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张敬 《考试周刊》2009,(23):226-227
图书馆是搜索、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文献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文化事业机构,承担着保存大量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图书资料员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组织、开发、传递知识的责任;关系着图书馆的壮大和兴旺。图书资料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诸方面。那么,作为一名图书资料员,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呢?下面笔者从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做好现阶段图书资料员的心理健康工作十分重要。高校图书资料员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地位;要有全心全意为读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好服务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要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主动服务,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业图书资料员应做好观念和职责、信息意识、管理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本行业激烈竞争要求。  相似文献   

4.
图书资料员是各个学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组织、开发、传递知识的责任。资料员工作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服务性和实践性。资料室的作用并不是由它所拥有的藏书量决定的,而是由资料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信息社会中大学文献资料员的继续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的定义、大学图书馆在信息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我国大学文献资料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使所有大学文献资料员能通过终生继续教育来发挥潜能,为大学图书资料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应明确校内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整合进程.同时利用院系资料室在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具有接近学生、信息资源专业性强、资料员的服务更细化等优点,紧密协作,共同采取诸如开展针对性讲座、提供实习机会、透明服务、发挥义务馆员作用等多种措施推动应用型人才的信息素养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萍 《文教资料》2008,(21):169-170
论文围绕着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中的三个要素:图书、资料员和制度,探讨了当前高校院系资料室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要完善资料室的资料更新,提高资料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资料室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院系资料室作为高校图书馆的补充和延伸,其工作重心应逐步向信息服务工作转移,这需要院系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来保障,包括进一步优化资料员的工作软环境以及加强对资料员的考核管理制度等。要科学有效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更需要资料员在做好日常的"知识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认真研究、了解信息服务对象的特点,积极探索、开展各项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读者阅读的需要,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向主动化、情报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图书资料员真正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搞清读者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本文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谈图书资料员如何做好读者的咨询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信息素养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养进行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可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中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