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从红军、八路军到解放军,成长的阶梯我没有跳过一阶。从当战士,一直到当旅长,后来旅改成师以后,就是师长兼政委。抗美援朝回来以前,在朝鲜是师长,后来是军参谋长,回国以后是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1955年授衔少将。  相似文献   

2.
纪彭 《兰台内外》2012,(1):58+63-58,63
(一)李德生是河南省新县陈店乡人,1916年5月出生。1930年2月参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从排长干到团长,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又当上了师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成长为第12军军长。  相似文献   

3.
吕展将军,1919年10月出生于湖南华容县终南乡,1936年于平江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参谋、教导队长、支队长、军区参谋处长、警备旅长,北平纠察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纠察总队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纠察总队总队长,北京公安总队总队长兼北京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相似文献   

4.
少华 《出版参考》2005,(14):21-22
左权(1905-1942),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送到苏联,先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闽西红军新十二军军长,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军长兼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代理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25日在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七岁.他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  相似文献   

5.
少华 《出版参考》2005,(5):21-22
左权(1905—1942),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送到苏联,先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闽西红军新十二军军长,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军长兼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代理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25日在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七岁。他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颜梅生 《云南档案》2014,(11):23-26
<正>在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战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副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67军军长李湘李湘,原名李湘林,又名李秀里,1914年2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泮中村。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路上,李湘数次受伤。突破湘江时,腿部  相似文献   

7.
萧克(1907.07.14-2008.10.24),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南宜章黄沙堡游击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二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8.
<正>将军档案:唐凯(1916—1999),湖北黄陂人。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班长、副指导员、军保卫部队长、团长兼政委、北上先遣司令部参谋、团政委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大副中队长、科长、大队长、副团长兼训练处长、抗大二分校团长,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支队政委、辽东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副主任、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辽沈、  相似文献   

9.
颜梅生 《湖北档案》2014,(10):37-39
惨烈的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挥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代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  相似文献   

10.
<正>国民党第60军原为云南的地方部队,军长曾泽生是云南永善人,他早年入滇军,曾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毕业后回到云南,长期在龙云部任职。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升任国民党第60军第184师师长和第60军军长。曾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和赣北对日作战等战役。1945年8月,从云南蒙自、屏边地区率部赴越南接受  相似文献   

11.
王凤刚 《兰台世界》2005,(10):62-63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取“精忠报国,竭尽微忱”之意),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夏,流经吉林省西部地区的嫩江、松花江发生了有史以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闻名全国的扑火英雄、“大胡子师长”、现任某集团军副军长的吴长富少将挂帅出征,担负集团军抗洪前线总指挥,40余天的抗洪斗争,他很少睡过一个安稳觉,车上既是他的流动指挥部,又是他休息的地方。“大胡子军长”累了  相似文献   

13.
张轸(1894—1981)字翼三,河南罗山人。1913年考入南京陆军第三中学,1918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初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4年回国后,在陕西镇嵩军刘镇华部任职。1926年转入国民革命军第6军,在程潜手下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等职。1928年,程潜部被桂系瓦解后,离开军界回河南老家隐居。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先后任豫北师管区司令、国民党第110师师长等职。1938年3月,率部参加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会战后,升任第13军军长。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第66军军长,率部赴缅参战。抗战胜利后,历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河南省政…  相似文献   

14.
王凤刚 《兰台世界》2005,(11):62-63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取"精忠报国,竭尽微忱"之意),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40年5月16日,他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与日军的激战中,血染沙场,壮烈殉国.他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  相似文献   

15.
凌辉 《档案时空》2007,(5):13-15
钟赤兵(914-1975),平江城关镇人.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2月26日在娄山关战斗中右腿负重伤,被截除后,他以顽强的革命意志,独腿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路,转战南北,屡建奇功.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军委民航局局长,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是闻名中外的解放军独腿虎将.  相似文献   

16.
钟赤兵(914-1975),平江城关镇人.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2月26日在娄山关战斗中右腿负重伤,被截除后,他以顽强的革命意志,独腿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路,转战南北,屡建奇功.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军委民航局局长,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是闻名中外的解放军独腿虎将.  相似文献   

17.
王继伟 《云南档案》2014,(12):35-37
<正>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临危受命,组建60军北上抗日。1938年4月,出滇作战的云南健儿便遭遇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台儿庄血战。战斗中有5位团长阵亡,其中有一位最为特殊,他不仅是唯一的少将军衔的团长,还是唯一得以归葬故土的滇军将领——60军183师1082团少将团长严家训。  相似文献   

18.
边哲 《湖北档案》2006,(10):30-31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后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代书记,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19.
三、“傻儿”师长傻话多四川电视台曾经播出过方言剧《傻儿师长》和《傻儿军长》,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剧中的“傻儿师长”和“傻儿军长”是有人物原型的,他就是范绍增。范绍增,名舜典、号海廷(1894~1977)大竹人氏犤8犦,曾任国民党八十八军军长及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将军衔,他是四川军阀中一起(注:四川方言,“紧跟”之意。),而且,还要贴得梆紧!(注:四川方言,“跟得很紧”之意)”其实范绍增是属于那种面带傻像心明眼亮的人,他能从一个农家子弟转而连长,营长,团长……一级级的升上去,没有点心计是显然不可能的。特别是临解放时,他率部参…  相似文献   

20.
赵易亚同志简历赵易亚同志1917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农民家庭。从1935年秋开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经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介绍,于1938年2月进入陕西泾阳安吴堡青训班学习,先后任协理员、教育干事,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参军,先后任抗大一分校一大队三营十二队政治指导员;第十八集团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教育科科长;第十八集团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部宣教科科长;新四军三师九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长;新四军四师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中军区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山东兵团政治部宣教部部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后兼文化部部长、华东军区高级干部理论训练班主任等职。1954年10月奉命调北京,参加创办《解放军报》。先后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解放军报社总编辑、解放军报社顾问。1955年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8月晋升少将军衔。1985年离职休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