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     
画家说:“最好的东西是色彩。”囚犯说:“最好的东西是自由。”母亲说:“最好的东西是孩子。”假如问我,我则回答是生命.生命让我敬重和珍惜。  相似文献   

2.
《大纲》明确指出:社会课“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由于受认知结构、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买东西的学问》一文正是针对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丽编写的,着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买东西的简单常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买东西的实际生  相似文献   

3.
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由此我们想到: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已迫在眉睫.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呢?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莫燕丹 《广西教育》2008,(19):90-90
对于幼儿期的孩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主要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着手。独立生活能力主要表现为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洗脸洗手、收拾东西等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另外,家长应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如帮忙递东西,擦桌子等等,让孩子做大人的小帮手,从而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的手“多动”起来呢?我觉得,家长和老师的育儿思想和教育行为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严留芬 《山东教育》2003,(23):24-25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与发展,“给孩子终身有益的东西”这一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已形成共识,那么哪些东西对孩子来说是有益的?有益的东西又应以什么形式给孩子?这就涉及到了如何把握课程改革、如何选择教育资源、如何实施教学计划等问题。近年来,我们梁丰幼儿园教研组围绕上述几个问题作了积极的探索,努力让每一位老师以最好的方式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大纲》明确指出:社会课“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由于受认知结构、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买东西的学问》一正是针对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而编写的,着重向学生介绍一些买东西的简单常识,  相似文献   

7.
所谓社会交往能力,就是恰当而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社会行为,与周围环境中的人进行相互交往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能力越来越重要。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特别是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社交能力,父母必须把自身的榜样作用和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相结合。西方父母就很注重从这两个方面培养孩子。发挥父母自身的带头作用当小鹅啄破了蛋壳,它们把第一眼看到的会动的东西深深“印”在了脑袋里,而这个会动的东西一般都是它们的鹅妈妈。一旦它们对这个东西形成了印象,他们会紧紧地跟着这个它们…  相似文献   

8.
当今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社会,要在这样的社会中成才,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起决定作用的,但也应看到,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才不可忽视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助推器。良好的家教有利于培养孩子远大的志向。如果父母生活在灰暗的人生中,小孩的天空就不会阳光灿烂。如果父母是热爱生活的人,小孩子也会对生活充满热爱。正如德莱赛在《嘉丽妹妹》中所说的“: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孟母三迁,有了她正确的引导,才会有一代奇才孟…  相似文献   

9.
升入小学是孩子一生中特别是学习生活中有着特别意义的一件事情。9月1日成为一名小学生,质变不可能在一夜间发生,而应该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在“玩中学”,转变成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中间必然会有一个落差,因此他们特别需要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我总结了一个帮助他们的最好方法:做个“懒”老师,即学个老子的“无为而治”。一、教师的“懒”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生活护理是很精细的,孩子的学习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一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钱赟 《考试周刊》2013,(82):192-193
陶行知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从小培养弦子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必要的。本文主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从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作者的做法.从“游戏”入手.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富有灵性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1.
孩子总把习惯了的行为,看成是自然而然应该做的事情,把不习惯的行为,看做是违背生活愿望的事情而竭力拒绝,如果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那该多好,不需再经常为孩子不听话而烦恼,不需再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孩子会很快乐,更重要的是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人的一生所有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是在6岁以前培养起来的。那么,在6岁之前应培养哪些好习惯呢?1.总是把东西放回原处想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看到你一直把东西放回原处,让他总能在原处找到了他想找的东西。整洁有序的生活训练也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12.
一、巧于兴趣引导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上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首位。我们应让学生知道书是甜的,书是美的,要把读书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犹太民族有一个非常奇特的风俗,就是在孩子出生以后,在书页上蘸上蜂蜜让婴儿去舔。他们就是有意识的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书是甜的,书是个好东西。有的老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学生都喜欢看电视,对书不感兴趣。我想这就要看教师的引导方法了。“亲其师,信其道”,我们不妨来一次“亲作者,爱作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山东教育》2010,(6):F0002-F0002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习得”,是青岛市李沧区教工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4.
欣浪 《小读者》2012,(2):75-5
所谓“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另外。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5.
鱿翼署一代沟”毅靶膏睿瑟蟹的交锋巅二着安稳。勺生、甘于柴米、)撇渝泳钱信奉“金钱就是上帝”馨薰解撇嘴但无话反驳生活也是他们用钱支撑的纂搬黔是个好东西但我也不是奴隶犷父辈们说人最好活到“名利双收”丫风风光光了无遗憾 我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那些个虚无的东西 饿不能当饭吃寒不能抵衣穿 尽管是辛苦来的好名声 有必要我可以随时丢弃群义辈们说你一定要有个稳定的工作才能衣食无忧我说背着行囊浪迹天涯其实很不错我还说曾经的理想是画家和流浪歌手那些东西已经在循规蹈矩里渐渐退去鲡瓤霆在的孩子太不像话鼻子打洞我说这是个时…  相似文献   

16.
孩子生活的空间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来布置,使孩子感到快乐、舒适,有东西可玩、有事情可干。这几年,我园的环境布置在让幼儿参与的前提下做到四结合: 一、与节日及重大的社会事件结合:结合一年中的几个大节日不断更新增添新内容。如“六一、”“国庆”、“元旦”等,都要更换内容。也注意结合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布置环境,如去年亚运会期间,前后两个月,孩子们画了约二千多幅画,整个幼儿大画廊上贴满了有关亚运会的画,增强了师生的亚运意识,培养了孩子的爱祖国情感。二、与季节结合:特别是自然角,一定要突出季节特点,配合墙面的图画内容,为幼儿认识四季及四  相似文献   

17.
六、讨论与建议(一)讨论农村家长关注孩子、爱孩子 ,主要表现在尽量满足儿童的当前生活需要上 ;他们宽容孩子的天性 ,放手让孩子玩 ,让孩子与同伴交往 ,实际上起了给孩子宽松、自由地模仿、尝试、探索和思考的机会,他们崇尚文化 ,关心幼小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尊敬长辈、与邻里交往方面(礼貌、热情慷慨待人、不拿人东西)管教孩子较严格 ,为孩子将来能适应农村的社会生活做了准备 ;大多数家长也开始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和孩子的个人卫生。但出于对农村现实的劳动和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环境、发展机会的不满足 ,家长的目的是培养跳出“农门”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核心:培养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教育典范:在德国,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亲洗碗、扫地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鞋草坪之类的劳动。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独”的环境里,家里东西和父母的爱均归他独自享受,再加上父母的过度呵护,逐渐使一些独生子女养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的不良性格特征。家长们为此感到焦虑,希望利用各种场景和机会改变孩子这种“独”的状况,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1要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 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普遍存在着过度疼爱自己孩子的心理,在一些家庭里,父母总是舍不得吃穿,尽最大的可能让孩子吃好玩好,凡是家里好吃的东西,大人一律留给孩子一个人吃,如果是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无论花多少钱,家长都要给孩…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什么东西,这时家长出于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就作罢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止,大有不把东西拿回来誓不罢休的劲头。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种表现的孩子,认为这样的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觉得后一种孩子太“犟”“不听话”,是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从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通常所谓“犟”孩子的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如果家长善于观察与利用孩子身上所蕴藏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