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的报纸越来越多了。报纸多了,自然就要出现竞争。于是,出现了发行等各种大战,其中的战事之频、战术之多、战场之大,令人眼花缭乱。纵观这些大战,人们会发现在战略上多是舍本逐末,捡了芝麻扔了西瓜。一些报纸没有把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给人一种办报人功夫在报外的感觉。人们常说,质量就是生命。这个命题,不仅适用于物质产品,也适用于精神产品。而作为新闻媒体的报纸,其质量的第一表现,则是独家新闻,第一时间新闻。比如说,外国报纸哪一家首先报道了中国粉碎“四人帮”,中国报纸哪一家首先报道了“南丹事件”,这报纸立…  相似文献   

2.
孙焕英 《传媒》2003,(3):11-11
当前中国的报纸,实在不少。报纸多了,自然就要出现竞争。于是,报界大战,金戈铁马,好不热闹。战事之频、战术之多、战场之大,前不见古人。比如,发行大战、有奖大战、促销大战、价格大战、扩版大战、分娩大战(母报办子报)、易帜大战、用纸大战、版式大战乃至字号大战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1999年…  相似文献   

4.
报纸编辑在网络时代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愈来愈体现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人们对信息的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前一时期的报纸扩版大战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对信息总量的增长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下商品供给的总量渐趋饱和,人们自然把注意力转到商品的质量问题上。所以接下来报纸间的竞争将会是信息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报纸发行量为焦点的一场世纪大战,已经降下帷幕,但咚略战鼓声还在中国上空回旋震荡。使人焦躁,不安,困惑,忧虑……耗费滴滴心血、汗珠,好不容易印刷出版的报纸,如果人们不肯问津或者敬而避之,该是编辑部已临近关门大吉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发行量的多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它反映了读者的评价、报纸的质量,关乎到报纸的寿命。时下,我国报  相似文献   

6.
一张报纸,头版头条就是导向、就是榜样。对于党报来说更是如此。能否选好头版头条,对于提高党报的宣传质量,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非易事。解放军报编辑部近年来为了提高头版头条质量,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逐步探索和建立了头版头条评选机制,通过用科学的机制选用头条,增强了头条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可读性,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一、面对“头条大战”的困扰,只有建立科学机制,才能确保头条质量解放军报的头版头条评选机制是被“头条大战”逼出来的。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和我军唯一…  相似文献   

7.
王荣 《新闻实践》2001,(3):28-31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天……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  相似文献   

8.
王荣 《青年记者》2001,(1):10-12
近年来,在国内报纸市场上,“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的浪潮此起彼伏,硝烟弥漫,特别是时值岁末,有关报纸“价格大战”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你瞧,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一波未了,昆明报纸的“发行大战”又烽火连连……一时间,“价格大战”和“发行大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报纸的“发行大战”呢?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观察、辩证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为何会发生报纸的“价格大战”目前全国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南京、昆明等地则尤甚。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南京报业的低价和超低价竞争。一份报纸只卖1角钱,如此低价位的“价格大战”,在中国报业史上实属罕  相似文献   

9.
马铁护 《新闻知识》2000,(11):40-41
近几年来,价格大战在我国此起彼伏,这些多发生在生产厂家或商家之间,人们并不陌生。而去年以来,在一向平静的报业市场,价格大战的旋风也骤然刮起,1999年南京报业的价格战,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报价混战的先河。事实上,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报纸价格大战,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此做一番简单的梳理。先看一段报纸价格史上的趣闻。在法国新闻史上,政党报纸时期的报纸与其它国家一样,大都有接受政府、政党津贴的传统。而到了廉价报纸时期,报纸不再是政党斗争的工具,而成为一种可以带来利润的“印钞机”。法国著名报业家吉…  相似文献   

10.
邵竹畔  孙国桐 《传媒》2005,(8):22-23
往昔的大连从6月开始,报业市场便展开了发行大战,愈演愈烈。如今,大连各都市报总编辑的手互相握在一起,“化干戈为玉帛”,有奖订报不搞了,各社区报纸促销的广播喧嚣声没有了,停止了一些低价促销活动,各报都在办报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互相促进,使大连报业走向了公平、有序竞争的繁荣之路。这是大连各都市报吃尽报纸发行恶性竞争苦头、经过充分协商、共同签署《规范大连地区报纸发行秩序合作协议书》后,带来的喜人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报纸总量的迅猛增长,报界竞争日趋激烈,具体反映在广告大战和发行大战上。竞争的焦点是报纸的质量之争,因此,只有全面提高报纸质量,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关于如何提高报纸质量问题,笔者已在前文《报纸须在典型报道上下功夫》和《报纸应重视评论》两篇文章中作了一些探讨,本文是续篇,是探索报纸质量命题的继续和延伸。 报纸专栏是由若干有共同性的稿件组成的有相对独立性的、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组成专栏的稿件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心愿、视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与此相比,报纸的农村市场并没有呈现出可喜的变化,甚至报纸读者在农村正在流失、萎缩。农村不需要报纸了吗?当然不是。涉农报纸仍在苦苦支撑,都市类报纸虽然意识到了农村市场之大,但并没花费大的心力去做,报纸还没有真正打进农村市场。究其原因,就是农村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民读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据测算,未来11年如果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5%的世界平均水平,将有2.5亿农村人口变成市民。单是这部分人,就是一个潜在的庞大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3.
论"无效信息"与"泡沫版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新闻知识》2002,(4):12-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报纸的版面越办越厚,电视的新闻类节目播出的时间越来越多,就是顺应这一需求的有力证明。在报纸一浪又一浪的扩版潮中,有些报纸的版面已多达七、八十个版。可是,让人遗憾的是,许多报纸的“含金量”并没有随着版面的增多,而成正比的增加。不少读者反映,有些报纸厚厚的一摞,可翻来翻去,也没有多少可看的东西,常常三五分钟,就把几十个版看完了。放下报纸,也没有什么能记住的东西。长期以来,报人都把增加报纸的信息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认为信息量的多少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追求高格调的可读性周正荣报纸宣传也要讲究效益中国进入了效益时代,在经济工作中,应当讲究效益,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那种没有效益的产值,没有效益的速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摒弃。那么,宣传工作,要不要讲究效益?报纸宣传,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宣传,有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5.
杨钰 《新闻采编》2003,(4):45-46
在商界 ,经营者把顾客比作上帝。推而言之 ,办报人的上帝就是读者。一张报纸办得好与差 ,要看它的读者群多还是少。一般来说 ,报纸办得好 ,读者就多 ;办得不好 ,读者就少。读者多与少 ,读者面大与小 ,是衡量报纸办得好与差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张报纸读者根本不愿意看 ,那就失去了办报的意义。报纸是靠编采人员办的。要想办好一张报纸 ,必须要有一支好的编采队伍。编采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新闻敏感、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深入实际生活的程度 ,都直接影响着报纸的质量 ,影响到发行。因此说 ,一张报纸有没有可读性 ,读者愿不愿意看 ,直…  相似文献   

16.
报道一场大的体育赛事,需要持续地展示精彩的过程和结果,报纸因自身无法传播声像且容量有限,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本土举行奥运会,与之同步的是一场媒体大战,要比手段优劣,比投入大小,比内容高下,比传播效果。出于对平面媒体在现代传播手段突飞猛进下发展前景的看淡,外界对报纸在奥运报道大战上的表现并不看好,甚至连在业内一向自信的报纸,自身也是乐观的少,悲观的多,高调的少,低调的多。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于海外华文媒体的认识多限于报纸,但实际上电台、电视和网络媒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华语广播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南亚,二次大战之后继续发展。20世纪60  相似文献   

18.
莫忘“守关”意识顾冰清有家报纸发了1条江苏某地渔民大发鳗鱼苗财的消息,文中写道:今年春节以来,这里鳗鱼苗旺发,500多渔民凭借“风水宝地”之优势,展开了捕鳗和贩鳗大战。据不完全统计,3个村渔民在近百天中靠捕鳗进财1600多万元,人均收入3万多元。短短...  相似文献   

19.
“大报、小报,卖不出去就是废报;日报、晚报,没有发行量就没有广告。”这是一位地方报老总的名言。以往的发行大战,争夺的主要是公费订阅市场;当今各大城市的报纸开始争夺报业零售市场,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报纸定价上。 以南京为例,除《扬子晚报》、《服务导报》、《金陵晚报》、《每日桥报》之外,新登场了《经济早报》、《江苏商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共有十家日报角逐报业市场。几家新登场的报纸为打破原有的报业格局,纷纷用低价冲击市场。 面对硝烟弥漫的报价大战,很多业界人士深感困惑:报纸到底应该怎样定价和定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报业市场的剖析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20.
(一)人们常把要闻版比作一张报纸的“脸面”,甚至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虽然有些“以貌取人”之嫌,但也颇有道理。这是因为,透过稿件的长短搭配、轻重处理,版式的高低组合、区位排列,报纸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要闻版更是直接地、集中地体现了一张报纸的读者定位、价值取向、风格特点和办报质量。没有哪张报纸不注重自己的“脸面”。生活类报纸、晚报和都市报类报纸自不必说,这些报纸为了增强视觉冲击力,强化卖点、卖相,将各种版面手法用到了极至。各级党报紧随时代的大潮,要闻版成为其经营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