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研究城市品牌创意时,笔者曾经看过一个城市的创意方案.这个创意方案的对象是中国北部一座不大的城市.在看到这个创意方案之前,笔者并不知道这座城市,甚至连这座城市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之所以提及这十城市的创意方案,只是因为,在这个创意方案的前面,有一句话:“每一个城市都可以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印度在我们的脑海里,只是几个抽象的片段。其实我们也并不了解中国,我们所看到的,要么是纯粹的喜悦,要么就是歇斯底里的控诉,没有人用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的眼光,来打量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书选介     
《全国新书目》2008,(19):70-75
《城市的秘密:地下万象》[美]马歇尔著周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定价:36.00元罗马街道下,曾经是宗教祭祀活动的密室;巴黎地下,钢和玻璃结构的列车悄然驶过;伦敦城下,暗河溪流涌动。地下万象为我们展示了城市的个性,包括城市的起源和历史,在某些情况下还预示了它的未来。作者选取了纽约、巴黎、罗马、东京、北京等12个大都市,经过详细的考证和梳理,向读者展示了大都市奇妙的地下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随着地下空间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急需将不可视的地下世界变为已知。掌握和摸清地下管线势在必行。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雨季如期而至,去年北京7·21大雨,夺去77条生命。一年过去了,高考女孩跌入排水管道不幸身亡、南宁一位女士暴雨中跌入无盖下水道失踪等类似新闻,伴随汛潮不断出现。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看不见的"良心"除了靠法律来约束外,官员政绩考核中不能只关心各种疯狂增长的数字,要把让人民安居、切实抓好排水系统这种看不见的工程,当作对城市管理者政绩的最好考核。雨必涝、暴必害,几成城市顽疾。我们日见高楼大厦、广场绿地、体育馆及地铁捷运等浩大工程填充了城市的"面子",却鲜有城市管理者在地下管网、排水系统等"里子"项目上动真功夫。光鲜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背后,像"血管"一样被掩藏在"身体"内部的地下管道,却呈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公共事业之一的自来水行业,是连接千家万户的纽带,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正常动转,自来水管网是城市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费用约占整个工程总投资的50%~80%,昆明市输配水管网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长而逐步形成多水源的环形供水系统,由于自来水管网均为地下式这一自身特点,属隐蔽工程(凡要掩理起来的工程,如管道和仪器的埋设,基础的开挖和冲洗等等),在我们的城市地下还有许多其它设施,如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煤气管、下水道等,因此,我们的给水工程技术档案真实地反映了…  相似文献   

7.
组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检索中心刻不容缓金琦在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城市地下管线在建筑施工中屡遭损坏的消息。在众多报道中,《文汇报》一篇“有关人士就防止地下管网屡遭损坏提出建议:地下施工应有章必循,地下管线需建立档案”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首批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的申评和审结,相对于当下这个充满记号的世界,可以说,是再一次为我们的城市记忆打上了一个结,如同我们的祖先曾经结绳记事那样。  相似文献   

9.
一、引子 从“新闻的真实”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设问,新闻与原先的事实,或新闻媒介对世界的的描述与我们身处时这个客观世界本身是否一致。 对“新闻的加工”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承认:世界上不存在未经传播的新闻;世界上也不存在不作加工的传播,对受众而言,一切新闻都是被加工过的制成品。 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记者对单个事实,尤其是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可能都是完全正确的,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所说:“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因为它是已知的就一定也是被认识了的”。所以说,新闻的真实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即新闻的真实程度。它作为一个变量,既取决于  相似文献   

10.
正心理导读:没有完美的人,我们需要多看看自己优点和拥有的地方,就容易感觉到价值。我们都是半杯水,看你看到空的部分,还是看到有的部分。我想谈谈自我价值。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在这个城市,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否定自己。充满了挫败,抑郁。看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10,(18):25-27
大水淹城。当批评家质疑中国地下水道设计能力的时候,规划设计师却提醒,城市循环排泄的失效并非中国人的设计理念落后,而是城市发展超速失衡。“再精密的设计也经受不住城市化的冒进。” 实际上,在中国城市的地表下,从古至今都存在大量前人开发的地下工程。有些工程甚至还曾体现出世界领先的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12.
苏光兴 《北京档案》2008,(10):18-20
从1978到2008,整整3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这30年,我们的国家发牛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所表达的一样,中国的大门打开了、北京的大门打开了;世界各国的朋友们通过奥运这个途径,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一一个又一个奇迹,感受到了我们北京今天的美丽。  相似文献   

13.
"我想当亚运结束,一个城市会进入常态化的管理,而不是什么‘亚运标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城市进入一种更优良的行政管理、资源管理,而不是套用的某种标准".  相似文献   

14.
嵇海荣 《声屏世界》2013,(8):167-168
最近听到Millward Brown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我觉得他们讲的非常好,传统的电视时代已经过去,大视频的时代已经开始。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传统电视的概念,以前我们做广告的时候都是说在这个城市做就要买电视700个GRP,买完了之后再去讨论我们还剩下多少钱?是不是要上点楼宇电视补充一下?还是上点互联网视频补充一下?实际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视频也好、楼宇电视也  相似文献   

15.
一读沈峥嵘的20篇通讯,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普通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警察、法官、企业家、先进模范、英雄人物——这些是党报版面上常见的身影;这个世界中还有在城市当环卫工的外省农民工、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心理咨询工作者、独居的老人、乳腺癌患者的丈夫、乙肝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患者——这些是我们在党报人物通讯中难以见到的身影。这两种身影相加,就大大靠近了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6.
朋友,你可曾想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是否有着两个自我?一个是颦笑于表的外在自我,另一个则是心智在胸的内在自我。遗憾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为了使内在自我能够健康成长,你是否经常给它补充“营养”?比如多读好书,勤于思想,善于行动等等。因为,谁拥有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谁就能够感受到内在自我的自信与辉煌。不久前,笔去和平区档案馆采访一位给予了档案工作很多支持的人,在这个人身上,就让笔看到了一个外表普通、但精神世界却十分辉煌的榜样形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是在城市基本建设工程组成部分的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反映地下管线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管线建设全过程的真实历史记录。在这个基本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文件材料,就是地下管线档案。地下管线档案是日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是在城市基本建设工程组成部分的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反映地下管线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管线建设全过程的真实历史记录。在这个基本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文件材料,就是地下管线档案。地下管线档案是日  相似文献   

19.
吴扬文 《青年记者》2006,(15):40-40
2006年,一本封面被冠之以《LOOKYELLOWPAGE城市黄页》的杂志突然出现在这个正在加速城市化与全球化双进程的中国城市面前。它的标志,是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黄色方框,按智谷战略投资总监胡昕时的说法,这个标志,表达了一个城市视窗与全球城市互动链接时代的到来。“看到了《LOOKYE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著名的童话,一个孩子得到了一颗神奇的种子。他把种子种在家门口,晚上风雨大作。第二天,他发现种子已成长为大树,但这是一棵倒长的大树。它的树根露在外面,巨大的枝叉一直伸到地下很深的远方。孩子顺着这棵树到地下去旅行,看到了许许多多纷繁错杂的事情。如果我们去追溯当今世界科学结构的形式,就让我们象那好奇的孩子一样,顺着树到地下去探求。我们将会发现,在那纷繁错杂的枝叉中,目录学则是其中的一枝,它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