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欣  叶巍 《体育与科学》2006,27(3):95-96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极受学生欢迎的大众运动项目,已经在高校中悄然开展起来,本文将从健身、娱乐、审美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高校开设体育舞蹈选项课的积极作用,为推进高校体育舞蹈开展,改进课程设置,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体育舞蹈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它集音乐、体育、舞蹈、表演、艺术等于一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表现力,艺术感染力也不容小觑,因此体育舞蹈教学深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众多高校开设了体育舞蹈课,以方便学生的学习.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中的普及与开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热衷于体育舞蹈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张习常 《体育科技》2014,(1):145-146,162
对淮南师范学院等皖北六所高校进行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皖北高校体育舞蹈课程都已经开展,但由于课时少等原因,大学生只可以通过公共体育选修课学习其中的伦巴、恰恰及华尔兹等部分舞种;高校学生主要通过学校课堂、晚会等宣传表演来了解体育舞蹈,他们选修体育舞蹈课程最主要的动机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皖北高校体育舞蹈专项教师人数偏少,缺乏相应的外出培训机会;体育舞蹈教师的职称结构与年龄阶段基本是一致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影响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因素是多重的,其中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不够、学校对体育舞蹈不够重视及教师水平的缺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建议:各高校应加强与体育舞蹈课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重视教师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教师提供更多业务培训机会,制定合适的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和选择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试论体育舞蹈的作用与实施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舞蹈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深受各年龄层的青睐。本文拟就体育舞蹈的内容、分类、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对高校如何开展好这项运动提出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析普通高校开展国际体育舞蹈课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体育舞蹈是集体与舞蹈为一体,融体能锻炼与艺术修养为一身的国际体育运动项目。目前这项运动风靡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也呈兴起之势,不同规模和级别的比赛受到普遍的欢迎。但如何开展、普及和提高这项运动呢?本文就高校开展体育舞蹈课做了以下研究。 1.高校有开展这项运动的良好氛围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校课程创新的进一步开展,以及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开设,如何对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的课程进行系统科学的设置成为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体育舞蹈课程因其轻松动感的音乐,优美活泼的舞姿以及较强的互动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可以在体育舞蹈课上学习简单的舞蹈知识,提升自身气质,也能在竞技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教育工作者应通过优化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的课程设置近一步发挥该课程的优点,提高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徽 《体育风尚》2023,(12):41-43
本文通过对现代技术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现代技术对体育舞蹈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主要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运动追踪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技术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技巧的发展。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广现代技术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8.
当今大学生对体育项目要求较高,既要健身又要美体,这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需求所决定的。体育舞蹈融运动、娱乐、音乐于一体,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艺术性,深受大学生欢迎。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健身价值、社交途经、可接受性等方面的探讨,并对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活动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引导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传播、推广此项运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以期促进今后体育舞蹈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现状、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现状、课余锻炼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安徽省高校体育舞蹈已开展起来,但现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这将严重影响体育舞蹈的发展;3)学校开设体育舞蹈的学时少,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4)体育舞蹈宣传力度不够,体育舞蹈氛围差,学生参与意识弱;5)场地设施能满足基本教学要求,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的学校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