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计算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写就错"的现象。订正时,学生会自责:"我怎么看错了呢,真粗心!";老师也批评:"这么简单的计算也错,太粗心了!";家长知道了,也直叹:"我的孩子都会算,就是粗心。""粗心"是由于关注的偏差,也是学生思维水平不高、算理不明、对计  相似文献   

2.
唐典芳 《考试周刊》2014,(54):77-77
针对小学生计算错误,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计算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学生对计算算理的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基础,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运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狠抓错例分析,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计算能力等策略进行矫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夏燕 《中小学电教》2009,(12):117-117
<正>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错误绝大多数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已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粗心"也成为教师和家长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于是教师、家长们一次次反复叮嘱孩子:要细心啊!可是孩子  相似文献   

4.
教师经常把学生的计算错误用"粗心"这一理由来解释,那么,到底学生计算粗心都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粗心现象?如何解决这些粗心现象?笔者通过访谈和思考的方式对此进行了探究。案例一:强化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计算,除了常见的知识性、方法性错误外,计算粗心的错误普遍存在.因此,要了解学生计算粗心错误的现状,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其计算粗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矫正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一、学生计算粗心的现状剖析从前馈理论看,教师掌握学生由粗心导致错误的反馈信息,在教学中给予有意控制,是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学生计算粗心主要表现有:(1)观察不细,忽视审题;(2)不择算法,计算无序;(3)字迹模糊,抄错抄漏;(4)应付了事,不作检查.  相似文献   

6.
“粗心致错”是指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致使不该错的作业做错。这是一个使教师烦恼、家长困惑、学生本人懊丧的问题。如漏题、抄错数字、简单的计算错误、忘写单位名称、不写答句、填序号却填了答案等等,都不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没有理解、掌握,而是由于“粗心大意”所致。如何认识学生的“粗心致错”问题,找出“粗心”的原因,采取措施,使学生变“粗心”为“细心”呢?一、“粗心致错”的原因分析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并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学生作业粗心致错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结果。内因来自学生自身方…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管我们的计算教学注重了它的“源头”——算理的理解,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依然是错误百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必须认真分析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计算粗心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顽疾”.为了根除学生计算粗心的“顽疾”,让学生从“粗心”嬗变为“细心”,教师应该激发学生浓厚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及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有效的计算方法等.基于此,文章从创新练习形式、实施有效评价、优化练习内容三个大方面分别探究了让学生产生计算兴趣、形成良好习惯、内化计算方法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9.
邱燕华 《教育》2011,(21):43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计算时容易出错,与家长交流时也经常听到:"我家孩子太粗心了,回答问题时算式列对了,却还是算错。"不少家长认为,计算相对容易些,不用多思考。就连很多学生也觉得,计算太简单了,一听就会。可是,当计算时还  相似文献   

10.
自从进入二年级,我发现学生计算正确率明显下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造成的。时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交流孩子的学习时总会不约而同谈到“粗心”这一话题:不少学生因粗心没有得高分,因粗心导致成绩低下,因粗心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粗心与好学校失之交臂的也不少……故而,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是数学教师首要攻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提到计算,很多家长、学生乃至有的教师都认为很简单,即使有时计算错误也认为是由于粗心所致。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错误,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错误并非都是粗心造成的,而是思维方式不合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在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2.
【直击现状】运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结合三年级下册期中独立作业进行了统计,发现计算出错(仅包括口算、估算、笔算三大题)的学生占了总数的39.8%,而且错误类型多样,其中漏题、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的占错误总数的27.8%,算理不明出错的占18.5%……学生自我反思太粗心。这些计算上的错误,难道真是"粗心"惹的祸吗?  相似文献   

13.
“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学生在考试或作业时.仍出现各种各样由于“粗心”造成的错误.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审题时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及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对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某些简算、速算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记忆不准确,或与相似概念、公式相混淆;凭习惯解题.不重视检查、验算;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临场发挥失常.造成不应有的错误。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呢?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式题验算能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在实际验算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是孩子太粗心了。真的只是粗心吗?笔者对小学生式题验算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部分教师把学生的计算错误归结为学生的粗心所致,认为只要学生认真计算就可以了,本人认为这是计算教学认识的一个误区。事实上学生的计算错误多数不是粗心问题,而是计算能力差的具体表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计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因此,杜绝学生计算的“粗心”,关键是在能力培养上下功夫。以下是本人在计算教学中的肤浅认…  相似文献   

16.
“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而学生在考试或作业时,仍出现各种各样由于“粗心”所造成的错误。导致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审题时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及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对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些简算、速算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记忆不准确,或与相似概念、公式相混淆;凭习惯解题,不重视检查、验算二;心理承受能力低,导致临场发挥失常,造成不应有的错误。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呢?—、加强学生观…  相似文献   

17.
王秋萍 《教师》2013,(28):110-111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经常分析学生的数学试卷,会发现许多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与他们运算求解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也可以说运算求解能力是决定学生数学成绩好坏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在分析考试成绩的时候会说:"又是太粗心了,又算错了,要是不算错的话,至少可以多得多少分。"许多教师也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太差了,连非常简单的计算都算错了。所有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18.
粗心是每个人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经常出现的现象,不仅学生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大人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粗心的毛病,但是粗心的毛病在学生的身上就表现得更加明显突出,粗心的影响可以实时体现,特别是在计算时,如何纠正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正"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学生在考试或作业时,仍出现各种各样由于"粗心"造成的错误。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审题时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及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对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某些简算、速算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记忆不准确,或与相似概念、公式相混淆;凭习惯解题,不重视检查、验算;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往往自责地说自己粗心。粗心除了由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外,大多是感知、思维、记忆等心理上的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