"中的"某"字的位置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小的争论。本文对《清代硃卷集成》收录的4428首乡、会试试帖诗运用统计法,分析诗作中"得某字"中"某"字的位置,进而发现其在清代不同时期发展变化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玩笑”引出官司□刘臻荣案情:秦某好友史某对秦某刚从国外带回的袖珍收录机爱不释手,遂对秦某提出:“这小收录机真不错,给我吧!”秦某回答:“可以。”史某携收录机告辞。一个月后,秦某见到史某后问:“那收录机好用吗?”史某答:“效果很好!”秦某接着问:“那...  相似文献   

16.
群文阅读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固定课文讲解的模式,冲破了那种针对某篇课文展开独立式讲授的束缚。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不仅能让课文学习变得更加精彩,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多篇课文的整理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某一作者、某一主题、某一题材文章的整体认识,对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静 《现代企业教育》2007,(7X):179-17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会因为对某一门课感兴趣而认真学习这门课,因而有个好成绩,也往往会因为厌恶某一门学科而放弃对它的学习。这其中如果学生因为厌烦了某住老师而造成对这门学科的放弃的现象也很多。因此与学生有一个融洽的关系对教学的顺利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讨论了古汉语双音连词“孰与”以及用这种“孰与”构成的选择复句的形成过程。关于这种性质的“孰与”,到目前为止,学者对其来源、构成、性质,大都不甚了了,语焉不详。汉语中“某,孰与某”的复句是由单句“某与某孰某”经过复杂的省略、移位等转换而生成的句式,从而为研究汉语复句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样板。  相似文献   

19.
洪其强 《广东教育》2011,(12):33-35,50
根据高考试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排列、组合、二项定理专题复习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恰当选取典型例题,构建思维模式,造就思维依托和思维的合理定势,如对排列应用题可用①某元素排在某位置上;②某元素不排在某位置上;③某几个元素排在一起;④某几个元素不得相邻;⑤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等基本问题,加强思维的规范训练.  相似文献   

20.
张必忠 《教学与管理》2012,(33):145-146
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借鉴作文的方式,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思考过程、学习效果、学习结果等进行书面反思,这就是化学作文。让学生写化学作文,把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反思,如对某题独特的解法、对某知识有创意的见解、对某知识点的质疑和释疑、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新发现等用文字记载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