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期拆招解式为大家带来了两组接发球轮次的进攻套路。本组是许昕在接发球时,主动通过反手拧拉上手,随后完成连续进攻的技战术图解。在这组战术中,许昕巧妙利用落点控制对手,并在连续进攻中通过节奏变化向对手施压,最终通过三板不同技术的组合拿下了这一分,展现了技术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2.
吴洪耀 《网球天地》2011,(5):119-119
职业比赛上,球星们的直线抽击有着多种深度的控制,也就是“深度落点控制”,目的是利用不同的深度、旋转、力量控制来破坏对手的节奏,甚至让对手出错。这与过去“一定要打深”的主观教法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3.
上组图中,鲍姆是通过两板落点变化来压制对手的。本组图中,马龙通过四板连续的落点变化牵制了对手。最终赢得一分。马龙不是依靠击球质量做为主要得分手段的运动员,他打的是轻巧灵快,所以连续的落点变化是马龙战术组织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篇拆招解式的主人公是在2021年陕西延安全运会中斩获男单亚军的刘丁硕,圄中的回合来自半决赛刘丁硕与王楚钦的比赛。在接发球时,刘丁硕强势侧身到正手位使用反手拧拉,随后衔接了两板轻重合理的反手进攻压制对手,展现了不俗的衔接能力。同时,这三板球也包含了落点变化,是当今男子乒坛高质量对抗中一套标准的“高效组合”。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14,(4):84-85
本组图中,李晓霞用了三个不同的落点组织自己的战术:她先发对手的正手位短球,然后劈中路追身长球,最后是快速反带对方的正手大角度。在三个落点配合中,李晓霞运用了左右和前后的调动,使刘诗雯始终在追着球打,一直处在别扭的状态下,这也是本套战术中最核心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影响乒乓球普及的三个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立新 《乒乓世界》2000,(10):36-37
网球可以发球直接得分,一种情况是对手技术差,接不好发球;另一种情况足依靠有力的动作和精确的落点将球击打在对手很难接球的“盲区”,类似乒乓球的快速擦边球。  相似文献   

7.
在选择发球落点之前,准备使用什么样的战略,让对手在什么位置回什么样的球,这些才是你的目标。发球可以控制接发。发球必须要迷惑对手,为对手的接发制造困难。这样才能破坏对手接发质量,提高得分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向大家介绍“自然的旋转”。  相似文献   

8.
张侠 《网球天地》2014,(12):118-120
在网前打什么样的截击最容易拿到分数?很多人的回答部是“提高球速打向左右两侧远离对手位置的空当”。如当我拿着球场平面图再问同样的问题时,答案却多少有了变化。大家注意到球场十分细长,因此回答变成了“用落点浅的截击打对手网前的空当”。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运动。在比赛中,除了通过加强击球质量可以占据优势以外,灵活控制击球落点也是致胜的关键。本篇中,萨姆索诺夫和水谷隼首先通过落点的变化,限制对手的进攻;然后在控制与反控制当中,进攻对方的中路软肋,体现了两人良好的控制手感和线路意识。  相似文献   

10.
《网球天地》2014,(5):108-111
网球场宽约8米,落点在B区(宽约1米)的球少之又少。网球场形状细长,对战双方在考虑战术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击球落点安全,还能够诱使对手失误。因此中心理论十分重要,以此为基础对击球的9个因素(旋转、速度、深度、角度、高度等)做出调整,保证自己击球安全,尽力诱使对手失误,以取得更多的分数。  相似文献   

11.
本篇,刘诗雯展示的是接发球抢攻的战术,同样体现了“女子技术男性化”的特点。她通过强烈的上手意识和高质量的衔接完成了这套衔接战术。 刘诗雯这三组战术套路有很多共同点。她具有灵巧多变的技术风格,在比赛中更多地靠落点和速度来克敌制胜。除了速度和落点的变化外,她的打法中还藏有凶狠的一面,积极主动的进攻意识非常强烈,并且在连续进攻时也一直寻求压迫着对手。刘诗雯很突出地把自身特点和“女子打法男性化”的理念融合到了一起,这是她能拥有世界顶尖技战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期拆招解式的主题是如何在实战中“用正手解决问题”。在本组图解中,刘丁硕在接发球轮次打得非常主动,他通过加力劈长和迎前贴撕两板球成功地压制了对手,随后他把握战机,积极侧身使用正手完成相持中的最后一击,展现了出色的相持以及防转攻的能力。此外,这套战术中刘丁硕在落点选择上比较讲究,没有让主动上手的王楚钦形成有效的连续攻势,在右手选手对阵左手选手时,这种出手顶深落点的方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攻-防”组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排不同拦网阵型下256种“攻-防”组合模式技术效果进行录像解析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人拦网下,各队以运用“到-强-单-进攻效果”和“到-快-单-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为主,中国女排在进攻次数和进攻效果上优于比赛对手;在双人拦网下,各队以运用“到-强-双-进攻效果”、“不-强-双-进攻效果”和“到-快-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为主,中国女排在运用“到-强-双-进攻效果”、“不-强-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进攻次数和效果上弱于比赛对手,在运用“到-快-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上与对手各有千秋;在三人拦网下,各队运用“到/不-进攻打法-三-进攻效果”组合模式次数很少,中国女排在运用次数和效果上基本持平;在无人拦网下,各队运用“到/不-进攻打法-无-进攻效果”组合模式次数也很少,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在进攻次数和效果上优于比赛对手.  相似文献   

14.
1网球的特点1.1网球项目的运动特征网球项目运动的基础动作结构属于多元动作结构类变异组合,网球运动员应该通过比赛中对手的实际竞技情况,并根据自己学到的基础动作结构,选择有效的战术配合来控制比赛节奏,并且及时准确地根据球的方向和落点进行跑动,通过人与球的空间位置感、平衡感、球感,促使运动员选择合适的握拍方式和击球方式.  相似文献   

15.
转变观念——对手发球就像是落点较浅的回球,所以,接发局也是机会!"发球局有利,接发球局不利"这一观念在实际比赛中是很普遍的想法,但如果你能转变这一观念,接发局就会变得容易。比如在比赛中,对手发球速度快、落点深时,不要说向其发起反攻,就连回球本身都是一件难事,但如果仅  相似文献   

16.
詹焰平 《体育师友》2011,34(2):41-41
一、抢篮板球应强化“冲抢”意识当同伴投篮,进攻队员面向球篮时,要观察对手动向,判断球的反弹方向、速度和落点,迅速冲到防守人前面,挤靠防守人,跳起抢篮板球。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等级网球选手为研究对象,记录被试在多拍回合中判断击球线路和落点时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显示:不同水平网球选手的视觉搜索策略存在差异,在判断线路和落点的过程中,对手下肢运动趋势是高水平网球选手关注的重点区域;且高水平网球选手对关键兴趣区域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最长,注视点较稳定,视觉搜索策略能随任务目标的不同快速变化。视觉搜索特征显示,高水平选手是通过提取一系列可利用的预期信息源、强化对关键信息的精细加工、忽略无关信息,减少了内部反应的延迟和加工信息的总量,以此达到了最优化的决策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2,(3):155-155
擅长“潜水艇式”反手下蹲式发球的奥恰洛夫出手快,旋转强,落点刁,参加成年组比赛不到半年就帮助德国队取得欧锦赛男团冠军,男单季军,迅速成长为中国乒乓球主要对手。  相似文献   

19.
在迈阿密站决赛中,屈服于炎热、潮湿的天气,以及腿部抽筋的费雷尔被自己打败,他在决胜盘6:5领先,又在对手穆雷的发球局中拿到赛点时脑子短路,挑战穆雷一记落点很深的底线回球,但“鹰眼”回放显示此球压在界内。穆雷随即保住发球局,并且在抢了局中彻底“摧毁”了心态和体力都已经崩溃的费雷尔。  相似文献   

20.
赵晴  深泽图 《网球天地》2012,(9):130-130
“100%的平击发球几乎没有,现代职业网球选手采用的基本是80%-85%的平击与15%-20%的上旋相结合的发球,一来可以更好地控制球的落点。增加球的稳定性,二来可以让球弹跳到对手肩部以上,让对手难以发力,也给自己后面的进攻制造很好的机会。”梁双强教练的一席话,让各位球友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