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学,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  相似文献   

2.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王浒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学,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  相似文献   

3.
浅谈两种教育分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两种教育分流模式●许义海一1.教育分流中的两种模式我国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教育分流,存在两种不同的分流模式。一是在普通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毕业生中,实行职业与普通教育的分流;二是对普通初、高中的在校生进行分流。这里所指的两种模式,是普通学校毕...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据此,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也就是分流指导工作,已经成为职业定向指导整体探索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职业技术教育 1.初中毕业生分流情况 1.1 1992年我国普通初中毕业生1102.25万人,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234.73万人,占21.30%;升入中等专业学校的66.73万人,占6.05%;升入职业高中的125.46万人,占11.38%。普通高中、中专、职业高中合计招收初中毕业生数426.92万人,比上年增长2.5%,其中普通高中招生比上  相似文献   

6.
一、分流指导的现状 普通中学对学生进行分流指导,使初中毕业生根据国家需要和个人不同情况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这是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使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要求。 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和学校因地制宜、采用多种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小学生在小学读完六年后要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小学毕业离校考试。其功能是认定小学毕业生的资格,实施小学毕业生分流。因为新加坡的前期中学(初中)分为程度不同的三种课程:特快课程,学期四年;快捷课程,学期五年;普通课程,学期五年。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同时,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一些生产领域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对技术、管理人员和部分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成为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发展高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学,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高等  相似文献   

10.
小資料     
全国20岁以下年龄的人共有3.6亿人。这都是要受教育的人。现在,12%的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初中,50%以上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的只占5%。现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市对初中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具体做法是:(一)取消初中招生统一考试,凡小学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均可升入初中。(二)逐步减少择优招生校(市区为7%)和择优录取人数,扩大就近入学比例,改变过去依据初中升学成绩,按学生志愿顺序层层择优的做法。目前我市85%的小学毕业生就近升入初中。(三)改革重点中学招生办法。我们首先缩小择优招生范围。除市重点校可以跨片择优外,区重点中学只能在本片内择优录取1/2左右的新生,其余由区招生办公室按就近入学的原则统一调配。其次,市重点中学从1986年开始实行接收小学保送生的制度。小学毕业生中市级三好生及学有特长的学生经小学推荐,中学面试合格后即可直接升入市重点中学。再次,取消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初中教育存在“分流”与“渗透,两种模式。所谓“分流“,指社会总生源流向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即一部分流向普通学校(班),接受普通文化科学教育;一部分流向职业学校(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所谓“渗透”,是在初中教育各阶段各方面各环节将普通与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全体学生既接受普通教育,又接受职业教育。分流模式的具体办学形式有:①单独设置的普通初中与职业初中;②普通班与职业班并存的初中;③初三分为普通班与职业班的初中(“初三分流”),⑤增加一段时间对未升学的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戴帽初中(“三加一”)。渗透模式的具体办学形式是综合初中(有三年制和四年制两种)。分流模式实质上是西方双轨教育制度的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州地区中,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85年全地区普及了初等教育,市区普及了初中教育。1987年,小学教育普及率已达99.1%,巩固率也达到了99%。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为85.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0.8%,其中老市区(东山、越秀、荔湾、珠海四区)达到了80%,远高于全国39.4%的平均水平。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比例,达到了42.4%比57.6%,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分流结构。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26%。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和输送了大批人才,成绩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高小毕业生升学的只能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將参加生产,或者准备参加生产。但是,应屆毕业生及广大群众由于对教育建設与經济建设的关系,以及現阶段小学教育的性質和任务認識不足,片面的升学思想,相当普遍。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提高教师的認識,引起教师的重視,是做好这項工作的一个主要关鍵。我們在毕业班班主任第一次碰头会上,分析了以下几种情况:一、由于去年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較快,高小毕业生升入中学的比例較大,我們对于小学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学习兴趣减退,对语文学习感到很难适应,成绩也有所下降。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我国广大青少年一股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一部分接受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预计到1990年左右,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将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在这种形势下,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如何“分流”,不仅学生需要对前途作出符合实际的选择,而且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这一重要的新课题,现在已经摆在初三年级全体师生的面前:妥善解决初三毕业生的“分流”,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经济建设各类急需人才,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1980年以来,云南锡业公司基本上普及了职工子女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并有5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能升入高中。全公司有7所完中,50多个高中班,侮年约有1000多名高中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除少数升入大学、中专、技校或被直接招收为工人外,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仍是在家补习、待业。中专、技校招收  相似文献   

18.
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服务社会沈慧兰我国每年有400万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初中学习,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基于此,常州市试办了职业先修学校,针对小学后分流这一新课题,招收没有考上中学的学生入学。通过这几年的办学实践,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分配工作历来是家长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太原市出台2005年小学毕业生初中分配工作具体实施办法,并向全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太原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分配工作实施“阳光工程”,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就学权利。就此,记者采访了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长荆俊杰。记者:近几年,太原市城区小学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纪录,今年城区小学毕业生总人数仍然居高不下,小学毕业生升初中仍面临着巨大压力。太原市教育局是如何安排今年的工作的?是否能保障每个孩子都能升入初中?荆俊杰:2005年太原市小学毕业生为49681人,其中四县(市)13…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办好内地西藏班之我见文/莫保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心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1985年决定在内地有关省市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学里创办西藏班,每年从西藏择优录取1200—1400名小学毕业生到祖国内地接受教育,初中毕业后分流升入内地有关高中、中等师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