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儿童的天性与生俱来,它规定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儿童的发展进程,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内在本源.儿童的天性本应受到父母的尊重和保护,但儿童这种内在的力量与父母对儿童的要求逐渐产生冲突.为了让儿童自由快乐地成长,父母应树立科学正确的育儿观念,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  相似文献   

2.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重要标准.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包括服从规则行为、诚实行为和亲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温暖、引导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积极发展,而惩罚和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父母在教育儿童时应使用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和比较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尊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两所小学的373名高年级儿童进行了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儿童自尊发展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2.高自尊组和低自尊组的儿童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多个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3.运用因素分析法对两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更为抽象的层次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几种特有的现象之一.由于家庭监管不到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发展对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形成兼具男女优势人格的双性化性别人格,在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形成中,父母教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别双性化发展的关系的量的研究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别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程度,从而推动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6.
父母的性格和相互关系,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对儿童的态度,以及家庭中发生的意外事件等,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儿童的行为大部分是在父母或与儿童关系密切的人的行动影响下不断形成的。 1.父母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国外父母数学教育观念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父母教育观念是父母教育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父母的教育行为,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父母数学教育观念作为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分支之一,对儿童数学认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近20年国外父母数学教育观念研究及其成果,特别是父母对子女数学能力的评价、数学学业发展的期望和数学认知发展的归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概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父母数学教育观念研究方向与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兰州市某省级示范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父母参与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可知,父母参与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父母参与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在幼儿园的综合表现.无论是侧重于家庭的父母参与,还是侧重于幼儿园的父母参与,对男孩的参与程度都高于女孩.  相似文献   

9.
王春超  林俊杰 《教育研究》2021,42(1):104-128
人力资本发展对家庭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对我国家庭父母陪伴与儿童入力资本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发现,父母陪伴对初中学龄儿童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亲子陪伴时间的投入会显著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督导时间的投入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能显著提升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娱乐时间的投入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但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不明显.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发展关系在儿童性别、户籍、出生顺序、留守与否,以及不同的陪伴主体等不同特征群体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父母陪伴主要通过提高与学校的交互程度、提升儿童学习的积极性等来促进其子女的人力资本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人格对创造力起到构成、引导、调控的作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对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环境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所以需要从父母兴趣及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着手,实施儿童创造性人格培养,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则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加注重在父母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和儿童的相互作用,行为遗传学等大量研究都证明了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的存在。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讨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和儿童交互作用的具体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12.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是指父母和孩子共同分享孩子的自传记忆并进行交流.父母尤其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自传叙事是儿童早期认知、自我、社会情感等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自传叙事的内容、风格以及结构影响着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方向.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父母一孩子自传叙事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自我、情绪理解、语言表达、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儿童发展中父母参与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父母参与是儿童发展教育早期干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效的父母参与能够促进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关系发展.增强父母和儿童对学校的责任感,促进儿童各方面更好的发展。应明确父母参与的界定和父母参与的结构及影响父母参与的因素,弄清父母参与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和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儿童依恋障碍的产生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父母依恋类型及自身性格特点等因素有关.对于无依恋障碍的儿童,重点在于预防.治疗儿童的依恋障碍应以依恋障碍治疗模型为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依恋障碍采用双向发展心理疗法、音乐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0-6岁是儿童神经系统及各种潜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的早期教育阶段,许多家长把送儿童进早教机构等同于早教.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教机构只是早教的补充,不能替代父母的教育.为了保证早教的效果,父母才是早教的对象.父母应该首先接受先进的早教理念,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孩子施加影响,促进孩子早期健康发展、成长.  相似文献   

16.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家庭教育,加上和父母、监护人、学校老师情感沟通不畅,使许多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造成亲情缺失,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现状,分析亲情缺失所产生的问题,指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80名流动儿童,探讨其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类型有忽视型、溺爱型、专制型和权威型四种,有66.7%的农民工教养方式不恰当.(2)流动儿童父母权威性有较高得分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46.2%,农民工在子女眼中父母权威性未达到理想水平,有待提高.(3)流动儿童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较高得分的比例随农民工文化程度的提高、流动时间的增长、亲子交谈频率的增多而加大;“同时随迁”的流动儿童中,其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较高得分均大于“随后随迁”的流动儿童.(4)农民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做到以身作则,为子女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以此改进其教养方式,并在子女中树立较高的权威性,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动因主要有三个:家庭、同伴和学校.诸多研究一致表明,在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郅焱 《华章》2010,(35)
探讨家庭因素与儿童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素质及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及态度等众多因素严重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结论:必须改善家庭结构,提高父母文化素质,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并且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武,才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姜旭  钱文 《幼儿教育》2012,(18):30-34
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其情绪管理能力可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对父母情绪管理能力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1)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有明显提高。多子女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独生子女父母。(2)父母情绪管理能力的总体水平只与儿童对发泄策略的使用呈显著相关。(3)父母情绪管理能力对中班儿童的影响大于大班儿童,尤其体现在对儿童认知重建、被动应付和发泄策略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