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早成共识;并因此使记者在群众中享有颇高的威望。而记者还有另外一面,则尚少提及———那就是:记者还堪称“无枪之将”。如果记者的这一面得以宣扬,既能加强记者自身的激励,又可进一步光大记者的形象。为“无枪之将”提供佐证的,莫过于最近的阿富汗战争了,因为那里同时进行了一场“新闻战”。阿富汗战争,已经被称为“新型战争”、“反恐怖战争”、“第四代战争”、“灰色战争”、“不对称战争”、“不对等战争”……令世人目眩。而同时进行的“新闻战”,则也不乏激烈壮观,其样式不仅带有自己的特色,而且…  相似文献   

2.
新闻宣传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实际上是两场战争,一场是军事战,一场是新闻战。新闻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对战争发展产生导向作用,影响战争的结局。信息时代的新闻宣传,使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战争直播。这种来自战争的宣传,来自战场的信息,对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加强军队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这样预言 :未来的战争不是为争夺资源而战、而是为争夺信息而战。就报业而言 ,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 ,信息战早已开始 ,现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为此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了解受众的不同阅读需要 ,及时抓住让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和新信息 ,才能使报纸常办常新、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编辑为人作嫁 ,策划选题 ,指导记者 ,都离不开信息。但编辑受案头工作限止 ,与外界交往少于记者 ,信息匮乏 ,难免使选题、指导工作出现困难。我想每天8小时以外会产生多少信息 ,每年100多天休假又会发生多少新闻。新闻工作者离不开社会生活之…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30日,军报国际版上,以较大的篇幅发表了人民日报主任记者胡锡进的一篇文章:《我在波黑战场当记者》。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从1993年7月起至1996年6月止的这段时间里,在波黑各地区和原南斯拉夫所有热点地区采访的一些经历。编者在文前的技语中说,作者这种“让人颤抖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者在波黑的身影胡锡进自波黑战争爆发到去年底结束,中国一些常驻前南地区的记者或单独、或与国内派来的记者组成记者组,对波黑总共做了40多人次的现场采访,是近年来中国对现代国际热点现场报道中规模最大的。去年底波黑和平协议在巴黎签字前后,同时共有10名...  相似文献   

6.
深入战场采写新闻,是军事记者的神圣使命。高技术条件下战场所出现的新特点,使其采写活动更面临着极大的难度和严峻的考验。只有深入地研究这些新特点,才能卓有成效地完成采写任务,不辱神圣使命。一、针对战场环境激烈残酷的特点,记者必须一往无前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因此,暴烈性是战争区别于其它任何事物和任何领域的最突出、最显著的特点。而我们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上所遇见的毁伤和破坏烈度都是空前的。这主要是因为:其一、现代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在破…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历来有两大战场之分,一是竞技大战,二是新闻大战.作为新闻大战的主角——体育记者.要想在奥运新闻战场上“攻城拔寨”.  相似文献   

8.
马岛新闻战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攻占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由此,英阿两国发生了名闻全球的海空战斗.与此同时,一向以迅速、及时、客观报道著称的西方新闻界也面临了一场秘而不宣的战争,那就是新闻界与两国政府之间的新闻战. 冲突发生后,马岛战场成了新闻记者追逐的目标,但是,除了在英国舰队中的二十七名英国记者外,再也没有一个记者和摄影师能接近战斗.新闻界只能从交战国双方首都伦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获得新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相似文献   

9.
祁谦 《新闻界》2004,(4):72-73
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一年多,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新闻战与战争的进程结合,用新闻战来实施心理战的战争形态已悄然而至。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报道号称是本世纪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世纪之战。深圳虽不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但由于深圳与香港特殊的地缘、人缘、血缘关系,全国各大新闻传媒都十分重视深圳之战,纷纷选派了精兵强将赶赴深圳,这儿自然也成了香港回归报道的“第二战场”。广东电台早在一个多月前,赴深圳记者组人员的名单就几经推敲定了下来。6月27日,新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栾瑞生率唐松麟、钟翠萍、丁海平、蓝福华等提前进驻深圳永安酒店“安营扎寨”,李键、黄海则随采访驻港部队的新闻记者一起行动。这支以地方记者为主的赴深圳记者组七名记者,在深圳奋…  相似文献   

11.
魏守伦 《新闻知识》2001,(Z1):31-32
自从战地记者这一职业出现以来,生动描述人类厮杀场面的战地新闻逐渐取代了枯燥干瘪的一般战争消息。以至于出现了“各种战争冲突中的第二主人公”的说法。 作为战争这种重大社会事件的见证人,战地记者中的大多数人以其诚笃和勇气向世人提示战争的残酷本质和血腥细节,元论是毒气战、空袭战、闪电战、丛林战、原子战这些现代作战样式,还是决定性战役的决定性瞬间,都有无所畏惧的战地记者在离炮火足够近的地方以生命为代价摄录着目力所及的每一细节。正因为如此,战地记者的伤亡率通常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消息…  相似文献   

12.
战争新闻是世界人民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了解的,也是最能引起世界舆论注目的,战地新闻采访,也就是要捕捉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能充分反映战争所体现的一定精神的新闻事实。一家媒体战事报道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战地采访的是否成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侵略南联盟的战争后,我国一批新闻工作者以特定的姿态进入战区,向世人传递关于战火、关于难民、关于战争的正义之思。作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有的甚至为此牺牲的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采访技能。从这批前线记者的实践中,对战火中的新…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长江山峡工程进行大江截流。 消息传开,国内外新闻传媒千余记者纷纷赶赴湖北宜昌,开始了一场与大江截流之战相呼应的新闻大会战。 如今,三峡截流新闻大会战早已鸣锣收兵。作为有幸参与此次新闻大战的记者,我们特意写出参战之中所见所闻所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进行大江截流.消息传出,国内外新闻传媒千余记者纷纷赶赴宜昌,开始了一场与大江截流之战相呼应的新闻大会战.如今,三峡截流新闻大会战早已鸣锣收兵.作为有幸参与此次新闻大战的记者,我们特意写出参战之中所见所闻所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中的传媒战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和平 《军事记者》2003,(7):11-12,25
伊拉克战争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围绕伊拉克战争的传媒战留给人们的思索却是深刻而长久的。这场战争,既向人们展现了信息化战争的新景观,又创造了人类社会新闻传播历史的多个第一:它是人类有战争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的战争;它是参与战争报道的新闻媒体数量和记者数量最多的战争;同时,它也是全世界由于新闻媒体传播而受众最多的战争。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战争的进程,坐在家里就能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新闻媒体使人们与战争形成“零距离”。这些现象说明一个事实,在信息时代高技术战争中,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超过以往的机械化战争…  相似文献   

16.
炮火纷飞的美伊战争之外,还有一场看不见炮火的战争在激烈进行,这便是“新闻战”。同真刀真枪的战争要付代价一样,“新闻战”也在付出代价。代价之一,便是美国大牌记者彼得·阿内特的被炒鱿鱼。阿内特是美国著名的战地记者,曾在越战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做过卓越的新闻报道工作,并曾获普利策奖。就是这位大牌记者,在此次美伊战争中,因为实话实说,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国家地理杂志》同时宣布“解除合约”。被“修理”的不止一个彼得·阿内特。随美军采访的美国记者菲尔·斯麦克被美军赶出了伊拉克,原因是他的战地报道太具体,“危害了…  相似文献   

17.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一个优秀军事记者的必须具备的品德。有了它,才能赢得前线指战员的信赖,才能写出有着真情实感的准确、鲜明、生动的战报道……这是一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报道的记者在战场上写的日记中的一段,它说出了许多参战记者战地采写的共同体验,也可以说是大家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创造的共同财富。 1979年2月17日凌晨,当我边防部队自卫还击的炮火开始猛烈轰击的时候,一些年轻记者的心情与许多待命出击的战士一样,兴奋、紧张而略有不安。第一次置身于敌我相接,生死搏斗的战场,枪  相似文献   

18.
在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在战场上运筹帏幄、决胜千里,而且动手或动口留下了许多新闻作品,读来令人回味。本刊从这期开始,陆续刊登著名新闻学者蓝鸿文先生收集并评析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9.
孙健  龚奕 《军事记者》2004,(6):43-44
如果说“硬杀伤”的武力战是一种有形的战争的话,那么媒体宣传战就是一种“软杀伤”的无形的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战争形态,不用枪弹、没有硝烟,它是在无形的战场上进行的生死搏斗,它是在广阔的领域里进行的心理交锋。《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正是这种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使我们国际广播电台驻南联盟以及其他远离战区的记者,不仅经历或耳闻目睹了一场军事战,而且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西方发动的新闻战。它给我国新闻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多方面的启示,从反面给我们上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