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由于对培养游泳运动员“速度感”的意义认识不足,在我国的游泳训练工作中较普遍地忽视了“速度感”这种专门知觉的培养。本文就游泳运动员“速度感”在训练、比赛中的意义;“速度感”形成的规律;专门训练方法等内容作一些探讨。望能引起对游泳运动员“速度感”研究的重视。 (一) 游泳运员的“速度感”,即运动员对游速的判断能力,是运动员对每一动作所用时间的微小感觉的总和,其基础是运动员在游泳时对于身体位移和时间的感觉。“速度感”灵敏度的强弱表现在运动员能区别不同  相似文献   

2.
1 问题提出竞走项目是我国田径项目唯一获得奥运会比赛金牌的项目,也是我省水平较高项目之一.随着运动技术不断提高,对优秀运动员少年时期竞走的训练,成了目前竞走训练重要的一环。就少年竞走运动员基础训练,本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 研究方法和对象  相似文献   

3.
一、“西铁城”的来历。一次在竞走队的公开课上,张阜新作了精采的速度感表演,在他带走的8公里中(20圈,由看课人任意提出一个速度,(范围是1′42″—1,59、),张阜新当场实践,结果快慢都不超过1″,还有很多圈准确无误,一秒也不差,使看课的同志们非常惊呀,当时有人把张阜新的这种准确的速度感比作走时准确的“西铁城”表,从此张阜新就素有“西铁城”的美称。一个运动员经过严格训练后,获得对自己竞走速度准确的感觉,也就是对速度有精确的判断能力,这就叫做速度感。二、速度感在训练、比赛中的运用。下面举几个国內比赛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来说明速度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耐力是竞走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那么,如何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使其具备长时间快速走的能力,是摆在教练面前的首要问题。1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应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随着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杨明霞青少年时期的训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分析得出青少年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训练特点,以及如何针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选材标准,打好技术基础训练,从训练的周期确立,训练手段的安排和主要训练方法的采用,总结出针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选材和训练过程中有益的训练规律,为我国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采用国内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为测量工具,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与比较,试图揭示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健康的特点,为竞走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竞走是我国的潜在优势项目,近年来,随着竞走运动员训练人数的不断增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竞走运动的后备人才.同时,竞走教练员在执教和安排训练时也摸索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经验和方法.但是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竞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距离世界竞走强国的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通过观察我国竞走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出现的成绩反差。  相似文献   

8.
对于竞走训练采取全程监控的方式能够科学合理地衡量训练的效果,有关竞走训练监控理论的研究综合了诸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高原条件下的竞走训练,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数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对指标进行详尽的数理统计分析能够更好地研究高原训练方式对竞走运动员的作用,从而丰富运动训练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应重视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全面身体训练尚秀琴1)程远玉2)⒇我国的竞走训练,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运动员特点的训练经验,并培养出象陈跃玲等一批世界优秀运动员。但关于少年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尚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是关系到我国竞走是否后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重视培养年轻、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是提高训练水平的根本保障;辽宁省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目前的专项技术存在许多问题,改进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科学安排基础训练阶段的运动负荷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策略;管理部门的重视是竞走项目发展的根本保证;高度重视竞走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青少年运动员将来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运动员形态与竞技表现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30届奥运会50公里竞走项目运动员从身体形态特征、年龄特征、地域分布特征、速度分配特征、战术应用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公里竞走项目运动员身高、体重以及克托莱指数均处于增长的趋势;30岁以上年龄运动员数量增多;世界优秀50公里运动员主要分布在欧洲,其次是亚洲与美洲,50公里前8名竞走运动员平均速度曲线呈V型,跟走和领走是50公里竞走项目主要的战术特点.建议今后对此项目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日常训练主要进行速度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立体定点定机摄像与解析、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技术动作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认为:我国优秀男子、女子竞走运动员目前的技术特点仍是在采用高步频的竞走技术风格;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符合当今世界竞走运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伴随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项目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其中的竞走项目,除了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之外,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不断改变体育训练方法与观念的当下,运动员竞走实力也在慢慢加强,处于不断进步阶段中,作为影响竞技水平的速度素质训练,训练质量自然受到关注,基于此种状况,针对竞走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进行一个简要的探究,提出一些合理化训练方案,希望能让竞走项目训练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4.
竞走运动员的饮食与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阐述耐力性运动项目——竞走的能量代谢和营养的特点,以及训练和比赛期的饮食安排与营养补充,为改善竞走运动员饮食与营养状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竞走速度是所有关于竞走运动技术和特征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所有竞速项目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2运会男子、女子20km前8名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探求中国竞走运动员速度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竞走运动员参加2015世界田径锦标赛和2016里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总结归纳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基础,阐述其在竞走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竞走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旨在为当前从事竞走训练方面的学者和专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男子20km、女子20km优秀竞走选手的速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0 km竞走比赛的最后阶段,大多数男子选手的速度呈下降趋势,获得前3名的女子选手的速度也呈下降趋势。优秀男子20km选手的最低平均速度出现在12~14km段,最高平均速度出现在14~16km段;获得前3名的女子运动员最低平均速度出现在18~20km段,最高平均速度出现在8~10km段;男子各段速度起伏较大,女子各段平均速度起伏较小。  相似文献   

18.
2008"好运北京"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运动员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录像解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08"好运北京"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运动员分段比赛名次和分段比赛速度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竞走战术安排包括:"领先走"、"跟随走"、"变速走"和"以我为主"4种位置模式;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基本都采用"以我为主"的战术安排.比赛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有匀速走、变速走.结论:采用"以我为主"的整体战术模式以及匀速走的战术安排是当前竞走比赛战术安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竞走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好坏取决于技术,因此我们在竞走训练中,柔韧性和协调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提出几点建议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6mm高速摄影机进行比赛现场单步技术动作拍摄,拍摄频率为122幅/s。采用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室影片解析系统,对国家竞走集训队运动员王妍、谷燕的竞走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王妍、谷燕竞走技术符合国际田联新竞走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