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万昌 《甘肃教育》2011,(11):74-74
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使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就要使学生喜欢语文。学生如果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一定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并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胜等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1.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导,就是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变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为学习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目前学校的学生,有一部分人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没有求知的欲望。兴趣在思维之中,思维在活动之中,没有活动就没有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产生“乐学”的动力。我们应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2.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疏导,就是当学生思维受阻或思…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兴趣的激发大致有如下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力措施。低年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目前,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有相当部  相似文献   

5.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引导学生透过物理现象去追求新的规律,获得新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学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正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而中学地理教材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涉及到人文地理,内容丰富多采,这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活动往往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例如:讲经纬线方向时提问:“一个人沿某纬线一直走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一个人沿某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否回到原地?为什么?”又如讲青藏高…  相似文献   

7.
王建华 《中小学电教》2011,(10):136-136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了他无限的求知欲望。中学生一般对信息技术都非常感兴趣,很想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对学生加以引导、扶植和培养。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因素.要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新教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因素.要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新教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能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呢?笔者总结多年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能否积极思维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张鹏 《黑河教育》2011,(2):32-32
兴趣也叫求知欲,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没有兴趣,就点不燃求知的火花;没有兴趣,就唤不起探究的欲望;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有创新的意识。学生如果对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也就有了专注知识的心向,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中,以积极的情感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一种心理动力.是人们积极从事某种事业和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兴趣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可以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发动机”。在知识基础好、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望强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容易,而在知识基础差、求知欲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踏实实践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在基础较差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陈海东 《考试周刊》2011,(44):80-81
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就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一定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呑到胃里,就会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下去,胃就会很好地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是如此。可以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呢?我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积极上进的内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更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倾向,是一种伴随积极情感的需求形式,也就是人的求知欲望,它是促进学生进行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杨振宁教授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思维活跃敏捷,记忆效果最佳,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下,在学习中即使遇到了困难,也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克服。根据初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他们即有好奇、善问、自尊、自强的特点,又处于幼稚、贪玩、好动、畏难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本人就此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薛晓莲 《甘肃教育》2014,(24):101-101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问题数学就失去了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