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琼 《初中生》2005,(6M):21-23
本至少读两遍。第一遍:把“选”、“精读提示”及“精练设计”从头至尾读一遍。第二遍:只读“选”,再做“精读设计”。  相似文献   

2.
阅读十说     
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品味,我们的大学校长就不会在高层论坛上读白字,著名的行走文化大师就不会让人逗出“石破天惊”的故事,国家级电台电视台主持人播音也不会让好事的网民辑成专集传为“佳话”了。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阅读分为二类:精读和浏览;精读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章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作家茅盾认为,读一篇文章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相似文献   

3.
获奖感言我爱看书,尤其是童话书,我的书柜中放得满满的全是童话书,有些书我看了一遍还不够,要看十几遍,几十遍。在看书之后,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让思绪漫游想象的天地。对于《唐僧师徒北京行》能在"新思路作文大赛"中获奖,我很高兴。我会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  相似文献   

5.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  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  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  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  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  相似文献   

6.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  相似文献   

7.
一本什么样的书才能令人千遍不厌,心驰神往呢?那必定是一本内涵丰富、形神俱美的上乘之作了。如果把教师比作一本书,这本书将要经历学生千万遍的精读与琢磨。假使书的  相似文献   

8.
我可喜欢看书了。在家中,我是个“小书虫”;在班里,我被评为“最爱看书的人”;在学校里,大家称我“小才女”。这些称号都是“书”的功劳。妈妈平时总爱给我买书,还爱陪我一遍遍细细品味。有了书的帮助,我的思维活跃,作文也写得很有趣。可现在,学习、作业像石头似的重重地压在我身上,妈妈还一个劲地往我身上加奥数题、英语书。  相似文献   

9.
“孙铭言,快到车站接你爸去。”我看书看得迷住了,根本听不到,妈妈就大发雷霆:“书虫,就知道看书,快去接你爸。”我一下子回过神来,只见妈妈把我拉上,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我心爱的书了。记得我第一次看到书时,是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发下来的,翻开书,五颜六色的小人出现在我的眼前,动人的故事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就这样书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9日星期一晴第一次白色的朗读“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都爱看书。老师还想知道:有人喜欢一本书看几遍吗?”“我!”晏楚芸第一个举手,“《本爱安娜》,我连着看了两遍。”“我看《香草女巫》也是。”  相似文献   

11.
女儿和我有着许多共同的爱好,其中之一就是逛书店。我们逛书店除了各自选购自已所需的书之外,选一两本我俩都爱看的书回来一起看,是我们的一大乐事。 我们一起看书有多种方式,有时是我读她看、我讲她听;有时是她念我听、她讲我想;有时一本书夹上两个书签,我俩穿插着看。无论是哪能种方式,一同读书的快乐始终伴随着我们。 最初女儿小,一起看书自然是我读她看我讲她听。无论讲什么,她都会聚精会神地听。那时只要和她一起看书,她便高兴地把她的书都拿出来,叫我一本接一本地给她读。有的书读过几遍甚至十几遍她都不厌烦,而且总是听…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2,(12):65-71
小时候,我们体验过图画书的美好;现在我们也听到很多声音在说绘本的力量。然而,在通过种种方便、快捷的方式购书之后,会是什么呢?是将书整整齐齐地放入装潢精美的书架上?是一遍又一遍反复叮嘱孩子多看书?  相似文献   

13.
黄琼 《初中生》2005,(18):21-23
[阅读提示] 本文至少读两遍.第一遍:把"选文"、"精读提示"及"精练设计"从头至尾读一遍.第二遍:只读"选文",再做"精读设计".  相似文献   

14.
读书无势利     
刘阳 《语文新圃》2008,(12):6-7
大学四年,杂七杂八的书看了不少,可多数浅尝辄止,惟一还得意的倒是把钱钟书先生五本<管锥编>精读了一遍.我发现,其实.越是饱学如钱先生者,方法越不神秘,基本思路就是人人都能努力做到的"读书无势利"这五个字.……  相似文献   

15.
我爱读书     
曹玉 《小学生》2014,(11):3
从小我就喜欢看书。庆幸的是,母亲也会花大价钱给我买书。小小的我,就拥有了一笔自己的财富——书。《西游记》《丁丁历险记》《天方夜谭》《上下五千年》……这些书我读得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一遍遍地翻看,让我至今记忆深刻。我的这些财富还为我的母校做过贡献。学校要办图书角,但是资金不够,就让同学们自发地为学校捐书,当然这些书会存档退还的。同学们有的捐一本两本,有的捐三四本,最多的也就捐十几本。而我呢,捐了一百多本书!同学们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视野     
历代名家论及学习语文,无不强调勤读、多读、精读。或曰“读书百遍,经义自见”,或曰“看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又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然而,现在从学生到老师,从学校到社会,读书风气淡薄,这对于语文教学不能不说是一种危机。因此,很有必要重弹“老调”,以唤新曲。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汇》办了100期,我读了100期,可谓百读不厌。每当月初拿到《教育文汇》时,我都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翻看一遍,然后精读其中佳作,并向我的同事推荐几篇美文。  相似文献   

18.
高考中,我的语文得了116分。取得这个成绩的主要原因是:课外读的书多,从而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高中三年,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我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无论多忙,每天我总要看报看书。我读书的原则是一博二精。“一博”,就是广泛阅读,尽量多读。三年中我读了几十部(本)小说和散文集,学习了古今中外诗歌三百多首,浏览了数百本文学杂志。另外,我还读了一些科普读物和科幻小说。读了这些书,知识丰富多了,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基本上是我课前就有所了解的。“二精”,就是对那些名家名作,我总要读上两三遍。第一遍,浏览全书,了解作…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绘本可以与大师对话,尽情感受童年的趣味,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学龄前儿童处于读图阶段,绘本恰好符合这一特点。在幼儿园充分利用绘本,全面理解绘本的内涵,帮助孩子养成爱看书、会看书的好习惯,是我们课题研究活动的重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阅读绘本一定要从图入手,通过初读、精读、阅读延伸三个环节来提升幼儿解读画面的能力,引领幼儿欣赏绘本图画的形式美、艺术美以及内涵美,以达到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体会理解,感受出作者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声音展示出这种情感。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做法是:1、重视范读。教师的范读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再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范读的榜样作用不但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内容,而且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我每上新课时,都要范读两遍。第一遍要求学生不准看书,听老师的表情,让学生知道朗读要做到声情并茂;第二遍要求学生看书,听准字音,范读过后,学生捕捉到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在一次次的练读中逐步提高朗读水平。2、模拟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