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可继承性,从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民居形态更新、人居环境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指出应探索多模式的保护与发展道路,实行动态保护和有序开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结合MOOC教学模式,探讨了如何改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将慕课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把学习理论知识放在慕课中,实验操作部分放在传统课堂上,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慕课"(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给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伟大的创新和严峻的挑战。文章针对"慕课"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它在中国现有教育体制下"慕课"中国化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中华文化中,"家"这一概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成型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审美观念、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不同,在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建筑选材、修建方式、外观造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通过对比北京四合院和安徽黟县民居,探讨中国传统华北民居与徽州民居的在建筑形制、修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最终得出两地民居在艺术风格上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百姓思维偏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传统民居选址、布局的风水模式,反映出百姓的一种类比外推式思维;传统民居的对称组群封闭式布局,反映出百姓的一种礼网平衡式思维;传统民居材质的"当下存在"和祠堂的"永存不灭",反映出百姓的一种生息循环式思维.  相似文献   

6.
微课的出现,让人马上想起翻转课堂,有些学者急于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似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微课的本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与挖掘,本文就如何把握好微课的主体部分——视频,将微课整合到传统课堂之中,使传统教学获得新的生机,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对中国人而言,家都显得至为重要.家庭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基本单位,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占有中心地位.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这一现实相适应,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相应的儒家家庭伦理也就包括“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从北京四合院这一典型的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和风格,来分析和理解传统民居中所蕴含的儒家的家庭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教育"使得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微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微蕴博,事半功倍.翻转课堂将课上的知识传授与课下知识内化进行反转,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可以有效推动英语教学的变革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慕课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尝试,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外,慕课教学技术改革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强,也实现了重新构建教与学两者之间关系的目的。本文主要就慕课视阈下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中国民居发展背景和对民居传承的紧迫性进行分析。同时,以"印象民居设计"为例,探讨了民居中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情况下,对如何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发展本土建筑的思考,最后对民居的现状进行分析,及民居传承性面临现代社会生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慕课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盛行全球,中国高校也在积极研究、借鉴与改进慕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基于慕课下的教育模式,以及对石油高校传统专业课教学的现状及缺陷的分析,文章探讨了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实施慕课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从建立慕课团队、慕课评价系统、多样化考核及慕课环节设置四个方面设计了可行性方案,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及其他石油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鲍玉乾 《文教资料》2009,(14):67-68
中国传统民居先于中国画.并对中国画的发展流变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架构入手,就其对中国画审美意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西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构造、布局、色彩和装饰,都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具有很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本文在分析西南传统民居建筑形武特点的同时.更深入挖掘这种形式下的文化意蕴及艺术价值,井进行概括与提炼,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神韵,将其与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理念相结合,探讨如何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商业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说课的概念、说课的技能和说课的评价作用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说课与上课、备课的关系.探讨不同教学经历的体育教师在说课的技能训练上适合采用的说课模式,提出了体育说课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说课的概念、说课的技能和说课的评价作用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说课与上课、备课的关系.探讨不同教学经历的体育教师在说课的技能训练上适合采用的说课模式,提出了体育说课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带有奇葩、骚扰、夯实、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等词语的句子。2.通过小组合作,概括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体会两处民居鲜明的特色及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在两篇短文的比照中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庭院文化凝结了民居中的庭院情怀,通过传统庭院文化与现代住宅区规划的有机结合,将传统庭院要素引入现代住宅空间中,探寻继承传统庭院文化的具体方法,在现代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布局形态中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8.
实证分析表明: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传统风格、实用价值和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特色;梅州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载体环境关系且其载体环境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三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建筑形式的物质基础,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载体的相互作用是形成梅州客家民居文化景观的动因.  相似文献   

19.
水车堵装饰艺术是厦门新垵村传统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和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新垵村传统民居水车堵的装饰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家文化偏向进行分析,得出几点结论:传统民居选址、布局的风水模式,反映出一种家之环境文化偏向;传统民居的对称组群封闭式布局,反映出一种家之伦常文化偏向;传统民居材质的“当下存在”和祠堂的“永存不灭”,反映出一种家之“弃祈”文化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