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是教师要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使历史与社会课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充满魅力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课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带着学生走进社会课教材,让他们从中真切地感受,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社会课教学效益。激趣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社会课的愿望,使之不致于对自己比较生疏、时空差距较大的教学内容感到乏味,首先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之中不知不觉步  相似文献   

3.
社会课教材图文并茂,寓知识于丰富多彩的插图之中,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进行直观教学。社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插图的重要作用,并加以巧妙地运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提高认识,激发情感,达到社会课的教学目的。 那么,在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插图呢?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和思想品德的主要课程.如何开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氛闱,激发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体验学习与参与的快乐,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学好社会课 ,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几年来 ,我在社会课教学实践中 ,体会到社会课教法与其他学科教法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以下是我在社会课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的做法。  一、巧设疑问 ,诱发思维 ,激发兴趣  “疑”是思维的开端 ,“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可以转变为对学习的动力。社会课教学 ,跟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在各个教学环节巧设疑问 ,诱发思维 ,激发兴趣。  社会教材在许多单元和课的开头 ,都巧设疑问 ,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获得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课激趣五法○赵玉琴(南昌市百花洲小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儿童认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我在社会课的教学实践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社会课的兴趣。1直观激趣所谓直观激趣,就是在社会课中,利用课本的插图、社会图册书及电影、电...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四敢”精神 (敢说、敢想、敢做、敢争论 )和创新欲望。我在社会课教学中 ,根据课本教学内容的特点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密切联系社会实际 ,寓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于社会课教学之中 ,巧妙地、潜意识地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欲望 ,从而营造出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一、激发兴趣 ,诱导创新意识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起点 ,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份。要在社会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就要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在教学中,创设开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置身活动情境,经历体验感悟;再现学习情境,深化道德知行。优化品德课教学,让品德与社会课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品德与社会课擞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多种学习渠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内容,把握信息技术和品德与社会课的结合点,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机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张全岗 《考试周刊》2014,(45):170-17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既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关键。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培养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语,激发学生兴趣,以优美动听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漫画、直观的多媒体电教手段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因教师讲授过多、课堂沉闷而尚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创造足够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机会。本文尝试引入项目学习的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社会课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社会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和初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能力的形成要靠学生在合作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和实践,从而得到锻炼和培养。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谈社会课的合作学习问题。   巧妙导入,唤起合作兴趣。巧妙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社会课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巧妙导入,唤起合作学习的兴趣。如“认识祖国和世界”部分,大多是地理、…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因教师讲授过多、课堂沉闷而尚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创造足够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机会。本文尝试引入项目学习的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何艳 《河北教育》2003,(10):40-40
上好社会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它上成学生喜爱的课。只有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课的教学质量。下面就简要谈谈几种激趣的方法。一、故事激趣社会课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历史知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阐述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就显得有些乏味、单调。例如教学《开明君主唐太宗》一课时,学  相似文献   

15.
根据社会课的特性和任务,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采取情境教学是提高社会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所谓情境教学,即是一种兴趣教学的升华,指教师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感情的波澜和引人入胜的环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此在社会课教学中,利用形式各异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现代教学大多借助于录音、录像、幻灯、电影、电视等电教手段,通过形象的材料,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第四册…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课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注重收集 资料,激发兴趣,培养综合能力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有了兴趣,才会有所追求,排除干扰,专心投入其中,社会课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知识面广,但教材篇幅有限,介绍的比较概括。要使学生好地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有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收集的方法、途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过不探索,找出了几种收集资料的方…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往往依附于导入新课、学习新知、活动实践、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之中。利用电教媒体科学、准确、形象、生动、视野开阔等方面的优势,能优化社会课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公开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社会课一开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这将会给新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电教媒体参与性的功能,通过对事物及具体场面的创设和刺激,能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在感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学科。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对情境教学法进行介绍,其次分析从课堂导入到情境教学法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具体运用,最后提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传统社会课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学校教育是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服务,传递给学生以人的情感和生命的脉动,提高学生生命价值的有意义的活动。以“学生为本”是社会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新理念。由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决定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社会课教法,否则将无法生存。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社会课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问题,用歌唱法创设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愉悦和激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如学习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用…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课标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性。 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宽松、愉悦、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教学《春天的故事》一课中,我用董文华演唱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进行导入,然后问学生:"同学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