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思维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以问启思、以说激思、以动促思的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听算是借助学生的听力与数学思维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听算是笔算、心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快速掌握听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师更需要注重小学生听算方面的能力培养。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通过"以趣激思""以理助思""以练促思",达到对学生听算能力的培养,以此优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汲取—讨论”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疑—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激疑为准备,以讨论为主线,以教师适当的点拨、概括为支点的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四个教学环节,具体是复习导入—设疑激思—讨论解疑—掌握运用,其中以设疑激思、讨论解疑为核心。近几年来我们运用这种模式深感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学生思维越活跃、参与度越高,越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习的效率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越好。笔者在教学中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激活学生思维的几种方法,即:精心设计新课导入,以"趣"激思;活用教材资源,以"活"激思;利用课本知识的有效拓展,以"展"激思。  相似文献   

5.
数学思维论认为,数学思维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中,以“思”为主线,构建“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合作探究、点拨启思;巩固提高、引发深思;总结评价、促进反思;精设作业、练中多思”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在趣中思、动中思、玩中思、探中思,发展思维素质,促进数学思考,实现有效教学,这对当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学思维论认为,数学思维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中,以“思”为主线,构建“创设情境、激趣诱思;合作探究、点拨启思;巩固提高、引发深思;总结评价、促进反思;精设作业、练中多思”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在趣中思、动中思、玩中思、探中思,发展思维素质,促进数学思考,实现有效教学,这对当前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创设晴景、以疑激思、因材施教和动手操作四个方面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结合个人数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几种方法。一、激“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教师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激疑,启发学生质疑。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石子有长度,还有的说因为有面积、有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不得其解时,…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做思共生"的学习活动。借助信息技术,能萌生学生"做思欲动",能激活学生"做思情绪",能催化学生"做思想象"。在教学中,通过"暗箱式活动""微观性活动"和"精细化活动",能将学生的做思共生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做思共生"活动,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张琪 《数学教学通讯》2023,(17):60-62+65
深度学习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真正地践行深度学习呢?文章以“圆锥的侧面积”的教学为例,以实践操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从“创设情境,激趣启思“”问题驱动,逐层深入“”加强整合,发散思维”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素质,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教师驾驭问题能力的基础."学"源于"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去展示自我能力,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去感受成功的快乐.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经验有三点:以"新"激趣;以"广"激趣;以"评"激趣.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知识,学生在"动"中"思",在"思"中"问",以"动"促思,以"问"促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兴趣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始终是个热门话题。必须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数学教学中,采取让数学贴近生活、以美激趣、以史激趣、以奇激趣、以情境激趣、以成功激趣等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适时质疑,激发学生去"思"1.激趣针对数学学科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充分挖掘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沟通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谈吐,创设教学情境,感染学生;让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5.
数学趣味化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数学趣味化教学法的实施应以俗求易、以奇激趣、以巧引思、以美激情、以乐克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发挥教师表率作用——以德激趣,加强学习目的教育——以需激趣,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以奇激趣,挖掘数学美育因素——以美激趣,正确诱导学习方式——以成激趣"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兴趣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始终是个热门话题。必须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数学教学中,采取让数学贴近生活、以美激趣、以史激趣、以奇激趣、以情境激趣、以成功激趣等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之一是不愿动脑,不爱思考.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使学生变得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使思与学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肤浅体会.一、以趣激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思考和学习.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喜好、知识水平,结合教材,联系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变换  相似文献   

19.
吴敏 《文教资料》2008,(27):123-124
如何使文言文教学达到有趣、有效,一直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紧紧围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从以趣激读、以问促思两个方面进行探析,指出只有将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疑"为经,"思"为纬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结构方式,它注重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全面地把握学习材料,突破课堂教学结构的局限性,把一节课上知识的学习融入学生学习的整个历程。特级教师华应龙在全国数学观摩课中执教了《圆的认识》一课,华老师的这节课就采用了这种粗线条的整体架构、开放的结构方式。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寻宝情境,以"疑"为经,以"思"为纬,在寻宝情境中充分地激疑、释疑和存疑,从而激活了整个数学课堂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