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初级中学课本(试用本)植物字全一册第146页提到黄瓜花“雄花有雄蕊5枚”。同页在总结葫芦科的主要特征时又提到“雄蕊5枚”。笔者在解剖观察了课本提到的瓜类和未提到的苦瓜、瓠瓜、丝瓜的雄花后,发现除丝瓜的雄花因种的不同而有雄蕊3枚(我地俗称猪儿丝瓜)与雄蕊5枚(我地俗称腺丝瓜)外,其余几种瓜类雄蕊均为3枚。1枚具1室,另2枚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高一《生物学》教科书在阅读材料“花时钟”一文中写道:“丝瓜花是晚上七时左右开花。”我每年都要种丝瓜。仔细视察一下便会发现,在每张叶的基部都很观律的生着一枚雌花蕊和一簇雄花蕊。但雄花也是在每天只开放一朵,早上六点以后开始开花。雄花的花瓣小,中央聚着花粉。雌花的花瓣大,在花的基部生有丝瓜的雏形,受精以后它便发  相似文献   

3.
马炜梁 《生物学教学》2002,27(4):F003-F003
据人民日报报道 :“陕西省咸阳市塔尔坡村村民刘克勤家门庭若市 ,来人争相围观刘家庭院中冒“青气”的构树。一些看稀奇的人竟将那棵树当“神”敬 ,焚香叩拜 ,也有一些人用手摸树 ,用背靠树 ,说是亲自摸一摸 ,靠一靠 ,树会显灵 ,帮人驱除百病。 (封底图 6)”其实 ,构树冒烟、吐气是它依靠风力传播花粉的一种现象 ,每年 4、5月间都能见到。构树属于桑科 ,构属 ,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雌雄异株 (图 1) ,在雄树上长着一条条小指状的雄花序 (图2右 ) ,每个花序上长着百余朵雄花 ,每朵雄花有 4个雄蕊 ,开花时 ,一个雄蕊由屈曲…  相似文献   

4.
任布君 《生物学教学》2002,27(11):27-28
记忆是重要的心理活动 ,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生物学知识有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必须扎扎实实地记忆 ,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在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常用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字头联想法 根据教材内容 ,巧妙地利用联想 ,假借意义 ,对记忆亦很有帮助。例如讲“十字花科”的特征时 ,只记“四四一十六角”就可以了 ,意思是 :“四花瓣、四强雄蕊、十字花冠、雄蕊六枚、角果”。又如 ,原始大气的成分可采用“甲 (甲烷 )氨 (氨气 )水 (水蒸气 )轻 (氢气 )轻 (氰化氢 )流 (硫化氢 )”的方法进行记忆。(2 )位置记忆法 使用位…  相似文献   

5.
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9页“整式的加减”中又出现 了探索题.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探索型题,学生可在原有知识经 验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捕捉异同)、比较(求同求异)、归纳(总结规 律)来提出猜想过程,通过探索变量和常量的关系,初步建立这一 类有递增规律问题的解题模型. 一上课,我笑盈盈地对大家说:“这节课我们比赛,好吗?”同学 们开心地说:“好!”“请同学们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看谁先发现 其中的奥妙!” 图1 题目 图1是用棋子排成的几个“小屋子”, 摆第1个“小屋子”要5枚棋子,摆第2个需要11枚, …  相似文献   

6.
问题1.9     
桌面上均匀地放了 n(>2)枚棋子,围成一个圆圈(比如当 n=8时见图1).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走一枚或两枚相邻棋子(如果两枚棋子之间已有棋子被取走了,这两枚棋子不算相邻),如此轮流选取,谁取走最后一枚棋子就获胜.问:谁必胜?他的必胜策略是什么?(周士藩提供)(答案要有理由或说明,信封上贴上第38页的“有奖问题征解”小三角,在9月底前寄出,详细要求见第20页《“有奖问题征解”须知》.)  相似文献   

7.
荨麻目(Urticales)共有5个科,主要是一些风媒植物.它的特征为:木本或草本;单叶互生或对生,一般具托叶;花单性,稀为两性,雌雄异株,单被或无被,5—3数,穗状或聚伞花序;雄蕊少数或多数;心皮1—2枚;子房上位或下位,1—2室,胚珠1—2枚;核果或坚果。5个科是:(1)杜仲科(Eucommiaceae);(2)榆科(Ulmaceae);3)桑科(Moraceae);(4)大麻科(Cannabinaceae);(5)荨麻科(Urticaceae)。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史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现行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课本存在着对同一史实表述不一致的现象 ,即使同一课本也存在前后不一的问题 ,给教与学都带来不少困难。下举数例。(1 )半坡氏族遗址距今时间 :初中课本是“约 5 0 0 0年”(第一册第 1 3页 ) ;高中课本却是“约五六千年”(第 4页 )。(2 )对于河姆渡氏族种植水稻的问题 :初中课本表述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第一册第 1 4页 ) ;高中课本则表述为“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第 5页 )。(3 )初…  相似文献   

9.
益智推理     
《好同学》2004,(11)
1、有A、B、C、D、E5个亲戚,其中4个人每人讲了一个真实情况,如下:(1) B是我父亲的兄弟(2) E是我的岳母(3) C是我女婿的兄弟(4) A是我兄弟的妻子====上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是这5个人中的一个(例如:当有人说“B是我父亲的兄弟”, 你可以认为“我父亲”以及“我父亲的兄弟”都是A、B、C、D、E5个人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初一代数第一册下册第32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15枚硬币、共7元,求其中1角、5角,1元三种硬币各多少枚?如果设1角的为x枚,5角的为y枚,则1元的为(15-x-y)枚.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下)第119页练习1是这样的一道题: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出现“一枚正面、一枚反面”的结果有多少种?(3)出现“一枚正面、一枚反面”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曾兴致勃勃地去听了一位年轻数学教师执教的“连加连减”课。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进而列式计算。学生是这样描述的:“有3个鸭子,游走了2个,又游来了2个,共有几个?”“有8只丝瓜,摘了3只放在篮子里,手里有1只,还有几只丝瓜?”学生观察仔细,数量关系描述准确,教师大加褒奖:“说得很好!”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听了学生的描述,心里却不是滋味:鸭子能说“3个”“2个”吗?丝瓜说成“8只”“3只”合适吗?学生的描述不够完整,表达不够流畅,什么地方的鸭子?哪儿的丝瓜?谁摘丝瓜?对此,数学教师没…  相似文献   

13.
书签     
II:蛆鼬l她5 l地犁l 1+幽l 1 0)地曼』}她1,.春天(那们的季节2.秋天(那爪)的季节2 3 3 3咧咧哆哆咧咧哆哆咧),咧),}墨5墨i丛Ⅱ我拾起一片绿叶,我拾起一片落叶,地缒I 2一I业蛆I蚯6}她盟I 3一(咧咧哆哆 咧), 当作(那们 书 签 夹进书 页,(咧咧哆哆 咧), 当作(那伸 书 签 夹进书 页,蛆她l函置I地a l,3 f f_T、5鑫3 5 5 5 I 5 6 5 f 1 2 2 1 l 1 3 f 5 一 I 5 4. 5当作(那们书 签 夹进书 页。书 签, 书当作(那个)书 签 夹进书 页。书 签, 书l 0}.一 l璺6 1 l 1 4你像你像n l睾f1耕 耘,收 获。5 5 5知识的丰收的一张一把 ./’、一 l璺3 墨 帮…  相似文献   

14.
线索怎样找?     
职高《语文》第一册(国家教委推荐教材,人教社1991年9月版)第三课《我的母亲》的“自读提示”、“单元小结”、“练习”等里,关于该文的记叙线索“多元化”提法欠妥。摘要如下: “本文按照时间为顺序”(见28页第二行);“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文中六次提到,可说是贯穿全文。”(见28页第七行);“《我的母亲》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见54页倒第七行);“自读《我的母亲》全文之后,理出本文记叙时间顺序,找出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见55页第四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第41页:“了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看到“江西教育”第八期(17页)读者来信栏,提到我在作文教学中的错误教学方法,内心感到很难过。产生这种错误教学方法的根源是什么呢?这是  相似文献   

16.
春秋季节许多植物正盛开着鲜花 ,张老师带领生物小组的学生来到公园 ,当走到一丛名为“十大功劳”的灌木旁时 ,老师说 :“同学们 ,今天我要给你们看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十大功劳的雄蕊会扑打前来采蜜的昆虫。”同学们好奇地望着那棵奇特的树 ,见树上正开着一串串黄色的花朵 (图 1、2 ) ,老师从地上拣了一根细细的枯枝往花瓣基部轻轻一戳 ,顿时同学们都惊讶地叫起来 :“哇 !”原来被戳到的雄蕊和花瓣马上向着小枝条扑打过来 (图 3、4 ) ,把花粉撒在了枝条上。同学们原来以为花朵开放以后只能静静地等待传粉昆虫的来访 ,今天亲眼看到了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汉语句法结构里,有一部分宾语是由小句(主谓短语)充任的,例如: (1) 我知道你是个不错的孩子。(《老舍剧作选》第3集379页) (2) 我忘了告诉他,我们管替人民寻亲觅友。(同上81页) 例(1) “你是个不错的孩子”这个主谓短语作了动词“知道”的宾语。例(2) 动词“告诉”后面带了两个宾语,近宾语“他”,远宾语“我们管替人民寻亲觅友”,这个远宾语也是由主谓短语充任的。本文只讨论第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一 +V”的语义问题 (这里的“Verb”也包括部分“adjective”)。数词“一”直接出现在动词之前 ,是常见的。“一 +V”的出现 ,须有一定的语境 ,并且不同语境下的“一 +V”,产生不同的作用。(一 )先行句语境里的“一 +V”这里讨论“一 +V”的语义问题 ,涉及的是复句。首先看先行句里的“一 +V”:(1 )我们·一 ·到 ,那歌声便戛然而止。(《散文》1 980年第 3期 5页 )(2 )春灌 ·一 ·过 ,活就轻松了。 (《人民文学》1 995年第 9期 90页 )(3)这么 ·一 ·来 ,我与他们共同语言就少了许多。(《读者》1 997年第 3期 2页 )(4)四下 ·…  相似文献   

19.
在中考化学命题中 ,有两个化学概念常被误称。为引起命题者对此类问题的注意 ,现将笔者管见陈述如下 :1 食盐不应作为氯化钠的俗称在平时教学以及中考命题中 ,常将食盐误认为是氯化钠的俗称。例证 :(2 0 0 2年乌鲁木齐市中考第 6题 )下列物质的名称 (或俗称 )与化学式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食盐NaCl  B、甲烷CH4C、大理石CaOD、干冰CO2答案 :A分析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 )初中化学新教材已将原教材中多处“食盐”修订为“氯化钠”。例如 ,在教材 1 70页 (讨论 )栏目中 ,原教材为“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数与式一 .选择题1 .(北京海淀区试题 ) 2 0 0 3年 5月 1 9日 ,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 ,收入全部捐赠给卫生部门 ,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 ,其邮票发行量为 1 2 50 0 0 0 0枚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 .(A) 1 .2 5× 1 0 5枚  (B) 1 .2 5× 1 0 6枚(C) 1 .2 5× 1 0 7枚  (D) 1 .2 5× 1 0 8枚(取材于全社会关注的抗击“非典”之战 ,既贴近生活 ,又体现了科学记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图 12 .(长沙市试题 )小李家住房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小李打算把卧室和客厅铺上木地板 ,请你帮他算一算 ,他至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