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萨托里斯》(Sartoris)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第一部分充分反映密西西比北部环境与人物的小说”,在福克纳的“创作生涯中占有关键的地位”,它标志着作家开始转向他所熟悉的“密西西比州的那块小小的土地”,转向乡土和家族传统的题材,从而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十分自然的发挥。《萨托里斯》为福克纳  相似文献   

2.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本文介绍了这个神话王国的创作原委,并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作了一个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舍伍德·安德森是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的美国作家之一,这一切在短篇小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都有所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安德森被看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指向标,是美国现代派作家的先驱。他的创作对海明威、福克纳等作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舍伍德·安德森是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的美国作家之一,这一切在短篇小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都有所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安德森被看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指向标,是美国现代派作家的先驱.他的创作对海明威、福克纳等作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说的叙事方式体现了作家对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正如沃伦·贝克在评论福克纳的创作所说,“福克纳对生活的看法怎样,他的文体也是怎样。”确实,一个人怎样看待生活,实质其中暗含了他的思维模式、情感内容、人格精神。作家如果要将自己的主体精神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必然地要选择合适的文体形式。因此,通过对小说叙事方式、结构形式等小说艺术情感符号外构的分析与译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富个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文体作家”、“多产作家”。透过他卷帙浩繁的小说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诚挚的叙事人跨跃于时间与空间的河流之上,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如数家珍地向读者展示他所经营的生命世界,让读者随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踌躇满志的青年作家在奋笔疾书,他用意识流技巧展示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悲观情绪与失落心态。他便是美国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威廉·福克纳。福克纳1897年9月25日出生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由于家境破落,福克纳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十六岁那年刚上完十年级便离开了学校,靠打  相似文献   

7.
<正> 威廉·福克纳(Will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1949年由于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此以后,尤其是从他1962年去世以来,他的声誉跳跃式地与日俱增,人们断言福克纳是“一个无可比拟的最伟大、最令人振奋的当代英语作家”①,是美国的莎士比亚。美国文艺界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把他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WiilinaFaulkner,1897-1962),美国著名作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公认的南方现实主义巨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福克纳一生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其创作可分两个阶段:早期创作和后期创作。福克纳年青时服过兵役、参加过战斗,战争对他的人生历程和创作影响很大,因而他早期的作品大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其后期作品则多以美国南方的历史为背景、以死亡和变迁为题材,为广大读者描绘出了一幅美国南方广阔的生活画面和相应时期的典型南方风俗及人物活动。可以说,福克纳后期创作的每一部作品就是一部腐朽没落…  相似文献   

9.
从立体派绘画看《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最为成功的一部小说.有些评论家之所以将它赞誉为文学中的“立体派”作品,是因为福克纳在创作中打破了传统的小说时空观念而着重以人物的意识流程为线索,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地对人物工笔细画,使人物形象的各个侧面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出四维空间的层次感。而立体派绘画的艺术追求,创作原则和革新精神正好也体现了这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
威廉·福克纳于1897年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南方望族家庭,现今被公认为“他那个时代美国最伟大的两位作家之一”,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1950年他荣获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福克纳在英语语言的运用方面被誉作莎士比亚,在想象世界的创作方面被誉作巴尔扎克,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被誉作狄更斯,在内心活动的探索方面被誉作陀思妥耶夫斯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his design experiment in prayer education for Jewish students was motivated by a current educational concern: educating for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us practice. Educators are tasked with formally nurturing spirituality (Wright 2001). It is known that attitude to religious observance may change during adolescence (Hyde 1963), thus attitude to prayer needs attention. The effects/consequences of prayer understanding reach beyond religious practice itself, to encompass issues of faith, identity,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Sigel 2009). Her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a tefillah (prayer and its understanding) course on student attitudes to prayer.  相似文献   

19.
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ondon Associ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s a subject group that was founded in 1947 to ‘provide a live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to undertake the practical study of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he early history of this Association,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pedagogy and practice is the subject of my current PhD research. Within this work are key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subject English, the curriculum, and the ways in which members of a subject community work together to effect change.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background to the research project, and begins to point towards some potentially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subject and ways of working together. After two decades of top down, centralised government initiatives around English pedag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se questions are worth addressing.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证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根本条件。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如何适应新的形势 ,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有鉴于此 ,本刊特约请我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位同志 ,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为题进行探讨。这一组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探讨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