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搪瓷     
根据文献的记载,远在十四世纪的时候,我国就有搪瓷制品了。世界驰名的我国手工艺品“景泰蓝”,就是一种搪瓷制品。它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相传它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改进,并由于釉彩多半是蓝的,所以就叫做“景泰蓝”。但是像目前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常用的这种搪瓷制品的生产,在我国还是一种新兴的工业, 别看搪瓷器皿是极其平常的东西,实际上放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搪瓷杯子,每一个搪瓷脸盆,都凝结着几百  相似文献   

2.
茹果 《世界发明》2010,(11):72-73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已有500多年历史。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故称为景泰蓝。  相似文献   

3.
郭薇 《世界发明》2009,(10):80-81
景泰蓝又名珐琅,起源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故称为景泰蓝。景泰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它结合了青铜和瓷器工艺,融入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4.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以金属为胎,填敷珐琅釉料烧制而成瑰丽多彩的工艺美术品。各个时期景泰蓝作品呈现了它们当时时期的工艺特点,其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的不断变化,综合的发应了同时期的民族传统、人文理念、艺术创作水平及工艺技术水平等。由于各时期政治、经济发展不均等,景泰蓝作品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博雅 《金秋科苑》2010,(15):120-123
采访吴元新是个偶然,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暨民族民间服饰文化展”上我有幸见到了他。眼前这个平易近人的斯文男人,看上去,就如同我身旁的人那般熟悉,让我无论如何也难以和“美术大师”联想到一起,但一说起“蓝印花布”,他那清秀的眼神中就透出了无限的睿智和坦荡,滔滔不绝的话语不仅字字句句映出了这个作为我国传统印染行业中第一位国家级大师对他所进行事业的热爱,也出神入化地把我的思绪带入了那个古老而传统的“蓝白世界”中。  相似文献   

6.
在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属厦门籍将军是屈指可数的,而兼得“华侨将军”殊荣的黄登保同志更是珍中之宝。黄登保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卓越的功勋,用他不朽的业绩赢得了“大家共同敬仰的楷模”、“模范共产党员”、“华侨骄子”、“贺龙炮手”、“炮兵名将”、“良师益友”等一连串晶莹璀灿的桂冠!  相似文献   

7.
景泰蓝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它的艺术效果浑厚庄重,图案线条精细清晰,美观高雅,但它的制造工艺繁琐,原材料昂贵。 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制造的仿景泰蓝工艺品,其特点是工艺简单、制造方便,使  相似文献   

8.
水知道答案     
天空蓝不蓝?至少,水知道答案。 一位名叫江本胜的日本人,突然萌生一个想法:看世界各地的水的结晶,到底有何不同?于是他拍出了许许多多的水结晶照片。他发现,所有加了消毒剂的自来水,和遭到严重污染的水,都不能形成结晶,而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的结晶都美丽至极。他还做了让水听音乐、看字的试验。“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把‘谢谢’与‘浑蛋’两个词写给水看,它的结晶便会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48-49
一次,一个美国家庭住进了一位“不幸”的日本人。奇怪的是,这位“落难者”每天都在作笔记,记录美国人居家生活的各种细节,包括吃什么食物、看什么电视节目等。一个月后,日本人走了。不久丰田公司推出了针对当今美国家庭需求而设计的价廉物美的旅行车,大受欢迎。——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美国男士(特别是年轻人)喜爱喝玻璃瓶装饮料而非纸盒装的饮料,日本设计师就专门在车内设计了能冷藏并能安全放置玻璃瓶的柜子。直到此时,丰田公司才在报上刊登了他们对美国家庭的研究报告,并向那户人家致歉,同时表示感谢。而那个“研究人士”,就是那个“落难”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10.
曾教一个洋朋友写汉字,他老人家像画画一样左描右描,最后说:你们的每个字都是一幅符咒图——他没说像鬼画符,其实就是那个意思。中国人迷信“字”,觉得“字”像咒一样有奇妙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目聪心慧时尚诱发创业志本幸二,1920年出生于日本的一个穷苦人家,从小对女性服装产生莫大的好奇心。他不仅孝心无限地为母亲设计了和服式的围裙,而且爱心有加地为同桌女生制作了美丽的蝴蝶结,由此而获得了“少年服装设计师”的美誉。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大学校...  相似文献   

12.
日本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一个贪婪之徒天天梦想着发财。他听说,在遥远的大海那边,有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岛上的居民相貌厅特,脑门正中只生一只眼睛。他想,这岂不是“怪物”?我若是骗一个回来,到处一展览,不就可以赚一笔大钱吗?于是,他漂洋过海,去寻找那怪物。历尽了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那个孤岛。他欣喜若狂地跑到这些怪物中间,想和他们交上朋友。没想到,那些人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地捆绑起来,用车拉着到处展览。围观的都对着长两只眼睛的入高喊:“怪物!怪物!”这个虚构的故事意在讽刺那些想发财又不动脑筋的人。从创…  相似文献   

13.
狙击手     
他或它是一个狙击手。 “哈哈,又完蛋一个。”他将眼睛从瞄准镜上移开,自言自语道。完蛋的是一个病原体,说准确点,是一个电脑病毒。他又看了一下眼镜上的一个微型液晶屏幕,在他瞄准开枪消灭那个病原体这段时间,屏幕上的数字正从215跳到了208。“他们也干得不赖,”他想。他们和他一样在消灭电脑病毒——在电脑内部。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出新闻的年代。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设有国家级植物病毒检测基地,有人推荐一位植物病毒检测专业的博士、学科带头人来园工作,但这位博士开口就提出要做该园的业务主任。结果因他“伸手要官”卡了壳。事隔不久,这位要官的博士终于如愿以偿,去了福建省农科院,农科院专门为他成立了“果树所”,任命他为所长。  相似文献   

15.
《知识窗》2013,(19):F0003-F0003
“蓝嘴唇”是肺动脉高压的俗称,可以说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蓝嘴唇患者多为年轻人,他们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实际上生活艰辛:走几步路、说几句话就喘不过气,随时可能丧命。“80后”女孩黄欢,就是一位“蓝嘴唇”。7年前,疾病突然降临,改变了她的生活,也催生了中国第一个肺动脉高压公益组织——爱稀客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在流行的电视系列节目《百万富翁》的某一期中,我充当那个“接电话的朋友”。可是,当我的熟人被一个问题难住时,他选择了“向观众求助”。他的选择是明智的,这不仅是因为我不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而且因为数据显示观众的判断在91%的情况下是正确的。相比之下,“专家”的正确率仅为65%。  相似文献   

17.
《知识窗》2013,(20):F0003-F0003
“蓝嘴唇”是肺动脉高压的俗称,可以说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蓝嘴唇患者多为年轻人,他们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实际上生活艰辛:走几步路、说几句话就喘不过气,随时可能丧命。“80后”女孩黄欢,就是一位“蓝嘴唇”。7年前,疾病突然降临,改变了她的生活,也催生了中国第一个肺动脉高压公益组织——爱稀客的诞生。  相似文献   

18.
韦康学 《知识窗》2007,(6):20-21
鲁迅有一句名言:“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并引申出:“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这段话出自一篇有名的杂文《谈所谓“大内档案”》,发表于1928年1月,谈的正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  相似文献   

19.
他是在一穷二白中用1400万斤小米,奠基共和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他是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世界科技革命中审时度势,推动制定863计划的参与者;他是“两弹一星”23位功勋之一……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的王大珩院士。  相似文献   

20.
在佩奇警长的辖区内,有一个出了名的“独眼龙”,他的真名叫布罗兹。他从小就不务正业,到处游荡,曾经在乡下为了偷牛而被人打瞎了右眼。后来则是警察局和看守所里几进几出的惯偷,但由于他每次偷窃的数额不大,所以也判不了什么重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