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卉 《传媒观察》2011,(2):45-46
2010年9月10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岗镇强拆钟家房屋引发自焚事件。事件结果,钟家一户三人烧伤,一名伤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江西对宜黄强拆自焚事件做出处理,宜黄县委书记、县长被免职。实际上,在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发生一周后.  相似文献   

2.
王立军 《记者摇篮》2005,(11):29-31
人的生命是宝贵。新闻的真实如同人的生命一样宝贵。为了还一名自焚未遂民工清白的承诺.更为了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为此,我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查跟踪采访。  相似文献   

3.
目击     
自焚未遂 8月25日,宝鸡市跃进路一男子加和小区物业办发生纠纷,浑身泼洒汽油、手拿打火机欲自焚。在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头一年,国际国内突发性新闻事件不断。国内方面,先后发生了“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集体自焚事件、石家庄特大爆炸案、中美撞机事件。全国系列烟花、煤矿爆炸事件、南丹矿井透水事故等;国际方面,印度特大地震造成2万余人死亡、美国潜艇撞沉日本渔船。尼泊尔王室血案、美国“9·11”事件、美英对阿富汗动武、巴以冲突急剧升温、印尼政局动荡、俄客机远东失事等重大突发性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在走廊里看见几个年轻人在谈论一个自焚事件:警察用脚去踩踏燃烧的火苗,自焚者在地上翻来滚去,痛苦不堪。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惊喜异常。只是绝对像遇到天上掉下肉包子还捎带着蒜泥的那种神情,全无怜悯之心。心头不觉涌上一阵悲凉,脑海里掠过鲁迅笔下华老栓的身影:一早摸黑起床,佝偻着背踱向屠杀的刑场,为的只是让蘸上烈士鲜血的馒头,治好他儿子的积年痨病,至于杀了谁、谁杀的,全然不顾。然而,华老栓毕竟还有为儿子治病的动机,而那几个年轻人谈论此事于已毫无益处,纯粹是一种“看客”心态。  相似文献   

6.
数名“法轮功”痴迷者于农历除夕在天安门广场制造的自焚惨剧,震撼了社会各界。国际社会亦纷纷谴责“法轮功”邪教组织惨无人道的罪行。面对惨剧,我们不由沉重思考,如此荒谬、虚妄的歪理邪说,如此邪恶、伪善的邪教活动,何以竟让这么多的,包括各个行业、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深陷其中并深受其害?是什么样的气候与土壤使这些人不去相信我们多年着力宣传、教育、普及的唯物史观与科学理念,却沉溺种种迷信愚昧活动中而不能自拔?我们都深切地爱着我们的国家,由此我们不能不严肃地反躬自省,在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向着富强、向着现代化迈进的时…  相似文献   

7.
"2010,微博元年",在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新闻事件主角利用微博,把事实真相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网上,普通公众近乎零距离接近事实真相,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加速了事件解决的进度,最终促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得到相对完美的解决,成为2010年普通公民利用“微博”维权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8.
春节休假的最后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新华社的长篇报道《邪教“法轮功”的又一滔天罪行》;第二天,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新华社关于“法轮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的通讯、评论、消息、资料、图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以及香港明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众多报纸的版面上,赫然醒目,催人揪心捧读,引发强烈共鸣。由于精心的组织策划、深厚的采访调查和适时的播发时机,这组报道给读者以鲜明的振聋发聩、后发服人之感,是江总书记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9.
强哲  晓光 《今传媒》2005,(1):38-39
传媒,为社会的改革鼓呼,又因自身的改革阵痛。犹如集香木而自焚的凤凰,腾飞在痛定思痛的烈火中。一步步走向市场,一步步走向竞争,一步步走向规范。于是我们说:中国传媒竞争已经进入“板块运动”的时代,风云际会,激情荡漾,一些高峰在巍然隆起,高贵的品质在悄然彰现……  相似文献   

10.
为维护女性权利和提高妇女地位,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女子创办了首家全部南女性管理和采编的报纸,这在阿拉伯世界也是第一份。据报道,这家女性报纸目前每半个月出版一次,领导、编辑、记者、摄影、排版以及其他技术人员共20人,全部为女性,在伊拉克库尔德族地区多个城市发行。报道指出,由于伊拉克库尔德族女性遭受男性的压迫和社会的歧视.多年来她们采取自焚、自杀和谋杀等表示反抗。  相似文献   

11.
最近从<燕赵都市报>上看到一篇<未上天先自焚(肩题)合肥市一架自造飞机滑行时被烧毁(主题)>的报道.这则消息说的是一飞机爱好者用汽车和摩托车配件,花了一个月时间,自造了一架重达200多公斤的简易飞机在滑行时起火,被烧得面目全非的事.消息虽然新闻要素齐全,交代的十分清楚,文字语法上也没有多大的问题.然而,遗憾的是,读了之后,让人总觉得心里不舒服.笔者认为,问题就出在肩题"未上天先自焚"这一句上.虽然作者在制作这一标题时费了点心思,写得也比较新颖幽默,然而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情味",没有"幽默"到地方上.  相似文献   

12.
凝固的肖像     
徐斌 《新闻实践》2011,(4):F0003-F0003
在今年的人民摄影报“2010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潇湘晨报》记者杨抒怀拍摄的反映江西宜黄抗拆迁自焚事件的《宜黄钟家姐妹》(附图一),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获得了年度最佳照片。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13日清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金华村发生了一起恶性违法建设拆迁事件,女主人唐福珍以死相争未能阻挡住政府组织的破拆队伍,最终自焚于自家楼顶天台,造成重度烧伤。11月29日晚,唐福珍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4.
"2010,微博元年",在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新闻事件主角利用微博,把事实真相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网上,普通公众近乎零距离接近事实真相,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加速了事件解决的进度,最终促使宜黄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组织过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收集活动,曾国藩在攻入天京时组织官兵扑救被太平军自焚的宫殿,从中抢救了太平天国的印鉴,曾国藩用心保存了李秀成的<自供>--太平天国从起义到失败的历史记录材料,曾国藩注重收集、保存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思想意识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微博在中国的发展仅仅是这两年的事,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的公共事件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和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让"草根"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也更有价值。本文从分析微博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入手,引出对微博舆论情况的讨论,并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引发的博友的关注为例,说明微博上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生成机制等。最后论述微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第一年真可以说是风起云涌的一年.从新春的法轮功痴迷者的自焚、远华大案,年中的申奥成功、足球出线,直到年底的APEC会议和人世,加上国外的9·11事件和随后的阿富汗战争,等等等等.这一年里有太多的事值得人们关注了.  相似文献   

18.
从2009年作为一种网络"时尚"出现在公共领域开始,3年来,微博从网民的狂欢逐渐变成公众介入公共事务最强大的工具.①从Web2.0到Web3.0,技术革新使得这一工具的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把关人"的监控,从而填补了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上的相对缺失.回顾今年的重大微博事件,越来越多的公众敏感议题被微博平台推上风口浪尖,从"宜黄拆迁自焚"、"360和QQ大战"、"我爸是李刚"到"唐骏学历门"等,几乎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袁燕 《新闻窗》2012,(3):15-17
一、“钻石模型”取代“倒金字塔” 过去的两年,中国网民在微博上第一时间围观了大学生王凯对舟曲泥石流灾难的报道、江西宜黄拆迁自焚案当事人钟如九的微博以及学者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等活动,让公众充分意识到微博的自媒体和社会动员功能。但是真正让公众清清楚楚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的,还是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财经这样的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因拆迁引发的社会冲突性事件可谓层出不穷,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取消了行政强制拆迁。距离该政策修订时间点最近的江西"宜黄强拆事件"在推动相关政策修订方面可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2010年9月,江西宜黄县境内发生一起村民自焚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