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200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这些要求为中小学布局调整确立了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1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第十三条提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4.
观点     
《福建教育》2007,(4):4-4
【农村中小学调整布局不得强行撤并】近日,教育部要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要将调整方案向当地群众公示,不得简单从事强行撤并。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时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教育部表示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07,(5):12-13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东英 《湖北教育》2002,(12):25-25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随着人口出生数量的变化,适龄儿童逐年减少,新的一轮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正在各地平稳有序地展开。如何处理好新形势下布局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许多的成效。但是,通过对贵州省D县和M县的调研发现,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片面追求规模效应和调整速度,大量撤并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现象。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大量撤并,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当前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布局调整要因时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当地经济、交通状况与学龄人口变化,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方,应适当保留村办小学和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小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宋亮 《教育》2012,(1):23-24
撤点并校的提出是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当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在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后,取得了很大成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育资源的集中和合理配置。但在偏远山区,教学点仍然是无法替代的重要办学形式,它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和顺利接受义务教育。据调查,大量教学点师资条件很差,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不利于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一项大工程,对此教育部已明确规定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要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 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布局调整,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并积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咨讯     
◆教育部:农村中小学不能盲目撤并近日教育部发表消息说,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在实施布局调整前,要将调整方案向当地群众公示,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暂不调整。布局调整不得简单从事,强行撤并。◆教儿童记数计算数学启蒙工具中华妙算研发成功一张普通的白纸,印着四行排列整齐的黄黑红蓝圆圈,旁边写着0至9十个数字,四五岁的儿童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用小手指在彩图上上下移动,很快就能学会两位、三位甚至四位数…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学点现状亟待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中华 《湖北教育》2004,(18):53-54
近年来,为适应农村小学学龄人口减少的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布局调整的方向是教育资源向城区、向中心集镇集中,并逐渐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为方便儿童就近入学,保留了一批教学点。教学点一般分布在山区、湖区、库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成为管理的难点,在一些地区甚至成为管理上的盲点。  相似文献   

14.
校车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暴露了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集中办学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二是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三是缺乏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全局观念。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合理布局村小、办好一些农村教学点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农村小学教学点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大多具有单轨设置、小班规模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是教学点教育资源占有率高、师资难以配置、教育效益较差等问题,这又时常成为被擞并的主要原因。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核心问题是师资,具体表现为老龄化、诸多学科缺少专业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没有农村小学办学点教育质量的提高,义务教  相似文献   

15.
关注·视窗     
福建:农村小学原则上不再撤并 近日,福建省下发了《关于妥善解决农村小学生远距离上学问题的意见》,要求各地慎重稳妥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有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原则上不再撤并,并办好必要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使农村走读生单程步行上学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最远不超过30分钟。福建提出,要切实规范学校布局调整程序,审慎从严控制学校撤并,现有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原则上不再撤并。  相似文献   

16.
陈立静 《湖北教育》2004,(20):22-23
举办寄宿制学校是适应农村教育工作新形势、提高农村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一项有效举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有条件的地方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适应农村小学学龄人口减少的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布局调整的方向是教育资源向城区、向中心集镇集中,并逐渐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为方便儿童就近入学,保留了一批教学点。教学点一般分布在山区、湖区、库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成为管理的难点,在一些地区甚至成为管理上的盲点。最近,我对我区教学点的情况作了一次实地调查,发现其运转情况十分困难,必须尽快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举办寄宿制学校是适应农村教育工作新形势、提高农村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一项有效举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有条件的地方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9.
校车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暴露了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集中办学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二是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三是缺乏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全局观念。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合理布局村小、办好一些农村教学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复式教学在我国发展已有百年历程,它为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边远山区、牧区儿童就近入学起到了特殊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实现分散低效办学向集中高效办学的转变。有些多年从事复式教学的村小及教学点面临撤、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