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波段雷达具有全天候和准确度高的特点,是监测海洋溢油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雷达溢油监测系统的原理、工作流程和系统组成,和其在海洋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如何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维护近海海域生态平衡己成为各国制定本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海洋污染的途径很多,其中海洋溢油被认为是最严重、最广泛的海洋污染类型之一,已引起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监测表明,石油类是我国海洋环境中三种主要超标污染物中唯一的有机污染物;部份站位沉积物中的石油类含量劣于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受石油烃等的影响,12%监测站位的生物质量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石油污染不仅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且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严重的溢油事故会对局部海域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加强海洋溢油污染的有效监测体系的建设,深入研究石油污染的生物累积效应及毒性影响,对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夏斌博士开展了基于整合生物标志物法的海洋溢油污染的贝类监测方法研究,为监测海洋溢油污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几个月以来,墨西哥湾和我国大连石油泄露对海洋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其实,30多年来,如何防止和消除海上石油污染,一直是海洋环境保护的一个中心议题。这一方面是因海洋油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则是溢油10万吨以上的严重事件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4.
近几个月以来,墨西哥湾和我国大连石油泄露对海洋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其实,30多年来,如何防止和消除海上石油污染,一直是海洋环境保护的一个中心议题。这一方面是因海洋油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则是溢油10万吨以上的严重事件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5.
海洋内波观测对于海洋学、海洋工程和海洋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已经成为海洋内波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利用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Matlab小波函数对图像进行分解、去噪、重构,再通过平稳小波变换提取SAR图像海洋内波的边缘特征。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证明平稳小波变换对于SAR图像内波特征提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海洋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中主要而复杂的污染问题之一。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种类和途径很多,例如海洋石油勘探、开采和冶炼、海事溢油和船驳排污,以及陆源工业废物的海洋排放等,各种不同方式输入到海洋环境中油的种类各不相同,对海洋环境的危害程度和污染处理技术上的复杂程度也千差万别,因而使之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随着国际立法管理的强制约束和现实海洋石油污  相似文献   

7.
伴随海洋油气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对其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体系,研究其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的监督管理框架,剖析海洋开发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制度,归纳总结了美国海洋油气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衔接较为紧密的制度体系,二是在管理中善于运用经济处罚和油污责任信托基金等经济手段,三是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总结这些经验,希望对提升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管理水平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美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体系,研究其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的监督管理框架,剖析海洋开发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制度,归纳总结美国海洋油气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建立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衔接较为紧密的制度体系;二是在管理中善于运用经济处罚和油污责任信托基金等经济手段;三是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总结这些经验,希望对提升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管理水平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塘沽海洋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57.7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海洋高新区累计注册企业2200余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油运量的不断增加,国内沿海地区的油船溢油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那些重大的油船事故性溢油,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本文通过对近30年油船重大溢油事故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碰撞和触底是船舶重大溢油的最大原因。在碰撞事件中,船员和船体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船员和船舶条件两个方面对重大事故性溢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船员是船舶事故的最大致因因素,80%的碰撞和触底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但我国油船船员中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低下和安全意识淡薄的通病,给油船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而油船中单壳油船的溢油事故率是双壳油船的5倍,老龄油船更是占据了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油船市场,这些都是是油船运输中的极大不安全因素。本文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从海事部门、船公司等各个层面着重就加强船员的培训、单壳船的淘汰、老龄船舶的换新等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建议,以提高油船船员素质,增大双壳船比例,使油船船龄结构合理化,最大程度上防止油船的碰撞事故和由此产生的溢油事故。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代。海洋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然而人类的开发活动至今却主要局限在占地球面积三分之一的陆地上。人类必须面向海洋扩大生存空间,海洋可为人类提供生存物质和发展空间。海洋是人类维持生存繁衍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开发海洋、发展海  相似文献   

12.
强恩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3):204-209,213
海上溢油对于人类和环境都产生巨大影响。海上溢油是严重的人为灾难,是风险和社会脆弱性共同的结果。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海上溢油的有效应对框架。通过比较韩国泰安石油泄漏和中国大连石油泄漏的案例,分析了海上溢油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总结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优势和劣势;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军队和警察、非政府组织、社区、私营部门、灾民、媒体和自然环境等9个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检讨,有助于理解中韩两国海上溢油管理系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有助于加强和完善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海上溢油事故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而且直接破坏了海洋环境为出发点,分析了海上溢油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海上溢油污染事件,提出了相应处理策略及应对措施,以期最大程度上减少溢油对环境的危害,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促使人们更加重视溢油应急系统的建设,以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将危害降至最低。基于非结构网格体系下的水动力模型,在传统溢油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网格法和寻址优化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油粒子模型的计算效率。模型被成功应用于实际复杂海湾的溢油事故模拟,真实再现了溢油不同阶段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海洋工程类船舶需求量逐渐加大,类似于钻井平台供应船、溢油回收船、深海钻井辅助船及救助船等类型的船舶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海洋钻井平台,可以笼统称之为PSV(PLATFORM SUPPLY VESSLE)。此类船舶其独特的外形设计与散货船、油轮及集装箱等船舶完全不同,其上建生活区和驾驶室等分段的建造对于船厂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下钢结构物浪花飞溅区的腐蚀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人类可以利用的陆地面积只有21%,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5%,为陆地可利用面积的25%。由于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资源财富,因此.海洋开发有着极其广泛的前景。我国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有相当于我国陆地国土面积1/3的海洋区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17.
图像增强是水声图像处理的重要环节,主要侧重于图像降噪、边缘提取和有效目标信息的增强等。本文研究了水声图像处理领域常用的降噪与增强技术,并以海洋中常见的扇贝目标的水声图像为样本进行了试验,分析了该类水下目标声学图像的噪声干扰分布特点。在对比了各类图像增强技术的处理效果之后,本文具体给出了类似水声图像增强时的一般处理步骤,为该类目标水声图像降噪与增强处理方法的选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海洋不仅提供了能源、矿产和生物资源,而且在科技实力竞争和国家权益维护方面占据异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理海域,几乎已经到了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洋大国。随着近年来海洋蓝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层出不穷的开发也给海洋生态带来不小的压力,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感受深海     
在我们这个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栖息的星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只不过29%,而且在海洋中,深海面积占大多数。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超过11000米。地球上的深海有三分之二位于公海之下。正是在公海之下的深海是人们了解得最少,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但是,今天,深海正在和将要成为人人都只知获取但人人都不必担负责任的公地,  相似文献   

20.
提到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