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代中晚期,"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转换为"良知"与"知识"之辨。一般的观点认为,阳明强调致良知的道德实践,故而对经验知识有所忽略,甚至是以德性消解了知识。也有学者认为,阳明虽强调致良知之工夫,但并未轻忽知识之价值,知识有其独立的地位。事实上,阳明在论述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关系时,明确有"不滞"与"不离"的说法:良知不依见闻而有,为见闻生成之场域,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见闻之知源于意、物的分化,为良知的客观呈现,故"良知不离于见闻"。究言之,阳明既非以良知取消知识而落入泛道德主义,亦非以知识泯灭良知而落入唯知性主义,而是在承认知识价值的同时回归良知本体之澄明。  相似文献   

2.
知性范畴的演绎,是《纯粹理性批制》中最重要而又最艰深的部分。在这部分,康德想要给出范畴的客观有效性的证明。在康德看来,作为知性纯概念的范畴,虽然只是主体所具有的先天认识形式,但却能适用于与主体的认识形式不同的认识的对象;不仅如此,一切事物,只要进入人们的认识,成为认识的对象,就必然服从知性的纯形式,即范畴。换句话说,“作为先天概念的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就思维的形式而言,只有通过范畴,经验才是可能的。”(A93=B126)[注]只有证明了范畴是经验可能性的先天条件,证明了唯有通过范畴才能把任何事物当成认识的对象对之进行思维,范畴的客观性或曰必然性才能得到证明。一旦范畴的客观性得到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在于主体先天具有的认识形式这一先验哲学的主旨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所谓“客观的”,在康德那里指的是具有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认识的起源与过程。康德认为认识始于经验,认识的过程实是主体凭先天认识力把客体自由地纳入自己的网络中,自由地赋与其特性和联系:皮亚杰则认为认识起因于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人的认识通过同化和自我调节活动达到平衡态的不断发展。皮亚杰实际否定先天认识力的存在。二、关于认识的对象。康德把认识限于现象界,实质上,他指的认识对象不过是先天认识力,扩言之,即上帝的意志和伟力罢了。皮亚杰则坚持真理是个发展的范畴,客体是认识的极限,它是独立地、客观存在的、因果性等范畴都是客观的。三、结论:从一定意义讲,皮亚杰思想是对康德理论的唯物主义改造与补充。  相似文献   

4.
在对长期主导西方思想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批判中,个人知识应运而生。因其综合了内容之知、能力之知和状态之知等要素,从而在承认言语可述知识的重要价值时,将认知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默会认知能力概为知识范畴,进而跨越主客二分鸿沟,从明述与默会、普遍与具体等交叉维度重构个人知识内涵,赋予个人知识以逻辑品格与情境理性之特质,寓居和亲知引导其基本方法取向。个人知识为理解当前我国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论康德的道德自由与德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与自由是康德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如若把康德的“理性”概念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那么他的“自由”概念同样也可分为理性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理论理性和理性的自由是属于思辨哲学研究的范畴,实践理性和道德的自由是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在康德看来,道德自由是人的道德活动之原因,德性是人的道德活动之结果。因此,在康德伦理学中道德自由与德性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不仅如此,这种道德自由与德性之内在的逻辑联系恰恰体现着康德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课程及其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出相应的智力与德性,整合而成德性之智,这是必须也是最现实的价值追求。德性之智的培育是使个体超越知识人的局限而成为德性人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成智、挖掘课程知识自身的德性要素以成德、引导学生倾身于实践而实现智与德的共生。  相似文献   

7.
人的品德培育,可谓之德性之教。对德性之教的重视,和思想家研究政治问题密切相关,是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这就需要把政治哲学确立为理解德性之教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确立自由人联合体为价值取向的政治哲学主题,对阐明与把握德性之教提供思路和要求:首先是为德性之教确立现实根基,避免脱离现实社会历史条件抽象谈论德性之教;其次是理解德性之教的道德向度转向历史向度;再次是以世界历史视野为德性之教拓展实践空间。由此明确德性之教的实践路径:聚焦人的对象性存在,研究德性之教的发生机制;聚焦社会基础的变革,研究德性之教的改革策略;聚焦社会价值取向,研究德性之教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8.
顾竹平 《文教资料》2011,(22):146-147
"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诸如"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性"主"见闻"等基本命题,有利于学生自觉重视和认真对待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不仅"实在"而且"最实在"。  相似文献   

9.
康德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概念只适合于认识论,因为只有纯粹统觉是那种能够直接地意识到自身的自发性的能力,并且在对自身的意识中自我的实存已经被先天地给予了,自我意识揭示的正是思维对思维自身的直接性意识,而实践的主体、情感的主体都是不能直接地被意识到的。但这种先天的和纯粹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现象作为它的规定对象就完全是空洞的,这就是康德"思维无直观则空"的论点。而直观为思维提供的首先是空间中具有持存性的物质的知觉,由此自我在时间中的经验性意识才显示出来。所以,尽管纯粹自我意识是先天的,但对作为现象的经验性意识的认识却只能后天地进行,并以空间中持存之物为前提。由此,康德也批判了笛卡尔的那种存疑式的唯心论。  相似文献   

10.
库恩晚年自称“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者。库恩早年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虽未涉及康德思想,其康德主义在早期学术思想中有迹可循,以现象界与自在之物的区分来解释其范式转换与世界变化的关系也有其理数。库恩晚年以词汇系统(lexicon)概念与康德的先天知性范畴相类比,论述词汇系统概念及其与语言共同体的关系,以生物学中的生境概念说明世界的复杂意蕴,都表明深刻的康德主义印记。库恩在世界的主-客观性方面观点左右摇摆。库恩认同范畴的先天性而主张范畴可变,是对康德思想的某种发展。库恩的康德主义转向可以被认为是当今科学哲学研究“回到康德去”的先声。  相似文献   

11.
“志”再议     
萌发于《诗经》的"诗言志"作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诗言志辨序》),其含义一直存在争论,或谓言志即载道,或谓言志即缘情。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志"字意义的不同界定。笔者以为,后世根据对《诗经》及"志"之含义的不同阐释,实际上将"诗言志"分成截然相反的载道和缘情两个理论。  相似文献   

12.
释“清峙”     
吴寿刚 《邢台学院学报》2010,25(2):39-39,48
在阅读<世说新语>过程中多次见到"清峙"一词,由文献内容可知这是一个评价性的词汇,其意义不甚明了,在文献中也较为少见,通过考察认为其应该释为"杰出"、"卓越"之义.  相似文献   

13.
"一之日"辨     
《诗经.豳风.七月》是一篇传诵千古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却历来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不管是传统的毛传“周正”说还是今人“十月太阳历”的新说,都不能自圆其说。本文认为“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等很可能是甲骨文合文“十一月”、“十二月”、“十三月”等的误认。这样的解释既没有毛传同一篇作品用两种历法的尴尬,也没有“十月太阳历”新说与原作节令不符的抵牾。作者认为当是一种较为可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正始之音”最初是一个玄学概念。但近年来一些文学史常将这借指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本文就溯了“正始之音”这一概念的历史源流,并论证了这种借用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王瑶等学者所强调的,一种是董乃斌等学者所强调的。王瑶先生对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给予热情洋溢的肯定,他从著述方式和研究对象的选择等方面描述了现代学者的成就。就研究对象的选择而言,"小说、戏曲等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研究的人很少",至现代,我们才有了第一本戏曲史专著即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第一本小说史专著即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就著述方式而言,"叙述和论证都比较条理化和逻辑化"(陈平原《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与王瑶先生的视角有所不同,董乃斌先生则较多强调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负面后果,他认为:20世纪的趋势是"西方纯文学观影响日大,文学的范围日益集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体,这种文学观对一般中国文学史著作的面貌有很明显的影响。但现已发现,要讲清楚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不能不顾及中国古人的文学观,不能不注重文学观念在历史中的变迁,不能简单地用今人文学观去裁剪史料(说严重些,是削足适履)。"(董乃斌《近世名家与古典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这种状况,无论是将其定性为"现代化",还是描述为"削足适履",所显示的是同一个事实:如何准确地辨别或呈现中国文学的历史面目,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古典小说名著的现代误读,由于它不仅在学界也在民间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后果,问题尤大。沿着上面的思路来看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研究状况,我们发现,层出不穷的现代误读亟待清理并需要从学理的层面加以批评和引导。我们的基本立场是:立足于"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反对简单地用"现代性"或现代价值尺度去裁断古人或古人的作品。本期发表的三篇短文,从不同层面讨论了对《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的误读,并明确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阐释境界的期待。我们不敢自以为是,目的仅在于抛砖引玉,以引起学界对误读现象的关注,并企盼诸位同道积极参与清理误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分析了"之"在两段古文献中的称代对象,在这两段文献中,"之"的称代对象的确定,并不能依靠"之"的一般用法来分析,而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出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知止”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迷失的问题,并且有愈加严重的趋势。《大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也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指导书,文中关于"知止"思想的阐释对于解决当代大学生理想信仰的迷失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归潜志》14卷,金刘祁,书成于蒙古时代。“归潜”是刘祁居室之名,“因名其书,以志岁月”。是书内容驳杂,其中多有珍贵资料。笔记卷一至卷六主要记述金末士大夫言行及诗,可看出金代士风风师法于唐,诗歌亦有相当的成就,并非全守宗江西诗派。笔记记载了金末政教风俗的种种弊端,也具有一定的史料和思想认识价值。刘祁壮年后饱经忧患,他的思想中有不少进步合理的见解。至于他金亡后出仕蒙古政权,也是和他的“泽吾民”“顺乎天”的思想观念有关的,并非如后人责难的所谓“晚节不终”。  相似文献   

19.
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中兴"自明清以来就是一个为学者所争论不休的话题,褒扬者有之,怀疑者亦有之。文章分析了弘治朝的功过是非,认为所谓的"弘治中兴"名不副实,它只是一个短暂、勉强的"治世"。尽管存在诸多弊政,但是明孝宗宽厚仁和的政治品行、弘治朝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政治特色却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  相似文献   

20.
《河南志》有赖徐松辑自《永乐大典》而得以为世人所了解,特别是经过缪荃孙的校正,再加之高敏的点校而得以广泛流传。该志书是在宋敏求《河南志》的基础之上,经过元人的补充整理而最终成型的。而宋敏求的《河南志》则是对唐代韦述的《两京新记》完善升华,表明此书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该书使洛阳的城市沿革系统化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