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阅读课教学活动,能够逐步实现学生在应用中学习英语的目标。一、讨论话题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单元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个单元一个话题的模式。通过话题,把各个部分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实施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
英语阅读课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丰富知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堂阅读课设计的好坏,特别是Whie-reading部分的设计,直接影响着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的进展。本文从如何设置问题,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及对不同题材课文的组织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Whie-reading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理解中心思想中如何“煮”出“语文味” 一位教师教学寓言故事《白兔与月亮》,设计了两个问题:①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②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由于寓言故事简单,寓意浅显,学生在短短5分钟内就彻底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反复谈对寓言的感受。这是地道的语文课吗?应该说更像思品课,因为这位老师把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实际上,教师要借这两个问题来指导学生读课文是不错的设想,但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问题时必须要更加充分地关注另两个维度的目标,在达成另两个维度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4.
常态下的阅读课第一课时往往存在教学内容生拼硬凑、教学流程死搬硬套等弊病。第一课时教学是整篇课文教学的基础,每个人都想让“良好的开端”成就“全部的成功”。可是为什么第一课时的教学探讨却举步维艰?细究其中原委,我们发现作为指导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依据的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相似文献   

5.
课文阅读教学倡导任务型教学。依据新的英语教学观念,本文通过一堂任务型的阅读课,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在“听、说、读、写”中营造多彩的任务执行环境,让学生在执行阅读任务中培养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课定位为一节阅读课,整个教学活动围绕着阅读进行,设计为三大部分——读前,读中,读后。每一步都是紧紧围绕1a这篇短文来设计教学。这是初中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设计这一块内容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人心的原则来引领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识字学词是阅读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读课文的基础。但我们不少老师在这一环节上往往用力不足,轻描淡写,也有些老师干脆省掉这一环节,直接带领学生阅读感悟。等到课文上完。学生还读不通课文,还有许多字词不理解。忽视识字学词的阅读课是不完整的阅读课,也是不完美的阅读课。如何实现识字学词与文本阅读的有机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达成。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去了理解,要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的情境和内蕴,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那么,怎样才能在文本阅读中达到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堂阅读课: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接着出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对话,逐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提出许多问题,由于时间仓促,教师当堂只应付了一两个问题,其余的留作学生课后思考。在其后的评课中,有部分教师指出:学生质疑问难这一环节不应放置在课的结尾,应该前置,放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这样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而另有一部分教师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质疑问难放在课的前面会扰乱课文主要内容的讲解,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放在…  相似文献   

10.
唐茜莉 《广西教育》2008,(19):47-49
2008年4月末,在桂林市象山区“名师走进象山”的大型教学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阅读课《我和祖父的园子》。这是一堂设计精巧、充满艺术魅力却又施教无痕、本色质朴的课。在语文的“园子”里,我们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耕作?要让学生收获到什么?这是我以及周围不少老师长期以来颇感困惑的问题。听了薛老师的这节课,我们至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理线索析重点明道理──《争吵》教学设想杨红雨一、理清线索,掌握主要内容课文篇幅较长,首先可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带着有利于抓住主要内容的问题自读课文:“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争吵?(1一4节)争吵后两人各有什么表现?(5一8节)争吵怎么解除的?(9一13节...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特级教师支玉恒《放弃射门》教学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生读) 师:课文中描写精彩场面的是哪一节? 生:第四节。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但久而久之,不少教师把教学目标窄化成了教的目标。进教室之前想得比较多的是“我今天要教什么?我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殊不知.教学质量的最终检验结果是要靠学生体现的。因此笔者认为从学习目标入手或许能成为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尝试。 一、什么是学习目标 从理论上讲.同一本语文教科书、执行同一个教学计划、面对学情类似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一致或至少大致趋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愿教什么就教什么.我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王荣生语)的情形并非鲜见。在一次市级教学能力比武中,参赛教师就《兰亭集序》进行了教学设计和现场说课。其中三位教师所撰写的目标分别是:  相似文献   

14.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内容中的重头戏。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前提。本文中介绍的5种阅读课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课堂语言实践逐步实现在应用中学习英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闫龙 《山东教育》2007,(6):23-23
《翠鸟》是一篇经典传统的老课文。老课文如何上出新意?甘肃省的李芳老师以她朴素的教学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堂富有浓厚语文味的阅读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品读、赏读,使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相似文献   

16.
《烟台的海》是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的一篇课文,文字优美华丽,节奏舒缓而动人,读来让人感到眼前展开了一幅精彩的画卷,使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写景类散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何透过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文本中景物的美呢?这是教学中需要把握的重点。为此我采用以下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优化教学内容,美说课文 有人说,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有简略的内容,另外还要有相对集中的目标和主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清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中获得最大的收益。那么,如何才能优化教学内容呢?我从美说课文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直观印象来说课文,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师:这节课我们要到烟台去看海。刚才大家已经读了课文,现在想象一下,烟台的海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一说。生1:美!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话再说一句吗?生2:生动的烟台,美得像神话的烟台。师:你从哪些段落里可以找到这么关的烟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不要用原文。我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将原文改编为自己的意思,学生信手拈来,看到一些优美的句子,就将其化为自己的,表达虽然不同,但结果却意涵相同。  相似文献   

17.
阅读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使用相对固定的读前、读中、读后教学模式,用两节课时对一篇文章进行处理。在高三英语阅读复习教学中,这种传统的阅读训练方法会显得耗时低效。本文旨在将支架理论应用与高三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要考虑到学习同伴,教辅资料以及工具书的作用,要关注学习者自身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反应通过增加或递减输入来使教学内容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指导应逐渐减少,当学生能够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可以拆除支架。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桃花心木》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第十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教学本课时本着体现要自主、要读书、要综合,有空间、有实践、有情趣的新课程理念,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在变“教案”为不确定的“学案”中,学生都能如文中所述: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教学思路:一、自主定向,去感知1.速读梳理,破题入文。揭题激趣后,激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课文是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还是写什么?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式快读和寻找式快读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2.质疑问难,以学定教。速读后,教师设计这样两…  相似文献   

19.
一、比较感悟:突出词语教学的准确性重点词语:紧急、焦急‘师:仔细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这节中带有“急”字的两个词语。生:“紧急”“焦急”。师:这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呢?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它再组个词?生:紧张、抓紧、赶紧……师:课文中什么事情很“紧急”,需要赶紧,抓紧?为什么这么“紧急”?生:因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想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如何设计好一堂优秀的阅读教学课就成为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笔者对阅读课教学见解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