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用“大数翻倍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下课后,我暗暗思考,既然能用翻倍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求最大公约数呢?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短除法.有的参考资料上介绍了用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它们的乘积,所得的商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用“化简分数,交叉相乘”法,也能很快求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求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  相似文献   

3.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如果这两个数既不成倍数关系又不是互质数时,用较大的数翻倍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用较小数缩倍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4.
田永丰 《辽宁教育》2001,(1):117-118
一、教学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定义求解,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用例1学习的方法自己找出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90).   师:老师在同学们做题时观察了一下,同学们是否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样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太麻烦了?(是)那么,你们愿意随同老师一起去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  相似文献   

5.
田永丰 《辽宁教育》2001,(2):117-118
一、教学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定义求解,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用例1学习的方法自己找出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90).   师:老师在同学们做题时观察了一下,同学们是否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样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太麻烦了?(是)那么,你们愿意随同老师一起去寻找一种比较简便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  相似文献   

6.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比较》是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是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总结,同时又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方法上的延伸和归纳。鉴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将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混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在表示倍数和公倍数时进一步体会集合思想。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在具体的情境当中体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难点:会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相比,情况比较复杂,难度较大。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方法又有区别。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整除”教学的难点之一。下面两点应引导学生切实掌握。第一,正确确定短除法的除数与判断最后的商。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短除法,每次除必须用三个数的公约数(1除外)作除数,除到三个数只有公约数1为止。而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若三个数有公约数(1除外),则用三个数的公约数作除数,若除到三个数只有公约数1,而其中两个数有公约数时(1除外),还要用两个数的公约数(1除外)继续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即“两两互  相似文献   

9.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较为容易。都是先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就是把所有除数连乘;求最小公倍数要把所有的除数及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而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常混淆不清,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求最大公约数:①通常是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作除数。②必须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如:求12、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 先用3个数公有的质因数2去除; 再用3个数公有的质因  相似文献   

10.
用倍比法求最小公倍数黄忠勇(福建石狮市琼山小学)倍比法是通过视察来求两个或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种迅速、简便方法。具体做法是:先看大数是不是小数(或同时是其余的几个数)的倍数,如果是,则大数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不是就依次考虑大数的2倍、3倍...  相似文献   

11.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通常先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再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直到除得的商两两互质为止。如果用合数去除,往往容易出错。如:求12、60和16的最小公倍数。下面的算法,哪一个是错的?错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案例A师:同学们,已经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了,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吧。请大家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教师点一个学生板演:2|6812346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3×4×6=144。师:大家还有不同的结果吗?接着有学生说最小公倍数是72或48,但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继续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下去。师:既然大家求出的最小公倍数都不一样,那么老师通过找倍数的方法求出了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出示投影后。师:为什么6、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而不是48、72或144呢?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把这…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2~74页.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  相似文献   

14.
“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概念比较多,比较抽象,概念前后联系比较紧密,而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特别相近,因此学生常因概念不清而发生混淆。特别是同时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更加明显,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同时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5页例4: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材结合例4解释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算理后指出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这样做: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5页例4: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材结合例4解释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算理后指出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时,我开门见山:“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学习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我话音未落,马上有学生接口说:“简单、简单,跟两个数的情况差不多。”见此情景,我没有多说什么,就在黑板上写下三个数:12、16、18。“既然同学们已经会做了,那就试试求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学生试做后的结果令我诧异——全班23个学生个个都是这样解答的:  相似文献   

18.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传统方法是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是它的简略表示),其特点是“细分细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既要分解又要累积的矛盾。用如下约分法来求,似可避开这个矛盾,使求解得到简化。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约分法: 将两个数a,b写成分数b/a,把这个分数约成最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说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要听取他人的发言,教师和学生都有表达和倾听的义务。”只有倾听才能实现心灵的沟通,笔者在教学中深有体会。“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果大数是另两个数的倍数,那么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三个数中两两互质,那么,它们连乘的积就是…  相似文献   

20.
在分数运算中,常常需要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但是,当一组数的大数不能被小数整除,且二者又不互质的时候,用短除法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费时、费力,影响计算速度。为克服这一缺点,我让学生采用观察的方法,可将这类数的最小公倍数快速求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