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勇  赵晖 《乒乓世界》2020,(1):104-105
刘先生打的是直板,他在握板时手指握得不是很讲究,抓板比较随便,尤其是后三指岔得比较开,这样就会造成发力时比较分散,不能集中,而且板形容易死,不利于处理各种旋转的来球。直板打法对中指的需求特别高,如果中指不能顶住球板,给发力足够支撑,那打起比赛来会非常吃亏。此外,刘先生在打正手进攻时板形压得比较厉害,这样会造成触球时摩擦成分过多。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2,(9):30-3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直板的反手和形成相持来展开的,以便于充分发挥横板的优势,避免在前面的短球中吃亏太多。  相似文献   

3.
上期,我们着重分析了横板选手发长球时,直板如何破解的几种可能。那么,当横板发短球时,直板又有什么拿手好戏来从容应对呢?实际上,由于直板打法的根本特点在于灵活多变,从理论上说,接短球应该更窖易体现这种优势。当然,你的横板对手既然敢发短球,就绝不是盲目为之的,他通常是为了防止你直接进攻,并利用发球的旋转变化,希望造成你接发球失误,然后他好伺机进攻。洞察了横板这种“险恶用心”,你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根本对策了——首先力争为第四板创造直接抢攻的机会,并跟进连续进攻;当难以抢攻时,至少要能反控制对方, 在防守中反攻,争取后发先至。对业余爱好者来说,由于基本功大多不是那么扎实,一味追求力量未必可取,因此,接发球时落点、速度和旋转的变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5,(1):8-89
在中国,无论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球迷中,“直板横打”都是眼下最时髦的技术。那么,直板横打的球板,是否全都要向YE看齐。像那样既轻且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对自身技术风格的判断。要想准确地界定自己的技术风格,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妨简化一下,看看在直板横打的三位代表人物——刘国梁、马林和王皓中,你更像谁?  相似文献   

5.
横板对直板 打长不打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一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  相似文献   

6.
吕海波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0):88-89
“直板横打”除了在进攻端极具威胁,在防守端也至关重要。利用直板背面防御对方的弧圈球时,要做到“取位精准、板形稳定”。由于防守有别于进攻,所以身体站得位置不用离台过近,但脚下仍要保持灵活移动,以便根据对方拉过来的球寻找防守的最佳点,充分让来球在手上“停”住。触球时,板形可以打得开一些,但一定要稳定,不能甩手腕。肘部要有支撑感,不宜晃动。  相似文献   

7.
晏学宁 《乒乓世界》2001,(10):22-24
8月22日下午我走进国家队训练馆,看见刘国梁正用孔令辉的横板与威海环翠区俱乐部的吴广打比赛,孔令辉站在一边观战,还不时给双方支招。只见刘国梁一边拉球一边对孔令辉说:“这块球板怎么这么‘肉’?你用这个板打球可真不容易。”这时,吴广把球打到刘国梁的反手位,刘国梁漂亮地用反手敲了一板直线,打得吴广措手不及,观战的人大声叫好,刘国梁自夸道:“我用直板都能敲,横板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8.
姚坚 《乒乓世界》2003,(10):58-60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当一代传奇渐行渐远,我们回望以他命名的系列球板,并不只是怀旧,也不仅仅是为了把玩其中的经典之作,而是因为,一部老瓦球板列传,就是过去20年中瑞典制底板流变历程的缩影。你是直板还是横板,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怎样在自身球伎和年龄见长的同时,让自己的球拍也因势而变。  相似文献   

9.
直板选手的优势是手腕的柔软性以及对板形灵活的运用。以前对于直板选手来说,在处理反手位的下旋球时一般会比较困难,多数情况下都要依靠侧身来完成高质量的进攻。通过增加反手海绵套胶的粘贴,直板选手也可以像横板选手一样在反手上手方面得到了增强。在直板横打中加小摩擦,就是横打攻击技术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0.
吕海波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0):90-91
直板选手在侧身位使用背面发球是一项比较少见的发球技术,在实战中,它往往能够起到偷袭的效果,进而牵制对方的线路。由于握板方式及发球动作的限制,想要把这个球发出高质量的难度较大,它需要更协调的动作配合和更清晰的击球手感。特别是在调整板形时,要着重体会拇指和食指的发力感觉。  相似文献   

11.
用直板快推的概念练习横板的反手攻,即:用拉手来调节角度,用肘和前臂把球发力推出去。 横板反手攻球时不仅仅只有拉球,像直板有威胁的发力推形成的反手攻球同样也可以用到横板中。 推挡型的反手攻球,引拍时,球拍高于球台,手腕向平侧展开的同时,拍形前倾(图一)。注意击球时间,触球时要有撞击敲打的感觉,即弹打。 这种打法最重要的是引拍击球的角度,前臂要向前突出(图二),拉手后,肘和手腕的力量储存起来,(用力停住),当球到高点时,突然发力,形成发力推型的反手攻,要突出爆发力。(图三) 对于初练反手攻球的人来说,手…  相似文献   

12.
刀光剑影     
张凡  赵晖 《乒乓世界》2007,(9):90-93
横板与直板各有所长,如果把横板比作"大刀"(横板的英文"Blade"本身就足"大刀"的意思),那么直板则是"宝剑" 。前者善于打大路球,纵横捭阖;后者小路球有优势,四两拨千斤。在前三板的争夺中,尤其是最能体现前三板难度的接发球段,直板是"苗家剑法",以细致精巧见长,尤其在处理短球上更有天然优势;横板则为"胡家刀法",浑厚刚猛,以稳健胜,在与直板的对垒中,横板选手一般更在意的是:如何从接发球环节转入相持。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2,(8):96-97
反手拧拉正手位的台内短球是直板横打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同时也是王皓的特长技术。当对方发球到他的正手位时,王皓通常通过拧拉来衔接后面的技战术实施。由于握拍法的“灵活天性”,直板运动员在拧拉时往往可以利用手腕释放更充分的爆发力,使出球更具威胁。而一旦对方再将球回到其反手位,王皓便可以利用反手快撕来形成杀板。在这两板球的衔接过程中,除了来回的步法非常关键之外,击球时的拍形调整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赵晖 《乒乓世界》2005,(9):88-93
横打还是推挡? 推挡是中国直板的传统技术,但在这组教程中,我们首先演示给大家的是反面横打,一方面是考虑到直板横打与横板反手更接近、更具有可比性,可以彼此参照借鉴,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这里针对的主要是初学者,而如今很多直板球迷都希望掌握横打技术。但这绝不意味着推挡就没有必要练习了,如果你通过前面的正手练习,认为自己天生球感不错、手腕灵活,而且性格机敏多变,那么推挡或许比横打更适合你。下一期,你将看到推挡的基本示范。  相似文献   

16.
日直两重天     
我们爱日直 与中式直板的温文尔雅、转换灵巧不同,日直性能的全部魅力,源自攻击效果的巨大提升。长方板形,重心更靠近拍头,板身厚实,食指勾住球板的握拍法能够肆无忌惮地发力爆冲,造就炮弹般的出球效果,比横板和中直更适合进攻。更重要的是,一旦选择日直,须勇往直前,以攻代守,绝无退路,无比适合暴力至上的乒乓爱好者。当然,也有球迷对金择洙、柳承敏等悍将爱屋及乌,由此走上日直单桧的收藏者之路,平直细密的木纹中藏着“剧毒”。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2,(8):98-99
反手连续拉球是直板横打基本功中比较高级的一项,本篇选取的套路是王皓第一板拉下旋之后衔接第二板拉上旋球(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高低手”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不同高度以及拍形调整的不同角度,都反映了对待不同旋转来球的击球技巧。在衔接两板球的过程中,腰腿的支撑力量非常重要。只要腰腿绷住劲儿,身体力量才不会散掉,并且从第一板顺势转到第二板进攻,保证出球质量。  相似文献   

18.
马琳的影子     
《乒乓世界》2014,(12):113-113
“马家军”的传承与创新 虽然马琳已经淡出国际赛场,但是他的“马家军”依然在被直板球迷们追逐。从YE到YEO,马琳使用过的所有直板几乎都成为了不朽经典。只是马家军的阵容已经太久没有变化,当家的YEO如今已经有八个多年头了。追溯到YE0的起源,它的前辈YE2(已停产)首次使用胡桃木这样的硬质木材作为五夹球板的面材,而由YE2演变过来的YEO将硬面五夹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增加了球板自身的脱板速度又不失纯木的手感,扩大了直板在台内球以及击打、推挡的优势。作为直板,YEO的能力非常突出,而作为横板,具备极强个性的YEO就显得有些剑走偏锋了。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3,(1):112-113
本期我们为您展示的两套直板进攻路数,颇有一些“逆行经脉”的味道。在正手位大角度发动强攻通常使用球板正面,当然。也可以用球板背面。在侧身位大角度抢拉上手虽然有了直板横打,但依然可以靠正手滑板。这两项技术从动作外观上看都极具观赏性,但使用时一定要有灵活的步法和扎实的击球感做保证。  相似文献   

20.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当一代传奇渐行渐远,我们回望以他命名的系列球板。并不只是怀旧,也不仅仅是为了把玩其中的经典之作,而是因为。一部老瓦球板列传。就是过去20年中瑞典制底板流变历程的缩影。你是直板还是横板,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怎样在自身球技和年龄见长的同时,让自己的球拍也因势而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